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陽地區一次大雪到暴雪天氣過程漏報分析

2017-04-19 00:52李國銀徐紅梅穆春華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5期

李國銀+徐紅梅+穆春華

摘要 利用常規氣象觀測資料,分析朝陽地區2016年11月20—21日大到暴雪天氣過程。結果表明:此次烏拉爾山高脊前部和東北冷渦后部的偏北氣流把極地冷空氣引入華北—東北西部地區,并在橫槽作用下,強冷空氣在此區域積聚,850 hPa存在弱切變,地面受華北倒槽影響,冷暖氣團在該區域強烈交匯;雖然水汽條件及垂直運動不是很理想,但因整個系統的深厚、較強冷空氣的南下、微弱的后傾結構,使得降雪為穩定性降水且持續較長時間。數值預報產品均有顯示,主觀預報存在重大誤差導致這次過程在量級上的漏報。

關鍵詞 大雪到暴雪;強冷空氣;漏報;數值模式;遼寧朝陽

中圖分類號 P458.1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5-0207-02

此次過程是2016年冬首場全區域的純雪天氣過程,且量級遠超出預報范圍。前期數值預報產品均有顯示,但因自身預報水平的局限和對省局主觀指導預報意見的過度依賴,導致了這次降雪預報的重大失誤。

1 天氣實況

受高空槽影響,11月20日11:00至21日14:00,朝陽市大部分地區降大雪到暴雪、局部小雪,全市平均降雪量為6.9 mm,最大降雪量出現在凌源市大河北鄉(19.9 mm),雪深20 cm。5個站降雪情況見表1。

2 環流形勢特征分析

2.1 200 hPa與500 hPa環流形勢

降水期間歐亞大陸中高緯地區500 hPa呈兩槽兩脊的形勢,其中槽包括東北冷渦南伸的低槽和貝湖—烏拉爾山—里海的橫槽。16日20:00之前,烏拉爾山低渦與東北冷渦被貝加爾湖北部的小高壓系統阻隔;17日20:00之后,小高壓西北向移動;18日8:00烏山低渦和東北冷渦打通。19日20:00前橫槽槽線一直位于50°N以北;20日8:00橫槽槽線位于50°N線上,朝陽地區受橫槽前部及東北冷渦底部偏西氣流控制。烏山高脊前的偏北氣流和東北冷渦后部偏北氣流把極地冷空氣源源不斷地引入華北—東北西部地區,在橫槽作用下,冷空氣在此積聚。21日8:00,冷渦后部橫槽逐漸轉豎,朝陽地區受槽前西南氣流影響。21日20:00朝陽地區位于東北冷渦底前部,22日8:00朝陽地區位于冷渦槽后。

200 hPa在降水期間,貝湖—烏山一直存在橫槽,朝陽地區處于冷渦底部,槽前控制。200 hPa環流形勢與500 hPa高度場類似。

2.2 700 hPa環流形勢

分析700 hPa環流形勢,與500 hPa形勢變化不大,19—21日冷渦后部橫槽逐漸轉豎,20日白天,朝陽地區受槽前西南偏西氣流控制,21日20:00朝陽地區在700 hPa上位于槽后區。

2.3 850 hPa與925 hPa環流形勢

分析850 hPa與925 hPa形勢場可得:850 hPa在20日20:00存在弱切變,21日8:00之前一直處于低渦底部,之后逐漸轉為高壓前部。925 hPa 20日20:00位于高壓系統前部。

綜上分析,朝陽地區環流系統存在一定的后傾結構,且系統深厚,表明降水以穩定性降雪為主;中層一直存在低渦,表明有一定的輻合上升運動,加之移速較慢,為降雪較長時間持續提供了必要條件[1-3]。

2.4 地面形勢

分析地面形勢場,16日白天,西伯利亞冷高壓攜帶強冷空氣逐漸加強南下;17日20:00,冷高壓前沿已經抵達內外蒙交界處,大陸受低值系統控制,南北高低壓系統對峙線逐漸南落[4-5]。20日11:00—17:00,冷高壓略有北抬,華北低壓系統加強北伸,朝陽地區位于河套倒槽頂前部暖濕氣流與西伯利亞冷高壓前沿冷空氣的交匯處,降雪從20日11:00逐漸開始。21日8:00,朝陽地區全部為冷高壓控制,降雪漸止。

3 物理量診斷分析

3.1 垂直速度場

通過分析11月20日8:00至21日14:00 700 hPa垂直速度場,朝陽地區700 hPa垂直速度為-0.02~0 Pa/s,表明垂直上升運動不強。弱上升運動主要集中在20日夜間,與降水較強時間段吻合。之后21日14:00為正速度,下沉運動,全市降水結束。

3.2 比濕場

11月20日8:00至21日8:00朝陽地區850 hPa與925 hPa的比濕都在3 g/kg以下,水汽條件并不理想。

4 中尺度系統分析

對20日8:00影響系統實況進行中尺度分析(圖1),受850 hPa切變影響,朝陽地區大氣層結不穩定,地面輻合線東移,抬升條件較好,但是水汽條件較差,白天降水較弱。

5 探空資料分析

取上游赤峰站54218分析11月19日20:00到21日20:00 TlogP圖(圖2),19日20:00整層相對濕度均 <70%,20日8:00 700 hPa相對濕度>90%,降雪主要時間段里,500~925 hPa相對濕度達到80%以上,表明中低層水汽條件較好,20:00 850 hPa存在風切變。21日20:00,整層相對濕度急速降至40%,925 hPa以上全部為冰相層。

6 數值模式產品分析

本次降雪過程,大多數模式都有所體現(表2)。相對來說,日本與歐洲中心的細網格產品的參考性較高。中央臺及本地WRF均有所體現,尤其是對凌源、喀左的預報。

7 結語

本次大雪到暴雪的過程主要是因為烏山高脊前和東北冷渦后部的偏北氣流把極地冷空氣源源不斷地引入華北—東北西部地區,并在橫槽作用下,強冷空氣在此積聚。同時,地面受華北倒槽影響,冷暖氣團在河北—北京—天津—遼西地區交綏,850 hPa弱切變的共同作用。雖然水汽條件及垂直運動不是很理想,但是因整個系統的深厚、較強冷空氣的南下、微弱的后傾結構,使得降雪為穩定性降水且持續較長時間,最終產生了大雪到暴雪的天氣過程,尤其是西南部的暴雪,印證這次過程的主要原因。

源于自身預報水平的局限和對省局主觀指導預報意見的過度依賴,導致了這次降雪預報的重大失誤。各模式的客觀預報,連續幾天的產品都有顯示,可信度增加,應加強對模式產品的釋用。

8 參考文獻

[1] 朱乾根.天氣學原理[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

[2] 壽紹文.天氣學分析[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

[3] 楊曉霞,吳煒,萬明波,等.山東省兩次暴雪天氣的對比分析[J].氣象,2012(7):868-876.

[4] 周雪松,楊成芳,孫興池.兩次早春暴雪過程的對比分析[J].高原氣象,2013(2):2446-2455.

[5] 趙桂香.一次回流與倒槽共同作用產生的暴雪天氣分析[J].氣象,2007(11):41-4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