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青年專業導師在本科實驗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的角色定位與素質要求

2017-04-20 20:55杜平凡
教育教學論壇 2017年15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素質定位

杜平凡

摘要: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要素。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社會培養輸送人才的使命。在每年培養出數百萬計的專業人才的同時,培養造就出更多的精英人才,這是我國高等教育機構面臨的迫切任務。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試驗田”。實驗班是高校探索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積極嘗試,專業導師制在該模式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年教師擔任專業導師有著優勢,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青年專業導師應找準定位,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以更好地適應角色要求。

關鍵詞:青年專業導師;本科實驗班;人才培養;定位;素質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5-0019-03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是推動創新的核心要素,培養和造就創新型人才是適應經濟新常態,促進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的主陣地,在新的形勢下,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變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顯得尤為迫切。拔尖創新人才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誰擁有更多的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更多的創新資源,就越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1,2]。

一、本科拔尖創新人才

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培養本科拔尖創新人才是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也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自身需要。本科拔尖創新人才是指既有健康的體魄和豐富的文化知識,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善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初步具備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又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一定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本科人才,是本科生中的佼佼者[3-5]。在培養出數以萬計的應用型人才的同時,如何才能培養出更多拔尖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是大學本科教育所面臨的一大任務和挑戰。

我國高等教育已逐步進入到大眾化的時代,絕大多數的高教資源被配置在了相對標準化的普及教育領域。要在本科生中培養造就拔尖人才,現實可行的途徑之一是在高校內部分化出專門的培養拔尖人才的機構,如實驗班、榮譽學院、精英學院、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等[6]。與此同時,也要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本科實驗班人才培養模式

實驗班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同一學校內選拔出小部分具有較高智力水平、較高能力傾向、較高學習期待的本科生組成實驗班來加以差別化培養的模式,它是高校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的一種重要實踐[7],下文僅就此模式做一定的探討。以我校為例,學校于2007年成立啟新學院并按類組建實驗班,探索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學院秉承我校創始人林啟、老校長朱新予的辦學思想,汲取現代高等教育的精髓,啟迪智慧、追求新知、鑄造卓越,致力于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拔尖人才。學院根據全校專業布局,每學年按大學科門類開設5—6個實驗班,從報考的高分考生中選拔優秀生進入實驗班學習,實施厚基礎、寬口徑的大類基礎教育與自主性、個性化的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培養質量,學院采用“滾動淘汰制”,定期進行動態調整,即前期培養階段,被學校其他學院錄取的優秀學生經考核后可申請進入啟新學院學習,而不適應該培養模式的學生將被退回到入學時的原班級學習。同時,進入到后期培養階段,開始實行專業導師制,從各學院擇優選聘教師擔任學業導師。

開展本科實驗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有其必要性,體現在三個層面[7]:(1)滿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人才是驅動創新的關鍵要素,個性獲得全面的發展和具有批判性思維是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因此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更加突顯個性化,實驗班模式可以更好地適應個性化教育的需要。(2)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通過開辦實驗班,有利于選拔優秀學生,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和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更多的創新實踐和鍛煉來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并且在實驗班的帶動下,能促進全校優良學風的形成,切實推動高校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3)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多樣性發展的需要。對于已存在明顯個體差異的大學生群體仍舊采用中小學式的步調一致的培養模式,不利于拔尖人才脫穎而出。通過開設實驗班,探索培養模式對學生因材施教、分類培養,這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舉措。

三、本科專業導師的角色定位

我校啟新學院從第四學期起,將學生按每3—5人為一組進行分組,每組配備1名專業導師。在第五學期時,實施“培養有計劃、指導有方向、學生有目標”的專業導師指導制,從學生個性化培養、研究性學習、參與課題研究、參加學科競賽等多方面開展精細化指導。采取專業導師制的目的是為了有效發揮高水平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的主導作用,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能力的全方位拓展,滿足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

1.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具體講就是組織教學、科研崗位上的骨干教師甚至是學術、學科帶頭人對本科生因材施教、進行個性化指導的制度,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科研素養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彌補僅依靠課堂教學造成的學生實踐能力不高、創新意識不強等方面的不足[8,9]。

本科生專業導師制一般按以下辦法實施[8]:(1)導師、學生雙向選擇。制定導師選聘辦法,符合條件的教師提出申請,經評聘成為專業導師后提出指導計劃。學生在充分了解導師情況后,選擇意向導師。原則上按雙向選擇結果確定對應關系,有時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2)引導學生參與科研訓練和能力拓展。專業導師組織學生參加講座、研討等學術活動,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訓練,參與各類課題研究工作,參加學科競賽和專業技能比賽,通過實踐鍛煉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3)制定考核評價機制。按年度或聘期對專業導師進行考核,按結果給予相應的指導津貼,并對優秀導師進行適當獎勵。同時,考核結果也將作為下一輪導師選聘的重要依據。

2.青年專業導師。近十多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高校招生規模迅猛增長,師資規模也在相應擴大。越來越多的年輕碩士、博士入職于高等院校,為高校教師隊伍注入了新生力量。我校的師資情況也基本如此,青年教師在整個師資結構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這部分青年教師也成為啟新學院實驗班專業導師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筆者所在的材料與紡織學院為例,目前被啟新學院聘為專業導師的教師約有45人,而青年專業導師大致占到總數的1/3。

