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藝術歌曲”教學之漫談

2017-04-26 15:29高俊雅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3期
關鍵詞:鋼琴伴奏藝術歌曲音樂

高俊雅

摘要:在“藝術歌曲”教學中,有了恰當的選材,再遵循規范化的教學原則,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不同起點、不同特點的學生對藝術歌曲的學習,一定能達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藝術歌曲 定位 表現 思想性“藝術歌曲”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盛行于歐洲的一種抒情歌曲。其特點是歌詞多采用名家詩作;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曲調表現力強,表現手段與作曲技法比較復雜;對演唱技巧要求較高;伴奏占重要地位,是歌曲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許多藝術歌曲現已成為聲樂教材或音樂會保留曲目。

藝術歌曲在歐洲有廣泛影響,其作曲家代表有舒柏特、沃爾夫、舒曼、勃拉姆斯、施特勞斯、迪帕克、福雷、德彪西、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人。其中,尤以奧地利的舒伯特在這方面藝術成就最高,他一生寫了600多首藝術歌曲,他的藝術歌曲多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米勒等著名詩人的詩作為歌詞作曲而成。他的藝術歌曲曲調優美、意境深邃,《野玫瑰》《菩提樹》《春天的信念》《魔王》《鱒魚》等已成為流傳世界的名曲;德國作曲家沃爾夫也有200多首藝術歌曲,他創作的藝術歌曲曲調刻意表達德語聲調的特點,與歌詞緊密結合,鋼琴伴奏富交響性……自近代歐洲藝術歌曲傳入后,中國作曲家也寫有大量的藝術歌曲,相繼出現了“古詩詞類藝術歌曲”和“現實題材藝術歌曲”以及沿襲德奧風格的藝術歌曲等種類,其中有趙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黃自的《思鄉》《點絳唇·賦登樓》,青主的《我住長江頭》《大江東去》,冼星海的《夜半歌聲》,賀綠汀的《嘉陵江上》,劉雪庵的《紅豆詞》等優秀作品。

藝術歌曲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是詩和音樂的聯姻,是具有素養的作曲家根據名人的詩詞譜曲而成,是名家與名家的合作結晶,“歌因詩而達意,詩借歌而生輝”,這正是藝術歌曲的精華所在,也是“藝術歌曲”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占重要地位的原因,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這部分音樂知識的重要性,在備課中特別注重挖掘教材的深意,在教學中充分了解、認識學生的知識現狀,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對藝術歌曲的感受力、鑒賞力,充分發揮藝術歌曲對學生音樂素養及人格修養的積極培養作用。通過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在高中“藝術歌曲”這一重要教學內容方面,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一、闡述藝術歌曲的概念和發展歷史,正確為藝術歌曲定位

在我們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把藝術歌曲與一般的創作歌曲同等看待,錯誤地把一些普通抒情歌曲與藝術歌曲混為一談。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在教學中指明真正的藝術歌曲是18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產物之一,因其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經久的藝術魅力而成為當今世界各國音樂會和藝術院校的經典作品被演唱和作為教材被使用。藝術歌曲應獲得和交響樂、歌劇同等重要的地位,藝術歌曲閃耀著迷人的藝術光彩,在18世紀后期和19世紀初曾孕育了許多歌唱家、教育家,他們把聲樂藝術和藝術歌曲推向了一個輝煌的時代。這些名人、名家、名曲以自身獨特的魅力激勵著后來者向藝術的高峰奮力攀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正確為藝術歌曲定位,向學生闡述清楚藝術歌曲的概念和發展史,使得學生在心中對藝術歌曲這種音樂體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心甘情愿把藝術歌曲擺到一個相當的高度上,這樣他們才會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探究藝術歌曲的雋永和高深,真正重視并努力去學習藝術歌曲相關知識,主動去感受、探究大量中外藝術歌曲。

二、從藝術歌曲的特點著手,深入挖掘藝術歌曲的表現力和思想性

1.藝術歌曲是詩歌與音樂的結合,歌曲根據原詩含義及原詩的抑揚頓挫等進行創作,因此歌曲所呈現的是作曲家對詩歌的主觀看法。

2.藝術歌曲非常注重鋼琴伴奏,鋼琴伴奏的地位和聲樂旋律同等重要,鋼琴伴奏不只是起和聲和節奏襯托的作用,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復雜、更精致的織體以表現歌曲的意境與內涵。

