?

旅游城市特色農產品信息化發展項目調查研究

2017-04-14 19:55方文愷盧裕劉晨迪方仕遠
中國市場 2017年4期
關鍵詞:調查研究農產品信息化

方文愷++盧裕++劉晨迪++方仕遠++張潮

[摘要]文中采取發展特色的農產品,通過農產品信息化的意義、研究調查,以桂林市為例調查分析了農業信息化為農產品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農產品;信息化;調查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034

1什么是農產品信息化

“農產品信息化”顧名思義就是農產品生產銷售過程中全面發展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同時加速農業生產方式的轉型,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發展農村經濟,努力建設起現代農業,從而增加農民的生活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加快農村的現代化進程。當前農業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如何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是新形勢下服務“三農”的關鍵。采取“互聯網+”的模式,通過互聯網上各式各樣的信息,發展農業,銷售農產品。發展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旅游+電子商務以旅游城市特色農產品信息化作為農業信息化催化劑來加快農業信息化。

2如何發展特色農產品

(1)根植于生態。特色農產品的發展要根植于生態,這是推動旅游業更快發展的現實途徑。通過大力開展高效的農業生產,形成有特色、高品質、綠色安全的現代農業體系,保持農業信息化與科技發展相結合,在生產的過程中實現科學化、標準化。保證生產質量的有跡可循,真正形成有品質、有規模的特色農業。

(2)品牌建設。在不斷發展特色農產品的同時,也需要創建屬于自己的品牌,品牌既是市場也是競爭力。市面上農產品的產量雖多,但基本都缺少知名品牌。通過各種農交會打造本土特色品牌,擴大銷售。提升產品的品質與種植技術,通過信息化,了解市場行情,取長補短。充分運用農產品信息化、各類電商平臺來宣傳銷售特色農產品。例如提起桂林的特色農產品,我們自然就能想到的是羅漢果、桂林馬蹄、荔浦芋、恭城月柿等傳統特色農產品,這些都是品牌給我們帶來的品牌效益。

3國內外農產品信息化的現狀

互聯網不斷引領農業信息化發展,對農業的生產、銷售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來,信息與科技密不可分。以美國為例,80%的農場使用互聯網進行信息交換工作,而我國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卻還只是317%。在法國,農民于家中就能在網上快速了解當前的農業信息行情,同時互聯網也提供了最新的生產建議。德國利用大數據以及云分析,將數據上傳到云端,再傳輸到智能化的農業機械上進行精準作業。

反觀我國,鄉村互聯網與鄉村信息化程度的相對滯后,鄉村地區發展相應的基礎設備不足。據CNNIC統計,中國當前互聯網普及率為517%,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有925%。而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僅為317%,這差距無疑是巨大的,同時也說明了我國農村農業信息化發展前景是相當可觀的。在國家的日益重視下,農業信息化的普及與實踐探究正在全方位地展開。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高速展開,我國的農業信息化專業人才培養不斷加快。在當前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國內高校也開始重視實踐和創新才能的培養,為我國農業電子商務、旅游電子商務、信息化方面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我國在農業電商、旅游電商信息化的研究中給予了大量的支持,成立了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等專業研究機構,并在眾多大學的科研院所給予了大量的資金與政策上的支持。

4農業信息化的意義

一是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盲目性,增強了生產上對市場的針對性,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二是減少了生產銷售過程中的流通環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更多利益。三是拓寬了銷售渠道,通過各類電商、農業交流會,提高了農產品市場影響力。四是有利于農產品的品牌化、規?;a,推進特色農產品做大做強。

5研究調查

(1)走訪調查。我們從桂林市工商局了解到,桂林目前農副產品注冊商標達900多件,占全市總數的15%,并擁有恭城月柿、永福羅漢果、恭城油茶、荔浦芋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7件,占全區證明商標總數的1/3。

桂林恭城月柿是廣西傳統特色農產品之一,在恭城縣已有近四百年的種植、加工經驗。通過實地走訪恭城縣蓮花鎮的紅巖村、恭城文武兩廟以及恭城縣虎尾工業園,向村民、游客與廠商發放的調查問卷填寫結果表明,對于農業信息化對恭城月柿的影響,821%認為有利且影響巨大;對于農業信息化的利用情況,72%認為當前農業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不高;對于購買方式,523%的人愿意在網上購買;對于恭城柿子如何做大做強,926%選擇打造品牌,857%選擇加大宣傳,793%選擇政策支持,886%選擇技術創新。

在荔浦縣的走訪調查中我們重點調查農民是如何獲取農業信息的。其中農民間相互傳授占383%,比例最高,電視占106%,圖書報紙占108%,鄉政府宣傳占163%。被調查者中接受農業信息化培訓只有12%的村民。村民對農業信息化培訓這方面的意識比較淡薄。通過訪談中了解到,政府每年都有技術培訓,同時也有相應的宣傳,但是參加的人較少,村民基本沒興趣去聽,而這種原因又是村民本身的文化水平不夠,在被調查的村民中,有63%以上的人文化水平在小學及以下。

在走訪了永福羅漢果市場的過程中,43%認為羅漢果缺少合理的包裝,基本使用的是粗包裝和紙盒,商品信息不突出。362%認為市場上羅漢果品種五花八門難以挑選。23%認為商品包裝缺少商家信息,售后問題難以解決。

(2)調查分析。從走訪調查的結果來看,雖然農業信息化為農產品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是農民享受到農業信息化帶來的效益以及農業信息化普及程度還有待提高。通過電子商務來銷售產品還存在著上升空間,在保證產品質量有證可尋的情況下,人們愿意通過更為便捷的方式購買。特色農產品如何做大做強,需要的是通過宣傳、技術創新創造自己的品牌,同時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通過信息化與政策便利為特色農產品提供更多的升值空間。政府不單單要給農民進行農業信息化的培訓,同時也要注重農民自身素質的培養,提高農民文化水平,這是發展農業信息化的關鍵。在產品的包裝上,運用合理的包裝,使得產品便于運輸,同時在包裝上應注明各種信息,為顧客形成完整的售后服務體系。

(3)訪談分析。通過對游客、特色農產品農戶和商戶的訪談中了解到,不少游客外出旅行都愿意購買當地特產,商戶如今也為游客購買產品提供了不少便利,例如提供快遞服務、支付寶等新型支付方式、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產品等。農戶從個體經營生產到企業向個體農戶收購農產品進行深加工。通過信息化,使得購買特色農產品更加便利;農戶和商家增加了銷售渠道,產品能夠及時銷售出去,同時也為游客提供了最為新鮮,有質量的產品,企業通過向農戶收購,對產品進行精加工和包裝,提高產品質量,吸引游客購買。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斷提升本地區的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

6結論

現如今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猛,逐漸受到企業界和政府部門重視。農業作為我國立國的基礎,且發展緩慢。要擺脫傳統的束縛,創新發展農業信息化是發展的關鍵。農業特產銷售線下發展迅速,但線上銷售遠遠跟不上線下發展,通過“互聯網+信息+農業+旅游”尋求解決生產銷售信息不對稱的方法,促進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帶動旅游等多行業共同發展,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的的創新模式。通過教學實踐培養更多的信息化實踐人才,引領我國農產品信息化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蔣華棟,張偉,陳博,等國外如何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5(34):60-63

猜你喜歡
調查研究農產品信息化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企業管理視角下村級財務人員素質研究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