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琳音義》引《呂氏春秋》略考

2017-04-26 21:45李金蓉
青年文學家 2016年36期
關鍵詞:呂氏春秋

摘 要:本文通過對《慧琳音義》所引《呂氏春秋》與今本《呂氏春秋》的異同比較,望藉此揭橥《慧琳音義》引《呂氏春秋》的概貌,實現《慧琳音義》及《呂氏春秋》互證互補。

關鍵詞:《慧琳音義》;《呂氏春秋》;引文;略考

作者簡介:李金蓉(1994-),女,重慶人,漢族,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研究方向:現代漢語。

[中圖分類號]:H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6--02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國垂相呂不韋召集門下賓客輯合百家九流之說而編寫的一部著作,從誕生直到漢代都深得好評,司馬遷稱其“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但意外的是,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該書的研究一直較為蕭條,自漢代高誘以下直到明代以前,影響最大的最通行的一直都只有高誘注本,直到清代樸學興盛,才較有起色?!秴问洗呵铩烦鳛橄惹刂T子重要著作為世人重視外,其文獻價值同樣值得關注。呂思勉論及此書時說道:“諸子之書,或多不傳;傳者或非其實;欲考其義,或賴此書之存焉;亦可謂藝林瑰寶矣?!盵1]今人陳奇猷先生搜遍諸家異說,比勘校訂,參以己見,著成《呂氏春秋校釋》,被譽為現今所出的關于《呂氏春秋》最好的注本。

唐釋慧琳所撰《一切經音義》(簡稱《慧琳音義》)共計一百卷,是唐代佛經意義的集大成者。該書襲用《經典釋文》的體例,即逐卷將經文中需要詮釋的字一一錄出,注音訓于其下,并廣引字書及傳記以明之,每條音義都先列詞目,次注音釋義,再印證前人注疏材料和經籍用例,由此保存了大量唐代及以前的古文獻資料,在中國文獻學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2]

本文就《正續一切經音義》中的《慧琳音義》所引《呂氏春秋》與今本《呂氏春秋》(主要參考陳奇猷先生的《呂氏春秋校釋》)經文作逐一對比,以揭示《慧琳音義》引《呂氏春秋》的概貌。據統計,《慧琳音義》明確注出引自《呂氏春秋》的詞條共計37條,在進行對比后發現《慧琳音義》所引經文只有兩條與今本完全相同,分別是:

(1)醫藥:《呂氏春秋》云:巫彭作醫也。(《慧琳音義》卷32)

按:今本《審分覽第五·勿躬》:“史皇作圖,巫彭作醫,巫咸作筮?!?/p>

(2)不爛:《呂氏春秋》:熟而不爛也。(《慧琳音義》卷72)

按:今本《孝行覽第二·本味》:“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p>

其余皆與今本有異,大致有文字相近、相通、相異、相混、誤引等幾種情況,茲分列如下:

一、與今本文字相近或相通

(1)瞚息:《呂氏春秋》曰:萬世猶如一瞬目者也。(《慧琳音義》卷3)

瞬息:《呂氏春秋》曰:萬世猶如一瞬目也。(《慧琳音義》卷12)

按:今本《季冬紀第十·安死》:“夫死,其視萬歲猶一瞚也?!?“歲”與“世”,二字義近同。陸德明《經典釋文》:“王云:世,歲也。萬物以歲為世?!薄痘哿找袅x》在這幾條訓釋中將“瞚”與“瞬”通用?!肚f子·庚桑楚》釋文云:“瞚字又作瞬”?!肚f子》釋文云:“瞬,動也”,《說文》:“瞚,開闔目數搖也?!薄八材俊迸c“瞚”同義。

(2)蚌蛤:《呂氏春秋》云:蚌蛤,陰蟲也。月望則蚌蛤實,月晦則蚌蛤虛,相感也。(《慧琳音義》卷14)

按:今本《季秋紀第九·精通》:“月也者,群陰之本也。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虧?!薄疤摗迸c“虧”二字義近同。高誘注:“虛,蚌蛤肉隨月虧而不盈滿也?!薄墩f文》:“虧,氣損也”,引申為一般的缺損不完滿,如《列子·天瑞》:“損盈成虧,隨世隨死”?!跋喔幸病?,未見于今本,疑為慧琳自己所增。

