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黃萎病的防治研究

2017-05-04 18:56李曉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發病規律枯萎病棉花

李曉

【摘要】:近年來,棉花黃萎病在安陽縣呈逐年加重發生趨勢,成為棉花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也成為制約安陽縣棉花高產穩產的重要因素。 該文介紹了棉花枯萎病的癥狀、病原、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

【關鍵詞】:棉花;枯萎??;癥狀;發病規律;防治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上的重要病害,全國各主要產棉區普遍發生,危害嚴重,估計每年因此病損失皮棉1億kg。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隨大量抗病品種的推廣,枯萎病在我國南北棉區基本得到控制,但在部分棉區發生仍然較重,現就根據經驗介紹一下癥狀、病原、發病規律以及防治方法,以供棉農進行參考。

1癥狀

整個生長期均可危害。因生育階段和氣候條件不同,田間常表現不同的癥狀類型。

1.1黃色網紋型

病苗子葉或真葉葉脈局部或全部褪綠變黃,葉肉仍保持一定的綠色,使葉片呈黃色網紋狀,最后干枯脫落。

1.2黃化型

病株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局部或全部褪綠變黃,隨后逐漸變褐枯死或脫落。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現。

1.3紫紅型

葉片變紫紅色或呈紫紅色的斑塊,以后逐漸萎蔫、枯死、脫落,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出現。

1.4凋萎型

葉片突然失水褪色,植株葉片全部或先從一邊自下而上萎蔫下垂,不久全株凋萎死亡。一般在氣候急劇變化,陰雨或灌水之后出現較多,是生長期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1.5矮縮型

病株表現節間縮短,植株矮化,頂葉常發生皺縮、畸形、一般并不枯死。矮縮型病株也是成株期常見的癥狀之一。

同一病株可表現一種癥狀類型,有時也可出現幾種癥狀類型,苗期黃色網紋型、黃化型及紫紅型的病株若不死亡都有可能成為皺縮型病株。無論那種癥狀類型,其病株根、莖維管束均變為黑褐色。

病株不同癥狀類型的出現,與環境條件有一定關系。一般在適宜發病條件下,特別是在溫室內做接種試驗,黃色網紋型的癥狀較多;在田間,氣溫較低時易出現紫紅型;而在氣溫急劇變化,如陰雨后迅速轉晴變暖或灌水后則容易出現黃化型和凋萎型的癥狀。田間枯萎病通常表現點片死苗和大量枯死,成株期以凋萎和矮縮型最常見[1]。

2病原

病原菌為尖孢鐮刀菌萎蔫?;?,屬半知菌亞門、鐮刀菌屬。病菌可產生3種類型的孢子,即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小型分生孢子無色,單胞,卵圓形、腎臟形等,假頭狀著生,產孢細胞短,單瓶梗;大型分生孢子無色、多胞,鐮刀形,略彎曲,兩端細胞稍尖,足胞明顯或不明顯,多數有3個隔膜;厚垣孢子淡黃色,近球形,表面光滑,壁厚,間生或頂生,單生或串生。病菌寄主范圍較寬,除危害棉花外,還可危害甘薯、蕹菜等[2]。

3發病規律

據劉午玲等研究氣溫、地溫對長絨棉棉區棉花枯萎病發生、發展的影響研究表明氣溫對棉花枯萎病影響較小[3],地溫是影響棉花枯萎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和棉田日輻射量是影響地溫的主要因子。在火焰山以南,棉花枯萎病發生盛期較南北疆棉區早,6月是棉花枯萎病隱癥期,7~8月該病發病率回升,這與其他棉區不同。在火焰山以北,地溫超過30 ℃,棉花枯萎病發病率仍呈上升趨勢。在適溫條件下,雨水多、分布均勻,則發病重,反之發病率較低;棉株不同生育階段對枯萎病的感病程度也有很大影響,棉花枯萎病的發病高峰期基本上處于現蕾期。初侵染病菌主要通過病株殘體、病株的種子以及糞便進行越冬,等來年進行播種或施肥進行傳播,還會隨著雨水、氣流、風侵染病株周圍的植株。

4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屬系統侵染的維管束病害,至今尚缺乏有效藥劑,一旦發生,難于根除。必須采取以種植抗病品種和加強栽培管理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4.1保護無病區

目前我國無病區的面積仍然較大,因此應控制病區棉種向無病區引種。必須引種時,應消毒處理,種子經硫酸脫絨后,再在80 %402抗菌劑55~60 ℃藥液中浸30 min,或用有效成分0.3 %多菌靈膠懸劑在常溫下浸泡毛種子14 h。要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留無病棉種。

4.2抗病品種的應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比較有效

如中棉所24號、27號、35號、36號、豫棉19號、新陸早9號、10號等基本上都是抗病品種,對控制枯萎病的發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抗病品種應不斷提純復壯,同時與優良的栽培措施相結合,即良種良法配套,這樣才能使抗病性得到充分發揮。還應密切注意生理小種的分布、消長和變異及時為抗病育種提供依據。

4.3輪作倒茬

在重病田地采取玉米、小麥、大麥、高梁、油菜等與棉花輪作3~4年,對減輕病害有明顯作用,優良的土壤結構均可以減輕棉花枯萎病的發生。

4.4加強栽培管理適期播種

合理密植,及時定苗,拔除病苗。棉田增施底肥和磷鉀肥,在棉苗2~3片真葉時噴施1 %尿素液有利于棉苗生長發育,提高抗枯萎病的能力。在棉花育苗移栽地區用無病土育苗可明顯減輕枯萎病的危害。在發病田里定苗、整枝時及時將有病植株清除,田外深埋或堆放集中焚燒,施用熱榨處理的棉餅和無菌土雜肥,均可減輕發病。

【參考文獻】:

[1]薛金國,尤楊,黃廣遠,等.園林植物病害診斷與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

[2]薛金國,張付根,閆惠吾,等.植物病害防治原理與實踐[M].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7.

[3]李道才.桐城市棉花枯萎病的發病癥狀及防治技術[J].農技服務.2007,⑺: 51.

[4] 何海芬,張勇,朱文蘋,等.幾種藥劑防治棉花枯萎病的試驗初報[J].石河子科技,2000(3):20-22.

[5] 馬平.棉花黃萎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河北農業科學,2003,7(3):38-44.

[6] 郭承君,李文江,于茂森,等.棉花黃萎病綜合防治研究初報[J]. 中國棉花,1997,24(9):16-17.

[7] 郝余祥.土壤微生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8]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中國棉花栽培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2.

猜你喜歡
發病規律枯萎病棉花
棉花是花嗎?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離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
黃瓜穴盤苗期枯萎病抗性鑒定方法及枯萎病脅迫下的生理響應
雪白的棉花堡
不可思議的棉花糖小村(上)
不同西瓜品種枯萎病抗性鑒定方法比較
心中的“棉花糖”
83增抗劑防治西甜瓜兩種病害試驗初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