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外熱成像指導熱敏灸配合調神調氣針刺法治療面癱30例

2017-04-24 23:52徐麗華郭奕文黎秋妤吳為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17年3期
關鍵詞:面癱針刺

徐麗華+郭奕文+黎秋妤+吳為

【摘要】目的:觀察基于紅外熱成像指導熱敏灸配合針刺調神調氣法治療面癱的療效。方法:將60例周圍型面癱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0例。60例周圍性面癱患者均經紅外熱成像檢查表現為患側低溫,對照組采用單純針刺治療4周,治療組予熱敏灸配合針刺調神調氣法治療4周,比較兩組間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治愈16例,顯效11,總有效率100%,與對照組的933%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紅外熱成像檢查用于指導面癱的熱敏灸治療有較大臨床意義,熱敏灸配合針刺調神調氣法對治療面癱有較好的療效。

【關鍵詞】紅外熱成像;熱敏灸;針刺;調神調氣法;面癱

【中圖分類號】R24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7)05-0099-03

周圍性面癱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表現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同側額紋消失,不能皺眉,眼裂增大,眼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口角歪斜,漱口漏水,不能鼓腮示齒,食物滯留于齒頰間等?,F代醫學認為[1],周圍性面癱多是由于面神經管內急性非化膿性炎癥,使營養面神經的血管發生痙攣,神經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受壓等,最終導致面部表情肌失神經支配。本病中醫學屬于“口僻”、“口眼歪斜”。該病引起的后遺癥及并發癥嚴重影響學習及生活,給患者帶來心理及精神上的影響,因此找到一種好的治療方法及客觀、有效的評價標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紅外熱成像技術利用自然界中一切物體都輻射不同頻率的紅外線的原理,將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的目標表面溫度分布,變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標表面溫度分布的熱圖像,最終將人體體表的紅外輻射信息以紅外熱圖的形式記錄下來的一種先進的非接觸成像探測技術[2]。它能精確記錄出人體體表溫度變化和分布形態,是研究人體溫度變化、觀察疾病的一項綠色無創功能性檢測技術[3]。

醫用紅外熱像儀是繼CT、MRI應用的新型醫療設備,它在保留CT、MRI優點的同時,還具有靈敏度高、信息量大、安全無創、無有害輻射等更多優點,且隨著計算機和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用紅外熱像儀的溫度分辨率已經達到005℃,空間分辨能力達到15mrad,圖像清晰度也獲得了較大的提高,使結果分析更加精確,現已成為人體無損檢測設備中最具實用價值的檢測儀器,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醫學臨床與相關科研研究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4]。我院于2009年引進1臺紅外熱像儀(韓國Medicore co Ltd IRIS5000型)用于臨床。對于面癱病人,應用紅外熱像儀分別測定其治療前和治療后的面部溫度圖發現,面癱患者面部雙側溫度差不僅明顯大于正常人,而且還與病變程度和恢復程度有直接對應關系;同時,還可用于治療前后效果的客觀評價,進而指導臨床治療選擇、預后判斷等。

我院針灸科在進行紅外熱成像應用于指導熱敏灸技術的研究過程中,對60例經面部紅外熱成像檢測表現為患側溫度低于健側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隨機分組進行熱敏灸配合針刺調神調氣法治療、單純針刺調神調氣法治療,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針灸科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60例患者,經面部紅外熱成像檢測表現為患側溫度低于健側,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70歲,平均年齡(38±5)歲;病程最短1d,最長36d,平均病程(115±30)d。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最小17歲,最大71歲,平均年齡(39±5)歲;病程最短1d,最長37d,平均病程(115±33)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損程度及紅外熱圖表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參照新世紀教材《針灸治療學》的面癱的診斷評定標準執行[5]。西醫診斷標準[6]:①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或不完全癱瘓;②突發性;③排除中樞神經系統、后顱窩、耳、腮腺等疾病。

13納入標準①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或不完全癱瘓;②突發性;③排除中樞神經系統、后顱窩、耳、腮腺等疾病[6];④發病1周內;⑤知情同意者。

14排除標準①中樞神經系統、后顱窩、耳、腮腺等疾病所致[6];②妊娠婦女;③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的疾患;有惡性腫瘤及精神病史;④有認知障礙、言語障礙及癡呆者;⑤臨床數據采集不全脫落者。