(3)礠石:《呂氏春秋》云:礠石能召鐵是也。(《慧琳音義》卷31)

按:今本《季秋紀第九·精通》:“慈石召鐵,或引之也?!薄按仁迸c“磁石”通用,例如:《淮南·說山篇》:“慈石能召鐵”;《鬼谷子·反應》“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舌之取燔骨”。

(4)凌轢:《呂氏春秋》云:轢諸侯也。(《慧琳音義》卷80)

陵轢:《呂氏春秋》云:陵轢諸侯也。(《慧琳音義》卷84)

按:今本《慎大覽第三·慎大》:“干辛任威,凌轢諸侯?!惫痧ァ墩f文解字義證》:“《史記》‘凌轢,《漢書·惠帝紀》作‘陵轢?!?/p>

(5)蛩螶:《呂氏春秋》云:北方有獸,其名蟨,前足似兔,趍則頓,走則顛。(《慧琳音義》卷96)

按:今本《慎大覽第三·不廣》:“北方有獸,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趨則頓,走則顛?!标懙旅鳌督浀溽屛摹罚骸摆?,本又作趍?!秉S焯《經典釋文匯?!罚骸疤茖懕咀髭m。趨,正字;趍,后出字?!薄蹲謪R·蟲部》:“蹶,同蟨?!?/p>

(6)飈火:《呂氏春秋》云:突泄一熛,焚宮燒積是也。(《慧琳音義》卷59)

按:今本《似順論第五·慎小》:“突泄一熛,而焚宮燒積?!薄段倪x·班固大賓戲》:“海內猋飛景附?!崩钌谱ⅲ骸蔼Y與熛古字通?!敝炜÷暋墩f文通訓定聲》:“猋,假借為飈?!笨梢姟盁稀迸c“飈”音義相通。

二、節取或意引經文

《一切經音義》往往根據需要,按需截取,或通過撰寫者的理解來轉引原文:

(1)兵戈:《呂氏春秋》云:蚩尤利其器械。案兵者,威也。威者,刃也。(《慧琳音義》卷6)

按:今本《孟秋紀第七·蕩兵》:“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坑确亲鞅?,利其械矣?!?根據上下文,可知《呂氏春秋》的“兵”所指乃戰爭,而非兵器?;蛞蜃中蜗嘟?,或因理解有誤,《慧琳音義》在此處刪改引用為“刃”有失精準。

(2)魚龞:《呂氏春秋》云:朱龞,六足有珠。(《慧琳音義》卷20)

魚如朱之龞:《呂氏春秋》云:醴水中蟲名為朱龞。(《慧琳音義》卷85)

按:今本《孝行覽第二·本味》:“醴水之魚,名曰朱龞,六足,有珠百碧?!?/p>

(3)蔓菁:《呂氏春秋》:菜之美者有具區之菁。(《慧琳音義》卷39)

按:今本《孝行覽第二·本味》:“有菜,其名曰嘉樹,其色若碧。陽華之蕓,蕓夢之芹。具區之菁?!?/p>

(4)熛起:《呂氏春秋》云:熛,焚宮燒積也。(《慧琳音義》卷57)

按:今本《似順論第五·慎小》:“突泄一熛,而焚宮燒積?!?/p>

(5)毈壞:《呂氏春秋》云:雞卵經時即毈也。(《慧琳音義》卷63)

按:今本《季夏紀第六·明理》:“雞卵多假?!标惼骈嘞壬摹秴问洗呵镄a尅罚骸爱呫涓摹贋椤畾?,曰:《說文》:毈,卵不孚也。徒完切。舊本作‘假訛,今改正?!庇纱丝梢酝茢嘣谔拼鷷r仍寫作“假”,而《慧琳音義》在引用時即改“假”為“毈”,足見慧琳小學功力之深。

(6)駔馬:《呂氏春秋云》:叚干木為晉國之駔也。(《慧琳音義》卷98)

按:今本《孟夏紀第四·尊師》:“段干木,晉國之大駔也,學于子夏?!彼牟繀部懊骺竞驮琳瘫驹凇峨x俗覽第七·舉難》:“文侯師子夏,友田子方,敬段干木,此名之所以過桓公也”,而在《孟夏紀第四·尊師》中記為:“叚干木,晉國之大駔也,學于子夏?!薄妒酚洝だ献觽鳌芳庠疲骸岸胃墒俏阂孛?,魏世家有段干木、段干子,田完世家有段干朋,疑此三人是姓段干也,本蓋因邑為姓?!?/p>

