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體結合”為學校體育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7-04-18 15:53申洪英王鐵
基礎教育參考 2017年6期
關鍵詞:體校運動員中學

申洪英+王鐵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競技體育運動學校(以下簡稱岱岳區體校)于2013年12月并入泰安市岱岳實驗中學,實行“教體結合”的管理模式,文化教學由岱岳實驗中學承擔,充分體現了教育資源和體育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一、創新辦學模式,讓體校走出發展困境

1.岱岳模式,開啟體校發展之路

近年來,岱岳區體校在岱岳區委、區政府“依托名校建體校,推進教體深度融合,實現效益最大化”發展思路的指引下,依托岱岳實驗中學這一優質資源,以“教體結合”為教育教學管理方式,實行合作辦學,著力打造“岱岳模式”,使學校的體育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在發展過程中,岱岳區體校得到了岱岳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其向學校提供了便利的辦學條件與優秀省級教練員的引進渠道,為學校教育、體育資源的整合提供了先決條件。多年來,岱岳區體校為各級各類學校選拔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體育人才,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推動了學校的發展,提升了學校的地位,帶動了全區其他學校的共同發展。

山東省體育局在《關于認定泰安市岱岳區教體結合辦體校模式的通知》中說,岱岳區體校和岱岳實驗中學積極探索教體結合辦體校的新路子,在縣級體校辦學困難的形勢下闖出了一條新路,不僅促進了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也有力地活躍了學校體育,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了體育的合作共贏。經山東省體育局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調研論證和局黨組會議研究,確定將岱岳區體校和岱岳實驗中學合作辦學模式認定為山東省縣級體校發展新模式之一,在全省推廣。

2.穩步推進,筑牢體校辦學基礎

岱岳區體校與岱岳實驗中學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實驗中學負責運動員的文化教學、場地保障和教輔后勤工作,體校負責生源的招聘、訓練。在項目設置上,學校依托現有場地、教練等資源,圍繞發展傳統項目、打造優勢項目,開設了跆拳道、手球、排球、舉重等10個訓練項目,現有在訓學生256人。近年來,岱岳區體校共向省以上專業體育團隊輸送30余名體育人才,并先后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3.管理創新,理順體校體制機制

岱岳區體校在區教育局、體育局《關于區競技體育運動學校調整并入區實驗中學的指導意見》的要求下,與岱岳實驗中學共用校舍,共享各類資源,共同使用體育場館設施,并根據課時安排,由體校統一調配、統一管理。內設機構中,辦公室、教務科、學生科、總務科以實驗中學為主,負責體校的文化教學和教輔后勤工作;體校單設競訓科、科研中心,全面負責體校的選材、訓練、參賽工作,同時負責實驗中學體育課教學工作;教練員負責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并擔任實驗中學體育課教師;運動員除體育課以外的其他科目,全部由實驗中學教師授課,形成了責權分明、分工合作、共同發展的訓練教學體系。

二、“教體結合”的成效

1.“教體結合”使岱岳體校發展迅速

一是教練員隊伍迅速壯大。教練員是體校的主力軍,決定著體校的教學質量和運動成績。岱岳區體校通過退役優秀運動員安置、體育教師培訓轉崗等方式,建立了11人的教練員隊伍,并面向社會招聘了4名優秀教練員,為體校的建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運動員人數迅速增加。運動員是業余訓練的主體,要發展基層體校,必須破解“招生難”這個問題,讓學生自愿來校學習。岱岳區體校通過發揮岱岳實驗中學這一優質品牌在全區家長和學生中的強大吸引力,打破劃片招生的限制,面向全區招收發展潛力大、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使學校、家長、學生的參訓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訓練基地輻射漸廣。岱岳區以體校為龍頭,對全區學校體育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充分利用國家級陽光體育俱樂部、青少年戶外營地等場地設施,由市、區體校指導有條件的鄉鎮中小學校設置訓練基地。目前,已設立道朗鎮第一中學摔跤、手球基地,道朗鎮第二中學射箭基地,祝陽鎮第二中學摔跤、排球基地,黃前鎮中心小學柔道基地,岳峰小學足球基地,馬莊手球、田徑基地,良莊舉重、籃球基地。

2.“教體結合”是岱岳實驗中學取長補短的法寶

“教體結合”也為岱岳實驗中學的體育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體育發展成為全校最大的亮點。

一是體育課堂有聲有色。體校教練的加入不僅緩解了學校體育師資力量的不足,更為體育教學融入了生機與活力,使體育課堂有聲有色。

二是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學校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利用體育課、大課間和課外活動組織學生進行運動。同時,把足球、跆拳道等多個體育訓練項目打造成了學校的特色項目。

三是體育成績突飛猛進。岱岳實驗中學在體育競賽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可謂捷報頻傳:學校田徑隊連續獲得全區第一名;在泰安市第20屆運動會上摘金奪銀;男女足球隊連續獲得全區冠軍并在市級中學生聯賽獲得優異成績;學校獲得跆拳道、摔跤項目的“泰安市優秀體育后備人才訓練基地”、“泰安市十佳體育傳統項目學?!狈Q號。

三、“教體結合”的意見與建議

岱岳區體校在“教體結合”過程中也存在問題與困難。如師資配備相對不足;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培訓活動較少;各運動隊外出訓練、集訓和比賽擠占了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時間,學訓矛盾仍然存在等。這些問題需要采取措施解決。

一是增加經費投入與文化教學設施建設。要想使運動員取得與普通學生相近的學習成績,就必須有更好的教師和教學設施來幫助其提高學習效率,而這些都需要有足夠的經費來保證。

二是加強對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的檢查與評估。通過評估,可以向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傳遞一個信號,即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從而使各級體育行政部門重視這項工作;可以評價體育行政部門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的優劣,從而鼓勵先進、鞭策后進。通過評估指標和評價標準的設置,可以讓有關部門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改進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工作。

三是大力推進“教體結合”。這是解決運動員文化教育難題的有效途徑,是競技體育長遠發展的方式之一,也是發展學校體育的有效手段。

四是提高科學訓練水平,為運動員騰出更多的學習時間。教學條件、學習氛圍再好,運動員沒有時間學習還是不行。根據一些體育強國的經驗,隨著科學訓練水平的提高,運動員用于訓練的時間是可以減少的,這會使運動員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接受全面教育,包括文化教育。

(責任編輯 張慧籽)

猜你喜歡
體校運動員中學
我最喜愛的運動員
體校田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有效防范策略探索
走到十字路口的業余體校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孩子們的冠軍夢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運動員
諸暨市學勉中學
思維擂臺賽
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