四、青年教師擔任專業導師的優勢與不足

1.青年專業導師的優勢。雖然比起年長的導師還有很多需要歷練的地方,但青年專業導師也有以下一些優勢[10,11]:(1)總的來說,青年導師年富力強、精力充沛,能夠更好地組織帶領學生參加各種科研實踐活動、學術交流活動、學科競賽活動。學生在導師長時間的言傳身教下,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技能,更快地形成基本的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同時,較小的年齡差距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雙方容易在交流互動中建立起感情,取得彼此的信任。這種“亦師亦友”的和諧關系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發展。(2)青年導師大多具有博士學位,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科學素養,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了解自身的專業領域,掌握本專業的學習方法和科研發展動態。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大學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高校能培養大批具有良好的專業基礎,又有較強的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及互聯網思維的復合型人才。在這些方面,青年導師顯然更具優勢。(3)實驗班大學生學習需要更大的挑戰性和更切合其需求的科研鍛煉[12]。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徑。青年教師熟悉科研工作,能親力親為指導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青年導師的鉆研探索精神、科學的學習研究方法,必將會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創新意識產生重要的影響。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不斷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創造性地加以實踐運用、融會貫通,最終轉化為自身的創新能力,在體內真正植入創新“基因”。

2.青年專業導師的不足。雖然青年專業導師均有著較高的學歷,都接受過系統的科研訓練,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獨立指導學生的時間不長,對于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如何引導學生更有效地開展研究還缺少經驗積累。大多是博士畢業后即進入高校工作,“從校門到校門”,缺乏社會歷練,除了可給予學生科研方面的指導外,在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就業創業等方面不一定能給出太多的建設性意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當前高校青年教師面臨著較大的考核壓力,承擔的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存在著個別青年導師沒有花精力指導本科生的現象,給學生的學業帶來了不利影響。作為被學校和學生寄予很大期望的青年導師,有必要在思想認識、教育理念、師生關系、業務水平、指導方法等方面不斷地進行調整和改進,增強責任意識,加強自我修養,提升自身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專業導師。

五、青年專業導師的素質要求

在拔尖人才培養模式下,對青年專業導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0,13]。

1.思想、人文素質。教師的首要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的榜樣與模范作用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青年導師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嚴格要求自我,遵守學術規范,并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品格、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等“正能量”來教育和感染學生。拔尖創新人才首先要求具有健全的人格。本科生正處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青年專業導師只有自身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才能真正做到言傳身教,贏得學生的認可和尊敬,對學生進行教育才能以“德”服人,達到更好的效果。另外,人文教育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5]。專業導師也需不斷加強自身的人文修養,以更好地配合人文教育的實施,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啟迪智慧。

2.科研、專業素養。引導學生參與學術活動和課題研究是專業導師的重要任務。青年導師有了一定的學術積淀后,仍需不斷學習,及時“充電”。只有這樣,才能依靠更加堅實的業務水平,廣博的專業知識,創造出更多的學術成果,進而將自己的學術思想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良好的科學氛圍和創新實踐中真正學到知識、獲得鍛煉,培養造就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高學歷的青年專業導師雖然有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經歷,但在解決面向產業的工程技術問題方面往往欠缺經驗。為了提高科研成果與社會需求的銜接水平,保障培養的學生具有應對產業需要、處理實際問題的素質和能力,青年導師也很有必要提升自身在“工程實踐”方面的業務素養,尤其是應用型工科院校的導師。

3.創新能力。參與科研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14]。青年導師應積極申報和主持科研項目,通過開展開創性的研究工作來豐富自己的科研經驗,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增強創新能力。主持科研課題一方面是保障有充足的科研經費;另一方面是使學生能參與課題研究,逐步培養和鍛煉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從事科研活動的能力。只有導師自身具備了較高的創新素質,才能使培養的學生更具創造力,所謂“名師出高徒”。

4.管理水平。熟悉導師職責和工作要求,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能對學生參與課題申請立項、文獻資料收集、實驗設計實施、數據統計分析、學術論文撰寫等科研實踐環節進行規范的組織管理,并努力為學生創造更好的科研實驗條件,保障他們能深入開展科學研究、開展創新實踐。同時,也要管理協調好課題組的人際關系,努力營造和諧、友好的氛圍,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他們都能融洽地參與分工協作,獲得成長。

六、結語

實驗班是高校探索建立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積極嘗試,專業導師在該模式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師隊伍中相對學歷高、年紀輕的人群,擔任專業導師既有優勢,也有不足。青年專業導師應找準自身定位,努力適應角色要求,不斷提升各方面的素質,提高指導學生的能力水平,培養和造就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為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趙排風.基于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2):95-96.

[2]沈蓓緋.榮譽學院:美國高校本科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0,(4):59-63,91.

[3]杜楓,周冉.研究型大學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1):15-16,34.

[4]張曉倩.關于拔尖創新人才的研究綜述[J].科教導刊,2011,(19):11-16.

[5]陳小麗,馬建輝,甘世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與人文素質教育——以華中科技大學啟明學院創新實驗班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98-102,107.

[6]扶慧娟.地方綜合性大學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1.

[7]季靖.應用型本科高校實驗班人才培養模式[J].當代青年研究,2010,(12):81-83.

[8]陳高揚.本科生導師制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1,(21):41.

[9]牟萬利.專業導師制:卓越人才培養的“孵化器”[J].中國冶金教育,2013,(S1):21-24.

[10]張昌松,郭晨潔.引導青年教師參與本科生導師制的建議[J].新西部,2014,(14):141,151.

[11]黃亮亮,曾鴻鵠,吳志強.淺析高校青年專業教師如何做好班導師[J].高教論壇,2013,(2):91-93,122.

[12]于海琴,李晨,石海梅.學習環境對大學生學習方式、學業成就的影響——基于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證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8):62-70.

[13]李娜君,路建美.論青年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應具備的品質[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23-24.

[14]卞軍,魏曉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科研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5-91.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素質定位
《導航定位與授時》征稿簡則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高鐵乘務員的素質要求及其養成
找準定位 砥礪前行
素質是一場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質
青年擇業要有準確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