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瑤藥崗松抗佐劑性大鼠關節炎的實驗研究

2017-04-24 13:36趙會勤李超杰徐玉潔賈奧賈貝西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17年3期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炎癥因子

趙會勤+李超杰+徐玉潔+賈奧+賈貝西+賈成軍

【摘要】目的:觀察瑤藥崗松根醇提物(BFTE)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AA)的藥理作用。方法:42只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雷公藤多苷組及BFTE高、中、低劑量組,完全弗氏佐劑誘導AA后,于第12天開始連續灌胃給藥16d;同一時間點測定大鼠足趾腫脹度、關節炎評分、免疫器官指數;第29天處死大鼠,酶聯免疫法(ELISA)測定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含量,光學顯微鏡觀察大鼠踝關節的病理變化。結果:與模型組相比,BFTE能夠顯著抑制AA大鼠的原發性和繼發性足跖腫脹度,降低關節炎評分、免疫器官系數,改善大鼠踝關節病理狀態,下調AA大鼠血清中炎癥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結論:BFTE對AA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其抗炎免疫的機理可能與減少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有關。

【關鍵詞】瑤藥;崗松;類風濕關節炎;佐劑性關節炎;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2827【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7)05-0037-05

桃金娘科植物崗松(Baeckea frutescens L)為廣西瑤族民間習用藥材,盤瑤語稱“樸老中”,產于我國的南部地區,全株均可入藥,具有化瘀止痛、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殺蟲止癢的功效,臨床用于感冒高熱、黃疸型肝炎、胃痛、腸炎、風濕關節痛、腳氣病、膀胱炎、小便不利等[1-2]。目前,崗松資源的開發利用僅以地上部分(枝葉)所含揮發油為主,而對地下部分(根)的研究報道較少。課題組對崗松根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化學研究,分離鑒定Baeckeins A-I共9個新化合物[3-6],并進行初步的抗炎活性評價。本研究在前期基礎上,結合民間用藥習慣及文獻資料記載,擬對崗松根醇提物抗類風濕關節炎(RA)的藥理作用開展研究,并在細胞水平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

1材料與儀器

11實驗動物SD大鼠,雄性,體重180~220 g,購自購自河南省實驗動物中心,動物合格證號:SYXK(豫)2011-0001。

12藥品與試劑瑤藥崗松采自廣西南寧,經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戴彬主任醫師鑒定為Baeckea frutescens L的根,經95%乙醇提取、回收溶劑得總浸膏(BFTE),使用時用05% CMC-Na溶液的配制成所需濃度。雷公藤多苷片(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完全弗氏佐劑(CFA,美國Sigma公司);TNF-α ELISA試劑盒、IL-6 ELISA 試劑盒和IL-1β ELISA 試劑盒(武漢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醛(天津市風船試劑科技有限公司)。

13儀器電子天平(常熟市雙杰測試儀器廠);外徑千分尺(Radio Shack Corporation);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全自動酶標儀(賽默飛世爾(上海)儀器有限公司)。

2方法

21AA大鼠模型的制備及分組給藥從4 ℃冰箱中取出CFA,充分振蕩、混勻;將大鼠右后肢拉直,用75%的酒精消毒,使用l mL注射器于大鼠足跖皮內注射015 mL CFA致炎,正常對照組大鼠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7-9]。將42只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雷公藤多苷組、崗松根醇提物高(BFTE-H)、中(BFTE-M)、低(BFTE-L)劑量組,每組7只;于造模后第12天開始灌胃給藥,連續給藥16 d;雷公藤多苷組給予雷公藤多苷10 mg/kg,BFTE-H、BFTE-M、BFTE-L組分別給予BFTE 60、30、15 g生藥/kg/d,正常組及模型組給予等量的05% CMC-Na溶液。

22足趾腫脹度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2、24、36、48h用電子游標卡尺測量大鼠右后足跖厚度,以致炎前后的差值作為大鼠的足趾腫脹度(即足趾腫脹度=致炎后足趾厚度-致炎前足趾厚度)[10-11],以后每4 d測量一次(即4、8、12、16、20、24、28d),觀察AA大鼠原發性和繼發性足跖腫脹。

23關節炎指數大鼠炎癥出現后,每隔4d觀察并記錄病變程度。病變程度按5級評分法評價:0分-無紅腫,1分-關節有紅色斑點或輕度腫脹,2分-關節中度紅腫,3分-關節重度紅腫,4分-關節嚴重腫脹并伴有功能障礙;累計大鼠各個關節的評分和即為關節炎指數,每只大鼠最多評16分[12]。

