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平:三次進京編民法

2017-05-03 21:52張璁吳曉鋒
華聲 2017年6期
關鍵詞:民法學金平民法

張璁++吳曉鋒

他是健在的民法學家中唯一全程參與三次民法典制定的親歷者、見證者;

他的許多重要理論如民法調整對象、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等為我國民事立法所吸收;

他是民法基石——“平等說”理論的奠基人;

他是最早倡導立法應當肯定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學者之一……

這位老人有個樸素的名字:金平。如今95歲高齡的他是西南政法大學資深教授,新中國老一輩著名民法學家,曾三次參加新中國民法典的起草。

他是新中國民事立法的先行者、民法學研究的拓荒者、民法學教育的啟蒙者、民法理論的重要奠基者,當年與中國人民大學的佟柔教授并稱為“北佟南金”。

人雖不在“江湖”,“江湖”卻留下了他的傳奇。

民法典的編纂幾乎與憲法同步

1922年,金平生于大別山深處的安徽省金寨縣。自幼家境貧寒,雖然成長于兵荒馬亂的歲月里,放過牛、拾過糞的金平,還是憑著讀書的拼勁和天生的聰穎,考進了當時位于安慶的安徽大學法律系。1949年,金平進入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學習,結業后隨軍南下,在云南曲靖做過法院院長。1954年來到位于重慶的西南政法學院任教。

1954年,“五四憲法”——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誕生。金平說,當時全社會都充盈著開展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氣氛,于是當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決定成立兩部法律——民法與刑法的起草小組,“民法典的起草幾乎與憲法頒布是同時的”。

當年民法起草小組的人員組成有“幾個結合”:人大常委會自身的干部、從實際司法部門和有關經濟部門抽調的干部,以及來自全國各大政法院系的專家學者。金平與西南政法學院的同事楊懷英一道,被選中參加了這個小組,于是在1955年來到了北京。

“我們工作的地點就在中南海里面,挨著當時周總理辦公的地方?!苯鹌交貞浾f,他在中南海里為民法的起草一直工作到1957年,起草小組終于擬出了新中國民法典的第一稿。

遺憾的是,由于第一次起草出的試擬稿并未鉛印成冊,后來又經過歷次的政治運動的沖擊,這些手稿大多已經遺失。金平如今手上保留著一部分,他在“文革”之后經過多方聯絡,搜集當年參與過第一次民法起草的人手上殘存的文件,大致拼湊出了第一稿的原貌。

金平向記者展示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時說,那時起草的民法典分總則和分則,“根據我所見資料所做出的統計,第一次民法典起草應該有443條?!?/p>

兩次極左思潮干擾,民法典功敗垂成

試擬稿成稿之后,起草小組立馬動身前往全國各地征求意見。

“分成了幾個小組,分赴華東、西南、西北、東北,留在北京的則隨時都可以征求意見?!苯鹌交貞浾f,當時他被分配到前往東北的工作組。

那時整個小組的工作熱情很高,金平至今都記得很清楚,那是1957年4月11日,他抵達遼寧沈陽時,還遍地覆蓋著皚皚的積雪。從4月到7月,金平跑遍了整個東北。然而,此時的北京,一場政治運動卻正在醞釀。

“當時我在哈爾濱,但是忽然聽說‘反右開始了,我接到通知說現在階級斗爭很緊張,要求工作小組都返回北京?!苯鹌秸f,當他回到北京時,“反右”運動已經進入到了高潮,“領導說,整風‘反右運動是當前最緊要的工作,因此民法起草工作要暫停?!?/p>

這次“暫?!睕]有再恢復,隨著民法起草小組中各個單位來的人從中南海返回了各自單位,第一次民法典的起草就此擱置。

中間經過了“反右”擴大化、“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極左的思潮稍有消退,到了1961年民法起草小組又準備開始重新搭班子。后來金平也再次回到了北京,參加民法起草小組,而這次辦公地點選擇在了人民大會堂。

“從1962年到1965年,這期間進行了第二次民法典的起草工作?!苯鹌侥贸隽水敃r已經鉛印成冊的法典草案,記者看到,這次起草出的法律條文縮減到了262條。

金平說,1964年剛起草完成征求意見稿后,起草小組再次準備到幾個重點的省份去征求意見,“介紹信都開了,可是當時‘四人幫已經在開始煽動極左的社會情緒,結果政治運動又一次壓倒一切?!?/p>

1965年元旦,金平返回重慶,“當時已到了‘文革的前夕,全社會的政治氣氛一天比一天緊張,哪還有可能去考慮立法?”因此,金平沒能再回北京,民法典的編纂又被擱淺。

期待民法典早日立出來

1979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法制的重要性再次被人們所認識。百廢待興,人們的社會生活開始呈現欣欣向榮的蓬勃朝氣。

1980年,時隔十幾年之后,金平一生的民法典之路再次通向了北京——民法典起草小組被恢復,工作地點則轉移到了北京西城區的后庫。

“這次的政治氣氛非常好?!睕]多久,到了1980年7月份起草小組就拿出了一個草稿,共501條,“有了前兩次起草的基礎,這一次起草工作相當順利?!辈贿^這一次民法典依然沒能出臺,這是為什么?

一部好的法典不可能脫離時代一味好高騖遠,只有與經濟社會的實際情況相適應,才能發揮好其調整社會關系的作用。金平說,當時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已經開始活躍起來。因此,盡管制定一部完整民法典的條件尚不成熟,但是新生的市場經濟活動又亟須一部相關的民事法律。

“所以,我們國家就先立一個民法通則?!苯鹌秸勂?986年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民法通則時評價說,“這是個綱領性的法律,原則上比較全面,內容上又不是很具體??偟膩碚f,這三次民法典雖然沒立出來,但為未來民法典的起草積累了很多寶貴的資料?!?/p>

“林籟結響,泉石激韻?!碑斆穹ň褚盐等黄占坝谄矫翊蟊?,當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法律已漸次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再回顧新中國民事立法之路的坎坷歷程,不得不感念金平等老一輩民法學家在那個艱苦卓絕的年代里對民法和法治的信念與堅持。

摘編自《人民日報》《法治周末》

猜你喜歡
民法學金平民法
SiC trench MOSFET with dual shield gate and optimized JFET layer for improve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afe operating area capability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Effect of anode area on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vertical 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 temperature sensor
《民法總則》第171條第3款評釋
論習慣作為民法法源——對《民法總則》第10條的反思
民法總則立法的若干問題
民法學個案實例教學探索
胎兒權益的民法保護
法國民法學說演進中對立法者認識的變遷——以惹尼、萊維、里佩爾為例
Hydroxyapatite Coatings on Titanium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in a Modified Simulated Body Flui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