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含鉑類方案化療療效的相關性研究

2017-04-18 03:42尹剛
醫學信息 2017年6期
關鍵詞:小細胞肺癌中性粒細胞相關性

尹剛

摘要:目的 探析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含鉑類方案化療療效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93例接受化療治療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中性粒細胞減少程度將其平均分為1組(0度)、2組(1~2度)、3組(3~4度),對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及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含鉑類方案化療療效的相關性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1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最高,其次為3組、2組;3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最高,其次為2組、1組(P<0.05);2組患者總生存時間最長,其次為3組、1組(P<0.05)。結論 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含鉑類方案化療的遠期療效有相關性,與近期治療效果無明顯相關性。

關鍵詞:小細胞肺癌;化療;中性粒細胞;含鉑類方案化療;相關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eutropenia an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93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neutropenia,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1 group(0 degree),2 groups (1 ~ 2 degrees),(3 ~ 4 degrees),the basic data for all patients and neutropenia after chemotherapy and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efficacy of the relevance of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Results 1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highest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followed by the 3 group,2 group;3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the 2 group,1 group(P<0.05);2 patients total survival time was the longest,followed by the 3 group,1 group(P<0.05)Conclusi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in neutropenia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efficacy of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Key words:Small cell lung cancer;Chemotherapy;Neutrophil;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Correlation

近年來,肺癌發病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現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之首,其中,小細胞肺癌占總發病率的20%左右[1-2]。小細胞肺癌的細胞增殖周期短,且惡性程度相對較高。盡管初始化療和放療的治療效果較為敏感,但大多數患者治療后仍死于腫瘤復發或病灶轉移。本研究將對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含鉑類方案化療療效的相關性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93例接受化療治療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病例納入時間為2014年8月~2016年7月。其中男50例,女43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為(59.68±3.56)歲。所有患者在確診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療,根據中性粒細胞減少程度將其平均分為1組(0度)、2組(1~2度)、3組(3~4度),每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小細胞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3-4]。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調查,對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含鉑類方案化療療效的相關性進行回顧性分析。

1.3評價標準 中性粒細胞減少程度評價標準:①0度:>2.0×109/L;②1度:1.5~2.0×109/L;③2度:1.0~1.5×109/L;④3度:0.5~1.0×109/L;⑤4度:<0.5×109/L。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分別采用(x±s)、(%)表示計量型指標和計數型指標,兩種類型指標間的差異分別采用獨立樣本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三組近期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1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最高,其次為3組、2組;3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最高,其次為2組、1組(P<0.05);見表1。

2.2三組遠期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2組患者的總生存時間最長,其次為3組、1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小細胞肺癌是較為常見的肺癌類型,其發病率約占全部肺癌的20%左右,早期出現血道、淋巴道轉移的情況,預后差、生存率低[5-7]。在過去研究中,發生小細胞肺癌的分子機制相對較多,這也提示小細胞肺癌的發生可能存在多種基因的參與?;熓侵委熜〖毎伟┑氖走x方案,但含鉑類方案化療會造成中性粒細胞減少,這是血液學常見的毒性反應[8-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1組中性粒細胞減少患者的客觀緩解率最高,其次為3組、2組;3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最高,其次為2組、1組(P<0.05);3~4度患者的總生存時間最長,其次為3組、1組(P<0.05)。從此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化療所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化療對腫瘤干細胞的干預效果,從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與含鉑類方案化療的遠期療效有相關性,與近期治療效果無明顯相關性。

參考文獻:

[1]朱明珍,徐海燕,朱志霞,等.HIF-1α及ERCC1基因多態性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鉑類化療近期療效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 2015(9):1276-1280.

[2]高雅,劉丹,屈艷麗,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BRCA1表達與鉑類化療療效的 Meta 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4(8):1810-1814.

[3]葉曉明,程正文,楊平滿,等.活化白細胞黏附分子在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鉑類化療效果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16-18.

[4]廖茂良,葉銀燕,熊婭琳.核苷酸切除修復交叉互補基因1、核苷酸還原酶M1亞基及β-微管蛋白Ⅲ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術后含鉑類化療方案治療療效的關系[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70-72.

[5]史述菊,黃崴.恩度聯合含鉑類化療方案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8):723-723.

[6]廖茂良,古華,潘小稼.ERCC1和TYMS的表達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采用替吉奧聯合鉑類化療療效的關系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15(10):1561-1564.

[7]高雅,劉丹,屈艷麗,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BRCA1表達與鉑類化療療效的Meta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4,13(8):1810-1814.

[8]史述菊,黃崴.恩度聯合含鉑類化療方案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4,12(8):723-723.

[9]許柏松,馮耘.聯合檢測蛋白ERCC1、Rad51和P53的表達與預測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鉑類藥物化療療效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4,11(23):30-33.

[10]江俊偉,韓靖,張耀森,等.原發-轉移病灶的RRM1和ERCC1表達差異性與非小細胞肺癌化療療效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5):858-861.

編輯/安樺

猜你喜歡
小細胞肺癌中性粒細胞相關性
奧曲肽對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凋亡和炎癥因子的影響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胃泌素釋放肽前體在小細胞肺癌診斷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率對小兒熱性驚厥的價值
胸腔鏡聯合加速康復外科流程在小細胞肺癌開胸手術中應用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