3.藝術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種高度濃縮的音樂小品,每個字、每個音都是有意的安排,在聆賞或演唱時要非常注意細節。

4.由于歌詞都是采用名詩人的作品(如歌德等大師),所以藝術歌曲內涵豐富,藝術價值較高,要求演唱者具備較高的演唱技巧與藝術修養,如良好的音質、細膩的聲線、清晰的咬字、恰當的情緒表達能力和對詩作的深入理解等。

鑒于藝術歌曲的以上幾個特點,筆者認為在深入挖掘藝術歌曲的表現力方面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詩歌歌詞的深刻寓意,理解詩歌作者和曲作者的創作背景和意圖,感悟藝術歌曲是詩歌與音樂結合的藝術再升華,體會音樂旋律與詩歌結合的特殊美感和藝術魅力。

2.教師利用自己的專長搞好藝術歌曲的伴奏和范唱,以自己精彩的伴奏和范唱征服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重要性,體會到一首藝術歌曲確實就是一個高度濃縮的音樂小品,具有豐富、深遠的內涵。

3.以聆聽名家的范唱,讓學生理解藝術歌曲側重表現人的內心世界,是一種理性的獨白;它講究詩歌、人聲、伴奏三位一體的整體布局,即一種構思,三種對應關系,從而產生色彩與線條的對稱和均衡組合,藉此也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感悟藝術歌曲具有的強烈思想性和學術性。

三、標本兼治,引導學生對藝術歌曲進行二次創作,準確演繹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是詩與聲的調和,在演唱中應力求達到詩中有聲,聲中有詩的意境,這是沙龍時代的烙印使藝術歌曲表現出室內樂的特性所決定的。作為室內藝術的一支,藝術歌曲是人們抒發感情的一種自然選擇,這種細膩、悠遠的思緒要求演唱者不宜過分追求洪亮、夸張的聲音,而應以純樸、恬靜又受理性控制的聲音來演唱。在具體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演繹好藝術歌曲,教師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1.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長期、系統性的發聲訓練,培養學生一定的歌唱發聲技巧,為以后演唱藝術歌曲打好基礎。

2.藝術歌曲所具有的高雅的、凈化的美感和崇高的審美價值是基于深厚的文化修養之上的,因此教育、引導學生努力積極學習文化知識也十分重要,學生長期堅持認真學習文化知識特別是文史方面的知識有利于他們體會藝術歌曲深厚的內涵和美感,從而更好地用情感對藝術歌曲進行詮釋。

3.針對不同的藝術歌曲,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旋律和歌詞進行具體分析,逐字逐句精研、刻畫,根據不同藝術歌曲的不同詞曲風格特點設計出不同的演繹形式,以表達好所學的每一首藝術歌曲。

在教學中教師應啟發學生在演唱藝術歌曲時不只是被動地發聲、機械地模仿,而是要用身體、思想、情感和聲音來詮釋、再現作者、詩人的創作靈感和深層內涵。歌唱者詮釋音樂的能力是一種生活和情感的積累,這種積累越多、越豐富,“靈感”就越活躍、越豐富。因此,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隨時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各種生活的畫面和聲音,去感受生活,從而增強對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與想象力,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總之,一位好老師就如同一位好醫生,要能很快確診學生在面對具體學習內容時所存在的問題在哪里;一位優秀的音樂教師還應有能力針對不同年齡、文化修養和音樂基礎的學生篩選出具體的學習內容,力求使教學中選用的每一首藝術歌曲無論是歌詞風格、音樂情緒、基本色調、作品大小等都適合不同特點的學生。我們相信,有了恰當的選材,再遵循規范化的教學原則,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不同起點、不同特點的學生對藝術歌曲的學習,才能達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楊海源.藝術歌曲的審美價值與教學意義.內蒙古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鋼琴伴奏藝術歌曲音樂
藝術歌曲《望終南山》的演唱分析
形、韻、意——詠嘆調《有一顆愛心飄落》鋼琴伴奏分析
“撥亂反正”時期的藝術歌曲創作
淺談舞蹈基訓課的鋼琴伴奏
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作用
樂感的培養與鋼琴伴奏的實踐學習
談藝術歌曲《憶秦娥·婁山關》的鋼琴伴奏
法國藝術歌曲演唱的語言特征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