15治療方法

151對照組取穴:百會、印堂、人中、承漿、引氣歸元(中脘、下脘、氣海、關元),雙側翳風、合谷、太沖、內關、陽陵泉。操作:頭面部及四肢穴位選用直徑030mm,長度25mm毫針,腹部穴位選用直徑022mm,長度25mm毫針,均采用直刺。

152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熱敏灸:對低溫區依序進行回旋、雀啄、往返、溫和灸四步灸法施灸,直至熱敏現象消失為1次施灸劑量。施灸時間因人而宜,一般為20~100min不等,標準為熱敏現象消失。

兩組每日治療1次,1周治療6次,休息1d,治療6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16療效標準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擬定。痊愈:癥狀及體征消失,面肌功能恢復正常,口角對稱,眼瞼閉合良好,鼓腮、聳鼻、蹙額等動作與健側對稱。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但蹙額、聳鼻等動作與健側略有不對稱好轉:癥狀與體征減輕,口角歪斜、眼瞼閉合不全有一定程度緩解,完成蹙額、聳鼻等動作仍較困難。無效:治療后癥狀與體征無好轉。

17觀察指標量表測定選用基于Burres-Fischer評分系統[8]、面部殘疾指數(FDI)量表[9],評定治療前后患者面癱程度及面部殘疾程度。

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8紅外熱成像檢測檢查方法檢測時需保持密閉的暗室室溫在(28±1)℃,掃描時室內空氣沒有明顯流動,相對濕度在40%~65%之間,室內無強紅外輻射源。將紅外攝像頭與受檢者的距離保持在15m左右,攝像頭能拍攝到受檢者雙鎖上部至發際?;颊叨俗蜢o止站立,睜眼。由熱像儀分別攝取患者額面、面部右側、面部左側、頸前部、頸側部3個方向的紅外熱像。常規測量患部及健部最高溫度、平均溫度、最低溫度并標明數值。兩組患者均在每個療程結束后進行檢查對比,尋找有助于療效評價分析的證據。

19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治療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為9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見表1。

3結論

針刺治療面癱的療效已經得到公認,但關于針刺治療面癱的時機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主要的爭議點在于急性期面部的刺激量,更有“急性期不宜針刺”之說[10]。本研究取穴以頭部、腹部及四肢穴位為主,面部僅取任督脈穴位人中、承漿及經外奇穴印堂配合百會,重在調神調氣,使“心神聚”而利于治病,同時避免了常規針刺方法中的因面部刺激不當而加重局部損傷的弊端?!秲冉洝吩疲骸靶爸鶞?,其氣必虛”,方中腹針“引氣歸元”由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四穴組成,中脘、下脘均屬胃脘,兩穴含有理中焦、調升降的作用;又取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而兼有主肺氣肅降的功能;氣海為氣之海,關元培腎固本;腎為先天之本,主先天之原氣,因此四穴相配治心肺、調脾胃、補肝腎,功能“以后天養先天”,故名“引氣歸元”[11]。面癱患者因容貌變形多有緊張焦慮心態甚至失眠,取四關穴合谷、太沖以調肝理氣,內關、陽陵泉以調心膽之氣,是筆者的老師符文彬教授“調肝治病術”以及“從心膽論治疾病”學術思想的體現。取合谷穴還有“面口合谷收”之意,配合翳風祛風止歪。

