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鄂倫春族樺樹皮藝術的起源及傳承探析

2017-05-05 00:53張曉麗張焱陶丹丹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制作工藝鄂倫春族起源

張曉麗+張焱+陶丹丹

摘 要:黑龍江省鄂倫春族民族的樺皮文化有著久遠的歷史,樺皮制品也在其生產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樺樹皮工藝是傳統工藝的發展與創新,是用傳統原始的材料進行的新的工藝的再創造,從而賦予了新的內涵,這展示鄂倫春族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的同時,更發揚了的鄂倫春族民族文化。本文從黑龍江省鄂倫春族樺樹皮藝術的起源、鄂倫春族樺樹皮藝術制作技藝傳承人幾個方面論述,以鄂倫春族樺樹皮藝術本體的現實問題為出發點,以樺樹皮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為目的,將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對傳承民族文化、追求文化的多樣性、避免環境的趨同化,可以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增進民族之間的了解、認同。

關鍵詞:黑龍江;鄂倫春族;樺樹皮藝術;起源;制作工藝

鄂倫春族族是黑龍江的一個少數民族,因為緣和白樺樹,被稱為“白樺林居”。作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白皮工藝與遺產保護,它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在中國,樺樹皮的主要產地是興安嶺,長白山和張廣才嶺。這里豐富的森林資源,為樺樹皮工藝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黑龍江流域應該是樺樹皮的主要區域,是黑龍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及其先民共同創造的。在黑龍江省鄂倫春族族內樺樹皮工藝主要集中分布在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鄂倫春族民族鄉,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族鄉,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和遜克縣新鄂鄂倫春族民族鄉。

1 黑龍江省鄂倫春族樺樹皮藝術的起源

樺皮文化是一種古老的帶有地域性的文化現象,因其材料易得,材質輕柔,不怕水浸、隔潮,加工相對方便,成品具有十分實用的特點,一直為我國北方狩獵民族所鐘愛,白樺樹的生長區域位于北半球寒帶、寒溫帶內,學術界以此稱其為“次北極圈樺樹皮文化帶”。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土著民族,日本北海道的愛伊努人,蒙古國的蒙古族及瑞典、挪威、分欄等過都曾經有過樺皮文化的歷史。我國的鄂倫春族、鄂溫克、赫哲、滿、達斡爾、蒙古等北方民族及其先民中存在的樺皮文化均屬于“次北極圈樺皮文化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脊刨Y料證明,樺皮文化在我國北方土著民族中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例如,黑龍江省寧安鶯歌嶺原始遺址中,處突的距今有3000年以上的樺皮器物蓋,經專家論證,是滿足先世肅慎人的依存。內蒙古扎諾古墓群眾發現的樺皮弓囊等二十余件樺皮器物均屬于鮮卑時期的遺物。黑龍江綏濱中興鄉女真古墓中處突的壓花與剪貼畫并存的樺皮桶是典型的女真族處突文物,十分彌足珍貴。20世紀初,在黑河市愛輝區愛輝鎮清理被盜的清代將軍墓中,也曾出土過樺皮器物殉葬品。由此可見,樺皮文化曾廣泛存在于北方狩獵民族生產、生活中,特別是滿足及其先世中,形成一條從肅慎到女真,直至建國初期黑龍江沿岸的滿族人仍延續使用樺皮器物的佐證。諸如,黑龍江省黑河市鄂倫春族人特別鐘情使用樺皮鹽罐、樺皮旱煙盒等樺皮器物的習慣。又如,一些家庭還保留著小孩上學使用的魚皮挎包,穿防雪防水的魚皮腰革。趕車是老板使用又脆又響的大馬哈魚皮鞭等習俗。樺皮器物也好,魚皮服飾也罷,這些習俗不一定局限于哪一個民族,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地域性文化現象。是由特定的自然環境,特有的生產方式,特定的思維方式解決的,不同時期的樺皮文化現象已佐證了這一點。

2 鄂倫春族樺樹皮藝術制作技藝演變與傳承

由于社會的發展,我國北方各狩獵民族在傳承沿襲樺皮文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平衡性。已經進入農耕社會的滿族、達斡爾族等民族對實用樺皮器物的需求越老越少,樺皮文化的裝飾性卻越來越強,而仍然停留在狩獵或漁獵生產形形式的鄂倫春族,赫哲等民族中的樺皮文化之所以保存比較完整,沿襲時間較長,其主要因素是樺皮所具有的使用價值同其生產生活的需求是相適應的。樺皮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與裝飾意識的不斷加深,都在證明,隨著生產形勢的需要,思維的發展和審美情趣的不斷增加,樺皮器物也逐漸成為人們審美情趣的寄托載體,無論是自然審美還是意識審美,都是在其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樺皮文化演變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我們只能借助文獻活依據考古資料與現實狀況進行簡單對比后,才可以看到樺皮文化演變的大致輪廓。

上述文獻記述的是用樺皮覆蓋的一種棚車,也可以延伸理解成樺皮搭建的滿語稱謂的“撮羅子”,鄂倫春族語稱“斜仁柱”,均為住所之意??脊艑W所提肅慎到女真,直至建國初期黑龍江沿岸的滿足人仍延續使用的樺皮器物的實物佐證。經碳14測定的資料進一步證明,我國北方狩獵民族使用樺皮器物的時間,至少早于《黑龍江外記》記載時間2700年以上。經過比對,我們可以看到,樺皮文化演變的簡要過程,從原始的用沸石燙熟十五的樺皮桶到突腹腔、長頸、鏤空、壓花的酒具;從最簡單的樺皮器物到精巧絕妙的首飾盒,從最初的簡單實用的樺皮生活用具,到美輪美奐的樺皮自然紋理畫工藝美術作品??梢?,樺皮文化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樺皮技藝越來越顯著提高,樺皮文化的功能與樣式也顯著增加,成為獨樹一幟的重要文化內容與藝術形式。

樺皮文化作為我國北方民族傳統文化的遺存,從文化角度,印證這些民族歷史上生產和社會生活的現狀;從藝術角度揭示了這些生活在高緯度的民族,對大自然的熱愛與理解認識程度,由此折射出他們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的發展脈絡??梢哉f,樺皮文化是研究我國北方游獵民族史一塊彌足珍貴的“活化石”。

總之,隨著近年來對鄂倫春族民族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化,尤其在服飾、建筑、樺樹皮藝術等方面的挖掘更加深入,使我們對鄂倫春族民族文化變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對于我們進一步弘揚和保護鄂倫春族民族文化,維護多樣化的民族及社會和諧產生更為積極的作用。狩獵民族文化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北方狩獵民族,用樺樹皮工藝品裝飾人們的生活,感受淳樸的北方狩獵民族文化,是時代負與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民族的愿望與追求。

參考文獻:

[1] 張曉麗,王玉云.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藝術的保護與傳承[J].福建茶葉,2016(3).

[2] 張曉麗.鄂倫春民族題材樺樹皮圖案探析[J].大眾文藝,2011(10).

[3] 張曉麗.論鄂倫春樺樹皮藝術的價值特征及傳承策略[J].美術大觀,2015(11).

[4] 陶丹丹.樺樹皮文化藝術[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制作工藝鄂倫春族起源
鄂倫春族狍皮袍紋樣研究
圣誕節的起源
鄂倫春族民間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活態傳承
奧運會的起源
清明節的起源
萬物起源
鄂倫春族文化景觀變遷及對其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的影響
永德縣烏木龍彝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形態特征
過山瑤“雞公鞋”文化初探
傾情澆灌藝術花:記鄂倫春族老教師陳金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