24細胞因子大鼠繼續給藥至28d,禁食但不禁水12 h,于第29天稱量各組大鼠的體重,用20%烏拉坦(20g/100 mL)腹腔注射麻醉(06mL/100g),腹主動脈取血,凝血后離心分離血清,按照試劑盒說明,采用ELISA法分別測定TNF-α、IL-6、IL-1β的含量[13]。

25免疫器官系數于第29d大鼠取血后,摘除胸腺和脾,用生理鹽水沖洗后,用濾紙吸除多余的水分,電子天平稱重,計算胸腺和脾臟指數(臟器指數=臟器重量(mg)/體重(g))[14]。

26病理切片第29天處死各組大鼠,取下包括踝關節在內的整個右足爪,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48 h后,使用10%EDTA脫鈣完全后,常規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切片,蘇木精-伊紅(HE)[15],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大鼠踝關節的病理變化。

27統計方法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多個樣本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與討論

31BFTE對AA大鼠原發性足趾腫脹的影響與正常組相比,各組大鼠右側足跖腫脹明顯(P< 001),除正常組以外的其它各組間大鼠足跖腫脹無統計學差異,顯示造模成功(見表1)。于造模第12天開始灌胃給藥,雷公藤多苷組、BFTE-H、BFTE-M和BFTE-L組在給藥12d和16d(即造模24d和28d)后能有效減輕大鼠原發足跖腫脹程度;造模28d時,與模型組相比,雷公藤多苷組、BFTE-H和BFTE-L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BFTE-M組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與雷公藤多苷組相比,BFTE-H、BFTE-M和BFTE-L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BFTE各劑量組間也無統計學差異(P>005)(表2)。由此可見,BFTE能夠顯著降低AA大鼠原發性足趾腫脹,BFTE-M組效果最好。

32BFTE對AA大鼠繼發性足趾腫脹的影響除正常組外的各組大鼠,于造模后第12天出現繼發性左后足跖腫脹,第16天達到高峰。與正常組相比,第12天開始各組大鼠均出現明顯的足跖腫脹(P<005);給藥12d(即造模24d)后,雷公藤多苷組和BFTE各劑量組能夠顯著降低AA大鼠繼發性足趾腫脹程度(P<005);給藥16d(即造模28d)后,各給藥組大鼠繼發性足趾腫脹程度繼續降低,與模型組相比,均具有極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與雷公藤多苷組相比,BFTE各劑量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BFTE各組間也無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BFTE對AA大鼠繼發性足趾腫脹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BFTE-M組作用最強。見表3。

33BFTE對AA大鼠關節炎指數的影響模型組大鼠于造模12h后原發側足跖急速腫脹,關節炎指數升至3左右;8d后腫脹向膝關節蔓延,關節炎指數升至4左右;12d繼發側足跖開始出現腫脹,且大鼠前趾也開始出現紅腫,關節炎指數有大幅度提升;隨病程延長,關節炎指數持續升高,24d達到高峰。20d時各給藥組大鼠的原發側和繼發側足跖腫脹開始降低,前爪足趾紅腫也有所減輕;28d時,與模型組相比,雷公藤多苷組、BFTE-H、BFTE-M和BFTE-L組具有極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而與雷公藤多苷組相比,BFTE各劑量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BFTE能顯著改善AA大鼠的關節炎癥狀。見表4。

34BFTE對AA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含量的影響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均顯著增高(P<001);與模型組相比,BFTE各劑量組對AA大鼠血清中的IL-1β和IL-6均具有極顯著的抑制作用(P<001),BFTE-M和BFTE-L組對TNF-α也具有顯著作用(P<005);與雷公藤多苷組相比,BFTE-H和BFTE-M組對大鼠血清中IL-1β的抑制作用顯著(P<005)(見表5)。由此可見,BFTE在降低AA大鼠血清中的IL-1β方面更為突出,其作用優于陽性藥雷公藤多苷,且量效關系明顯。

35BFTE對AA大鼠免疫器官系數的影響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大鼠的脾系數和胸腺系數均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BFTE-M和BFTE-L組的脾系數和胸腺系數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BFTE-H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雷公藤多苷組相比,BFTE各劑量組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BFTE對AA大鼠免疫器官具有保護作用,但BFTE-L組效果較好。見表6。