三、混與傳注及其它經典

《慧琳音義》注明所引乃《呂氏春秋》經文,膽有幾條不見于今本,疑為引自注疏或其他經典:

(1)姿態:《呂氏春秋》云:態度情皃也。(《慧琳音義》卷15)

按:今本《呂氏春秋》經文中不見此引文?!痘哿找袅x》(卷57):“高誘注《呂氏春秋》云:態度情皃也?!苯癖疽嗖灰姶俗⑽?,疑脫落。

(2)矛矟:《呂氏春秋》云:蚩尤作五兵,矛長丈二,建于兵車。(《慧琳音義》卷51)

按:今本《呂氏春秋》未見此引文。許慎《說文·矛部》:“矛,酋矛也。建于兵車,長二丈。象形。凡矛之屬皆從矛?!薄痘哿找袅x》所引恐與《說文》有關。

(3)選耎:呂氏曰:少選,俗謂之選耎。言推脫不肯為也。(《慧琳音義》卷33)

按:今本《呂氏春秋》經文中出現“少選”共五次,有高誘注:“少選,須臾之間也?!薄痘哿找袅x》所引疑出自高誘注文,且其后解釋為“推脫不肯為”與其本義不符,概為《慧琳音義》之疏誤。

(4)角勝:呂氏春秋云:角猶試也。(《慧琳音義》卷40)

按:今本《孟冬紀第十·孟冬》:“天子乃命將率講武,肄射御、角力?!备哒T注:“肄,習也。角猶試?!笨梢姟痘哿找袅x》所引乃高誘注文。

(5)彗孛:呂氏春秋云:彗,祅星也。(《慧琳音義》卷90)

按:今本《季夏紀第六·明理》:“其星有災惑,有彗星,有天培……”未見引文。晉代晉灼注《漢書》曰:“祅星,彗孛之屬也?!薄痘哿找袅x》所引恐與此有關。

(6)大撓:宋忠注《呂氏春秋》云:大撓,黃帝太師也。(《慧琳音義》卷98)

按:今本《孟夏紀第四·尊師》:“神農師悉諸,黃帝師大撓?!薄痘哿找袅x》所記之宋忠為東漢末年大儒,據此可以推斷宋忠也曾為《呂氏春秋》作注,今已不得見。

四、結語

從以上《慧琳音義》與今本《呂氏春秋》的比較互證中,我們得知:

《慧琳音義》根據音義體辯音釋字的需要,其引《呂氏春秋》主要是為了佐證訓釋,故引文并不是完全照抄的,而是根據慧琳的理解加以增刪、改造,不求義理,而精于字義。雖然《慧琳音義》的引文與《呂氏春秋》經文并不完全符合,但是所引《呂氏春秋》保留了當時文獻的特征,對于我們了解當時《呂氏春秋》的文本情況,考察其流變,及對當今《呂氏春秋》的整理與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注釋:

[1]呂思勉. 經子解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任敏.《慧琳音義》引用《說文》略考[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02.

參考文獻:

[1]釋慧琳、釋希麟. 正續一切經音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徐時儀. 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陳奇猷. 呂氏春秋新校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劉殿爵、陳方正. 呂氏春秋逐字索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5]徐時儀. 慧琳《一切經音義》評述[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

[6]王華權. 《一切經音義》引書考論[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8]馬輝芬. 《呂氏春秋》注文版本及著錄情況[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6期.

[9]徐時儀. 《一切經音義》與古籍整理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第1期.

猜你喜歡
呂氏春秋
早期中國知識轉型期的《呂氏春秋》學——《漢書·藝文志》、高誘《呂氏春秋注》研究
《呂氏春秋》“四維”領導方略的運用之道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成書三題
《呂氏春秋》養生之道
秦昭襄王非秦武王之子乃秦武王之弟——高誘《呂氏春秋序》訂誤
《呂氏春秋》音樂美學思想初探
《莊子·讓王》篇形成年代考略
《呂氏春秋》引《詩》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