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古村落景觀的營造方法淺析

2017-05-04 19:03葛翔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家村院落古村落

葛翔

【摘要】:古村落華夏文明的聚居地,蘊藏著豐富的人生智慧。陜西古村落中同樣也蘊藏著農耕文明遺留下的寶貴財富,各處都彰顯出當地人們對自然的向往和生活的追求。社會的變遷,使古村落被人們逐漸遺忘,但它獨有的魅力,仍吸引著人們不由得向往和思考,用前人的營造方法去思考當下的生活環境。具體分析陜西古村落中優秀的景觀營造手法,是研究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的重要方面,是研究陜西古村落景觀意識的組成部分,對當下城鄉建設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陜西古村落;景觀營造方法

在華夏文明中,陜西是一個“富礦”:這里不僅擁有黃土高原、關中平原和秦巴山脈共存的地理格局,而且還擁有多民族碰撞與交融合奏的征戰文化,周秦漢唐延續不斷的建都經歷,集四方財富為一體的商隱文化。使陜西既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條件,也擁有悠久的歷史文明。這樣的省情,決定了陜西的古村落歷史悠久,分布廣泛,不同地區的村落之間存在著很大地差異,形成了陜北以窯洞為主的生土建筑形式,關中規整嚴明的四合院建筑形式,還有陜南吊腳樓、石頭房、竹木屋及四合院等民居建筑形式。

早在遠古時期,人們與大自然是處于相對立的情境,他們畏懼、順應自然。只有當人類物質文明有所改進時,人們才逐漸有意識地通過“構木為巢”的方法,將日常生活與自然環境分隔開,才逐步安穩下來有了欣賞自然環境的條件和心情,這就是景觀意識的產生。景觀意識的產生,不但經歷了“從畏懼走到順應,從順應最后走到創造、索取”的思想演變過程,還伴隨著人們將思想轉換為具體形式表現了出來。

1、 以自然和諧為主的生態手法

生態景觀是指在一個相當大的區域內,由許多不同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整體(即景觀)的空間結構、相互作用、協調功能及動態變化的綜合體。在當下城市發展帶來的環境威脅下,陜西古村落卻仍然保留有并呈現著這種生態復合狀態。

在村落選址上,按照古老的風水理論,好的居住環境應該擁有“聚氣”和“得水”兩個條件[ ]。不僅從地理環境上重視有山有水的格局,還從地域物種植被上探究生存條件,而且從房屋方位上選擇背北朝南,地勢平坦,依山面水,以確定獲得更多大自然的普照,溫暖的陽光和抵御寒風的臂彎,尋找人能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地美景;在建筑和基礎設施選材上,采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能夠養一方建筑”的原則,將房子視為水土共育出的新生命,唯有本土材料元素與當地的水土才是最搭配的,自然地在天地之中順勢長存;在院落裝飾和空間布局上,大門、影壁墻、磚雕、石雕、屋頂式樣等局部雕刻紋樣多采用蟲魚鳥獸、松柏花草等自然內容,寓有吉祥之意。天井作為聯系大門入口和房間的過渡空間,是外界環境和室內環境的一個自然過渡區域。無處不體現出欲將自然環境引入家中親和的景觀意象。通過主觀的景觀營造手法將大自然框入家園中,與院落內主人特異構建的景觀綠化相銜接,既軟化了建筑的棱角,又表達出居住者欲與大自然相生相伴的生活狀態。

2、以生命相通為主的倫理手法

倫理是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道理規范。古人對村落景觀構建的理解是一種深層次的民族性理念,形象的表現在古村落當中,體現為對“天人合一”、“生命相通”觀念的理解。位于陜西關中地區的韓城市黨家村就是依照倫理的內容局部營造空間環境,通過具體景觀手法的運用有力的傳達出“生命相通”的倫理設計理念。

在住房安排方面,黨家村現余有120座保存較完好的封閉式四合院,這些院落主次分明、群體組合在一起,整體呈現出以主要街道為中軸線,通過有序地排列手法,突顯出咸陽關中地區正統的地域文化風貌和當地的人倫宗族關系;在院落結構布局方面,黨家村四合院按照南北縱軸線對稱的方式構建房屋,由正房、左右廂房、門房圍合而成。正房在中軸線上,外觀高大寬敞,是供奉祖先靈位和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為一家之主、長者居住。左右兩廂房向相對稱而立,體量低裝飾少,一般為小輩的起居之室。倒座房在院南面朝北,屬陰,多擺放桌椅小憩或堆放雜物,不宜人居住。還有在院落地面處理上,講究門房最低,院中的廂房居中,上房最高,一級高于一級,寓意“節節高升”。

3、以尊重傳統為主的人文手法

古村落中人們的居住習慣既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產物,也是人文習俗的結晶。人文景觀就是把一些人生的基本經驗或者經典濃縮在家居環境中進行呈現,老村子里的木雕、石雕等就是人文精神最濃縮的地方。例如,黨家村內有“惜字爐”,是農業文明沿留下人們耕讀持家的生活習俗,就是習字過后的廢紙是不能隨意丟棄、踐踏的,更也不能扔進垃圾箱,而要將紙放入“惜字爐”中焚燒,以此舉來端正初學者的學習態度;黨家村的著名“家訓”都集中在村子的大門、門外兩側墻體及其院落墻體上,以磚雕的手法呈現出前人凝練的人生哲理與至理名言,足以教化后人,給予引導和警示,在景觀空間上構成了濃濃的教化氛圍。

還有古村落院落門前的門墩、拴馬樁等景觀構筑小品,都將當地最經典的歷史文化內涵凝聚于其身。如陜北以長年的征戰和游牧歷史為背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以民族融合為主體的征戰文化,其具體體現在村子院落的所門墩皆以粗礦、兇猛的石獅子形象呈現,莊嚴威武,有保衛門戶、驅鬼辟邪的作用;而關中由其連續建都的歷史,使得地區產生相應的皇家正統文化。受其影響關中地區的門墩、拴馬樁等造像與陜北相比較溫柔、細膩,多以貔貅、小狗的形象呈現,彰顯文化神韻。

古村落中濃縮有前人豐厚的景觀智慧,是我們領會中華文明的鮮活教材。陜西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古村落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培育著多種文脈的傳承與延續。匯聚高原、平原、山地的地理優勢,凝聚著南方、北方獨特的氣候特征,產生了這一地區獨有的文化脈絡和濃厚的歷史氣息。本文通過深入陜西古村落中找尋其在村子中的景觀營造方法,總結前人的營造思想,在當代城市化背景下審視建設問題,不僅有助于保護陜西古村落寶貴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助于后人對華夏文化的理解和傳承,以更好地為我國傳統文化研究提供新思路,為城鄉建設提供參照,力圖建設出更具我國文化特色的城鄉空間。

猜你喜歡
家村院落古村落
美麗鄉村背景下江西高安范家村改造提升設計
美麗的向家村
基于文化符號理論的旅游古村落景觀設計研究
福建周寧:古村落保護助力鄉村振興
院落春秋
一個人的山區“扶貧公交”
一個高等學府與一個村莊的碰撞
院落春秋
院落春秋
院落·中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