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新媒體,讓思政育人更給力

2017-04-22 23:13李黎
人民論壇 2017年9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新媒體創新

李黎

【摘要】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新媒體為高校思政教育創新改革提供了可行性發展平臺。因此,高校要借助新媒體技術創新思政教育渠道,優化高校思政教育環境,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思政教育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都離不開新媒體設備的應用。新媒體使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信息數量增多,但這些信息的準確度不能得到有力保障。高校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處在養成階段,新媒體平臺上傳遞的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容易對他們產生負面影響,需引起高度重視。

將沉溺于網絡的高校學生從虛擬的網絡世界拉回到現實生活中,是目前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新媒體為高校開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但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學在新媒體運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思政教育仍舊延續傳統的教育方式,缺少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雖然現在高校的思想教育課或多或少都與新媒體進行結合,但結合方式也僅僅是將傳統思政教育內容生搬硬套到網絡上,教學內容并沒有結合不斷變化的時代和學生特點進行創新。真正將高校思政教育與新媒體結合需充分借助和發揮新媒體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特點來創新和發展思政教育內容和形式,但目前大多數的高校還做不到這點。

部分高校硬件設備落后,缺少專業的人才,新媒體技術運用水平低。各個高校的教學資源、學生層次都不相同,因此,高等院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的基礎差異大。新媒體時代下,資金充裕、設備條件較好的高校不用擔心,但資金和設備較差的學校不能滿足新媒體思政教學最基礎的技術和經濟要求。另外就是高校學生層次差異,重點院校以及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院校的學生基礎較好,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強,知識結構掌握能力也要好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這些差異給新媒體思政教育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困難。新媒體的技術和網絡內容不斷更新,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快的速度來適應和掌握這些知識。

高校個別學生沉迷網絡,對思政課重視程度不夠。小部分學生把較多時間放在聊天、打游戲等與學習無關的活動上,喜歡呆在宿舍,往往不愿意上課。有的上思政課時,躲在角落里上網?,F代高校學生的校園生活方式大多是網上購物,網上訂外賣等,這些現狀都是新媒體時代下的產物。將沉溺于網絡的高校學生從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拉回到現實生活中,順利開展高校網絡思政教育,是目前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網絡信息中存在大量的負面信息,這些沖擊著學生的價值觀。目前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建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伴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普及,被迅速擴大和傳播,這對于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接受信息較快、對新媒體使用技能較強的高校學生來說,價值觀沖擊較大,嚴重影響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引導作用。

新媒體已經成為高校思政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載體

利用新媒體對高校思政教育進行創新,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高校思政教育采取的方針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傳統的思政教育教學最常采取的方式是課堂教學、一對一進行促膝談心的方式來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但這種方式無法傳播交談內容,所以很難對有類似問題的學生產生影響,新媒體的發展給予了高校思政教育更廣闊的空間。因此,創新是提高優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效果的必然要求。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水平的高低,以及樹立的價值觀都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要改變傳統的思政教育觀念,充分借助新媒體提供的有利條件進行教育改革。創新高校思政教學更是根據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變化,豐富和發展思政教育理論內容的需要。高校的思政教育只有不斷加強理論研究,豐富思政教育理論內容,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實現教育目標。

新媒體已經成為高校思政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載體。新媒體時代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國家給予了高校思政教育網絡教學很大支持。各大高校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創新思政教育新形式、新內容,用先進的文化思想和有效管理,打造健康、安全的網絡教育環境,將新媒體和思政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以此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的效果和影響力。

高校創新思政教育教學新形式最主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逐漸發展和完善網絡思政教育教學,借助新媒體網絡的傳播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新媒體網絡教育能滿足高校學生的自主選擇需求。新媒體網絡中的信息是開放透明的,學生可以借助新媒體載體獲取更多的信息,對自己的思想建設活動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自覺抵制消極因素的影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大多能積極響應新媒體網絡教學,不斷進行與新媒體有關的技術和理論知識學習,運用新媒體來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能力越來越強。

借助新媒體,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

借助新媒體技術創新思政教育渠道。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理論課,要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必須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將思政理論內容的科學性、藝術性以及思想性充分結合起來,將思政內容的說服力和吸引力充分結合起來。首先,運用新媒體創新思政教育理論教學內容。借助新媒體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狀況和實際生活,根據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需求創新思政教學內容。高校思政教育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現實性,關注最新、最熱的現實問題,準確、及時地解答現實問題,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其次是運用新媒體創新思政教育教學手段。要借助新媒體了解學生的思想困惑、興趣和社會關注點,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互動。第三是借助新媒體平臺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網絡空間中。思政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參考資料等傳輸到網上,讓學生可以隨時學習,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四是借助新媒體平臺為教師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新形式。當前很多高校的思政社會實踐教學還不能做到人人參與的程度,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通訊工具能方便隨時隨地接受和分享他人和自身的社會實踐經驗。

借助新媒體優化高校思政教育環境。高??梢越柚旅襟w平臺創建校園網BBS,學生可以在校園網平臺上將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和建議表達出來,高校也可以借助校園網平臺掌握學生的最新動態,給學生提供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幫助,這對高校創新思政教育也十分有利。高校思政教育通過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積極的態度以及健康的思想來優化新媒體環境,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校園FTP逐漸壯大,受到高校學生的青睞。校園FTP是校園多媒體下載中心,在以前是網絡不良信息傳播的重災區,但經過政府多年堅持不懈的凈化、管理后,現成為了多媒體學習中最有價值、最受關注的一個網路空間。

隨著這些校園網平臺的發展,高校有必要建設一個校園網絡安全監管部門,將校園網絡建設得更健康、更全面。如果能將思政教育教學部門和宣傳部門動員起來,認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網建設中來,定能增強校園網絡平臺的安全性和全面性,帶動高校思政教育不斷創新完善,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品德人才。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

【參考文獻】

①姜碩:《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論略》,《中國報業》,2014年第3期。

②李慧敏:《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學理論》,2013年第3期。

③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新華網,2016年12月8日。

責編/溫祖俊 美編/王夢雅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教育新媒體創新
從教育價值探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創新
不良網絡輿論對高校思政教育影響探析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