艾灸法治療面癱屢見于古今醫案,張石頑曾有“凡口之灸地倉,目之目之斜灸承泣。茍不效,當灸人中。夫氣虛風入則為偏,上不得出,下不得泄,真氣為風邪所陷,故宜灸”及“陷下者灸之”之說?!夺樉馁Y生經·卷四》有“口眼,聽會、頰車、地倉,向右者灸左,左灸右,艾炷如麥粒大,各灸二七壯”的記錄。而與之相類似的記載還有《神灸經論》、《針灸集成》、《古今醫統》等醫藉?!夺t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中說:“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陳日新等[12]提出了“灸之要,氣至而有效”的標準,并創新了熱敏灸療法,通過對熱敏點艾灸并使其出現熱敏化現象為目的,提高艾灸的治療效果。楊華元等[13]認為艾灸可增強細胞的吞噬功能,改善局部血流循環,同時還可改善組織營養等,因此在早期實行艾灸的介入,可以解除面神經的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炎癥,促進面神經功能恢復。李運方[14]采用腧穴熱敏化艾灸配合推拿治療周圍性面癱,認為熱敏灸可以通過激發或誘導體內固有的調節系統功能,使失調、紊亂的生理生化過程恢復正常。能夠起到調和氣血、補虛、祛邪、扶正的作用,治療面癱具有良好療效。艾尼玩熱合曼等[15]對急性期貝爾氏面癱采用針刺和熱敏點灸治療,取得顯著效果。張波等[16]采用熱敏灸療法治療頑固性面癱優于針刺治療。柴建良[17]采用綜合療法治療面神經炎中提到肩井穴熱敏灸治療面癱。張偉等[18]采用針刺加熱敏灸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具有滿意的臨床效果??梢姛崦艟闹委熋姘c的療效得到多方面的證實。而熱敏灸達到療效的重要標志是熱敏點出現熱敏化現象,徐振華等[19]采用熱敏灸為主治療Bell氏面癱的臨床研究結果提示Bell氏面癱的熱敏化出現率較高為90%以上,且風寒型與風熱型的出現率無統計學顯著性差異。有研究[20]表明面癱患者紅外熱像圖表現為患側面部低溫者對溫熱比較敏感,且熱敏區與低溫區基本吻合。本研究利用這一特點選擇經面部紅外熱成像檢測表現為患側溫度低于健側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進行熱敏灸治療,快速而準確的找到了熱敏點,并配合調神調氣針刺法,療效優于單純調神調氣法針刺法。

綜上,筆者認為紅外熱成像檢查用于指導面癱的熱敏灸治療具有較大臨床意義。其配合調神調氣法治療面癱臨床療效明顯,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丁敏,馮驊,李健,林云天.杜曉山治療面癱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3):162-163.

[2]孫志波.紅外熱像技術在針灸-經絡研究中的應用近況[J].針灸臨床雜志,2004,20(5):55-58.

[3]肖克,吳士明.考察紅外熱像儀醫用價值的臨床試驗報告[J].激光雜志,2013,34(2):62-63.

[4]嚴鳳花,嚴興科,何天有.醫用紅外熱像技術的應用研究進展[J].紅外技術,2014,36(6):433-438.

[5]王啟才.針灸治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69.

[6]Gacek RR, Gacek MR.Idiopatic facialparalysis(Bell,s palsy)[J]. Otol Neurotol, 2002,23:617-618.

[7]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2.

[8]Burres S, Fisch U.The comparison of facial grading systems[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86,112(7):755-758.

[9]VanSwearingen JM, Brach JS.The Facial Disability Index: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disability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disorders of the facial neurormuscular system[J].Phys Ther,1996,76(12):1288-1298;discussion 1298-1300.

[10]丁斐,神經生物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04-206.

[11]薄智云,腹針療法[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01.

[12]陳日新,康明非.灸之要,氣至而有效[J].中國針灸,2008,28(1):44-46.

[13]楊華元,劉堂義.艾灸療法的生物物理機制初探[J].中國針灸,1996, 10:17-18.

[14]李運方.腧穴熱敏化艾灸配合推拿治療周圍性面癱40例[J].首都醫藥,2007,12:20-21.

[15]艾尼玩.熱合曼,劉漢山,等.針刺配合熱敏灸點治療急性期貝爾氏面癱[J].中國針灸,2009,29(1):17-20.

[16]張波,遲振海,宗重陽,等.熱敏灸與針刺治療頑固性周圍性面癱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江西中醫藥,2011,42(1):41-43.

[17]柴建良.綜合療法治療面神經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l1,10(10):138.

[18]張偉,付勇,陳明人.熱敏灸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臨床觀察[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23(5):35-37.

[19]徐振華,楊慶生,符文彬,劉建華.熱敏灸為主治療B ell'S面癱的臨床研究[J].江西中醫藥,2011,42(1):28-29.

[20]徐麗華,白艷甫,黎秋妤,紅外熱成像檢查指導熱敏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3):183-184.

猜你喜歡
面癱針刺
面癱患者的自我康復
談針刺“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治療眶上神經痛首選針刺
隔姜灸在周圍性面癱病護理中的應用與療效觀察
針藥并用治療周圍性面癱驗案舉隅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針刺聯合拔罐治療痤瘡50例
針刺治療糖尿病前期32例
針刺合電針療法加TDP照射治療周圍性面癱30例
針刺結合聰耳息鳴湯治療耳鳴8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