36BFTE對AA大鼠踝關節病理變化的影響大鼠踝關節病理檢查顯示:正常組大鼠滑膜上皮規整、單層排列,軟骨光滑清晰,關節腔內清晰、無炎性細胞浸潤;模型組大鼠滑膜有組織增生和炎性細胞的滋潤,且軟骨有一定的剝落;給予雷公藤多苷或不同劑量的BFTE治療后,大鼠的滑膜組織增生、軟骨破壞及炎性細胞浸潤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見圖1。

4討論

佐劑性關節炎大鼠是一種免疫性炎癥模型,是篩選和評價抗風濕藥常用的模型之一,其發病機制和病理表現與人類類風濕性關節炎類似;該模型造模簡單易行、周期短、重復性好,被認為是研究類風濕性關節炎最為理想的模型之一。研究表明,炎性細胞因子在RA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參與炎癥的全過程,加重炎性反應;TNF-α與IL-1β是促炎性細胞因子,常同時合成分泌,被稱為姊妹細胞因子;TNF-α刺激IL-6和IL-1β的釋放,致使炎癥反應加重,并且能促進滑膜及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因子的產生,破壞滑膜細胞和軟骨細胞,引起滑膜增生、軟骨的破壞;IL-1β誘導TNF-α和IL-6的表達,促進滑膜細胞、軟骨細胞的增值,致使關節損壞;IL-6不僅增強 IL-1β和TNF-α的效應,還能促進類風濕因子的合成。

本研究基于AA大鼠模型,對瑤藥崗松根的醇提物進行抗風濕活性評價,結果表明,崗松根能夠顯著減輕AA大鼠的原發性和繼發性足趾腫脹度,降低關節炎指數、保護免疫器官,改善大鼠踝關節的病理狀態,下調AA大鼠血清中炎癥因子水平,顯示出良好的抗炎免疫作用,并呈現出一定的量效關系,其作用機制可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減少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本研究通過整體動物實驗驗證了崗松根的抗風濕效用,該研究可為瑤藥崗松的資源開發和臨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盧文杰,劉布鳴,牙啟康,等.中藥崗松的研究概況[J].廣西醫學,2008,30(10):1517-1519.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625-626.

[3]Jia BX,Yang J,Chen XQ,et al. Baeckeins A and B, two novel 6-Methyl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of Baeckeafrutescens[J]. HelvChimActa,2011,94(12):2283-2288.

[4]Jia BX,Zhou YX,Chen XQ,et 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baeckeins C and D from the roots of Baeckeafrutescens[J]. MagnResonChem,2011,49(11):757-761.

[5]Jia BX,Ren FX,Jia L,et al. Baeckein E, a new bioactive C-methylated biflavonoid from the roots of Baeckeafrutescens[J]. Nat Prod Res,2013,27(22):2069-2075.

[6]JiaBX,ZengXL,RenFX,et al. Baeckeins F–I, four novel C-methylated bi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of Baeckeafrutescens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J]. Food Chem,2014,155:31-37.

[7]張雯,貢磊,周玲玲,等.不同比例甘草配伍祖師麻抗大鼠佐劑型關節炎的實驗研究[J].中草藥,2014,45(10):1418-1426.

[8]國林,黃海瀟,謝玲,等.類風濕性關節炎大鼠模型的制備[J].解放軍醫學雜志,2007,32(2):121-123.

[9]闞晶,李俊,馮利杰.苦參素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的治療作用[J].安徽醫藥,2011,15(11):1348-1351.

[10]張薇,李濤,李萍,等.祛風止痛膠囊對關節炎模型大鼠抗炎作用及機制的實驗研究[J].中國骨傷,2009,22(11):848-851.

[11]楊艷麗,陳超.香椿子總多酚對佐劑型關節炎大鼠的治療作用[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2,29(12):1073-1077.

[12]盧振華,廖矛川,王麗君,等.江南牡丹草總生物堿對大白鼠佐劑關節炎繼發腫脹及血沉升高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0,18(11):4-6.

[13]趙春穎,劉永平,馬帥,等.赤雹根總皂苷對佐劑關節炎大鼠血清及足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5,31(2):34-38.

[14]孫響波. 馬錢子配伍蘇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免疫作用機理的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2.

[15] 李歸浦.厚殼貽貝脂溶性提取物的制備和抗關節炎效果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1.

猜你喜歡
類風濕關節炎炎癥因子
胸腔鏡微創手術對早期周圍型肺癌患者術后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胸腹腔鏡微創手術與傳統開胸手術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肺功能、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阿托伐他汀強化降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與炎癥因子的影響
血必凈治療重癥肺炎的效果觀察及對炎癥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對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內皮功能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