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藝術體操運動員器械感訓練方法探討

2017-05-05 01:20陳韻
體育時空·上半月 2017年4期
關鍵詞:藝術體操體操器械

陳韻

中圖分類號:G83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體育運動員是否掌握器械感和其技巧的掌握以及技能的完善程度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培養運動員的器械感尤為重要。本文先介紹了體操運動員與器械感的關系內涵,并進一步分析了高校藝術體操運動員器械感訓練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體育運動員器械感高校藝術體操訓練

一、器械感的內涵

器械感廣泛地運用于藝術體操界,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器械感,很多人對這個詞語的認識并不清晰,認為器械感就是對器械的感觸,這只是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事實上,器械感,就是運動員對器械的彈性、硬度以及形狀等方面的復合知覺,它會對進入訓練之后的運動員的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等分析器進行一定的刺激,進而達到分析的效果,在頭腦中形成的復雜且穩固的神經脈絡結果。雖然器械感是各種分析器進行復合運動的感知,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觸覺分析器。而且運動員的水平越高,那么他的感知能力就越強。所以說,運動員本身的器械感的好壞,與運動員自身實力有很大的關系。藝術體操運動員大多都可以體會到,如果一個人的器械感越好,那么他就可以更好地判斷運動速度以及運動軌跡,對于器械的控制和支配也將更加游刃有余。

器械感限定于運動與對器械的一種感知,這需要建立在長期的訓練基礎之上,它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在不同時間、不同層次其表達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

二、高校藝術體操運動員器械感訓練的方法

(一)堅持長期鍛煉

器械感的培養最好從娃娃抓起,但是從高校藝術體操教育來看,讓運動員保持在一個長期訓練的狀態下進行器械感的訓練也是必須的。體育教育不僅能夠強健學生的體魄,增強學生的體制,同時也和肢體協調相互作用。與此同時,在傳授體育知識的同時,對學生也能夠進行良好的技能滲透。器械感需要經過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形成一定的技巧,它需要從泛化走到分化,再由分化走到定型。從具體的反射條件來看,如果一種反射沒有在一段時間后沒有被強化,也會出現衰退的情況。所以器械感形成之后,客觀上需要不斷被強化,不然就很有可能下降。多和器械進行接觸,是提升器械感的有效途徑,尤其是一些運動能力欠缺的運動員,需要從三個階段進行聯系:第一,讓身體和器械融合;第二,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第三,加強熟練性。

(二)實現科學訓練

體育促進人的身心發展,達到人身心合一,從外在和內在得到和諧發展,體育作為教育的載體之一,是培養人性格、品格以及身體的一種良好手段。對于學生器械感的訓練,就是一個系統的過程。進行科學的器械感訓練,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完成表象訓練。所謂表象訓練,也被成為意向性運動,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動作有一個心理圖示,經過反復的激發,這種動力就可以達到定型的效果。第二,結合實戰訓練。在日常訓練以及模擬比賽中,訓練型運動員往往是因為缺乏機械感導致比賽普遍比較失敗。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高校教育就應該訓練學生的比賽狀態,讓學生擁有器械感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比賽。第三,針對性訓練。這一項是必不可少的,運動員需要有不同的訓練手段來訓練其某一個行為的規范性,對待器械感也是如此,針對運動員的空間感、手感進行不同的訓練,并融入表象訓練,抓好薄弱環節,就需要從這方面入手。

(三)加強基本體操訓練

要想提升藝術體操運動員的器械感,就需要提升其動作與身體的協調能力,所以,體操訓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作為當下教學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教師不僅需要擁有傳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同時也要勇于接受先進的思想,利用科學的方法、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對于學生器械感的訓練,就要結合先進的方式方法來進行。體操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器械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在講解一些動作時,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方式,讓學生把握動作要領。很多時候教師只注重對基礎動作的培養而不夠重視學生肢體律動的美感,使得形和韻基本上處于一個脫節的狀態?;A訓練課在體操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之后,教師可以實現“三點一線”的連貫教學??偟膩碚f,教師要將教學分層次,從細節入手,提升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本功。通過培養其體操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好的體形以及動作,這樣有助于他們更好地融入器械當中,從而達到提升器械感的目的。

三、結語

一個運動員的體操器械感的形成,主要還是看人體條件反射的動力定性,訓練的時間越長,那么這種感覺會保持的時間也就越長。少年運動員在啟蒙訓練時期,是否可以正確地運用器械,是十分重要的。在高校的人才培養當中,一方面,要讓運動員掌握器械動作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教練也需要給運動員一定的時間,讓運動員和器械能夠融合,這個過程可以被理解為培養運動員與器械感情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沙.我國藝術體操運動員高級選材指標甄選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5.

[2]于君.藝術體操個人項目運動員器械技術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0):174.

[3]緱小燕,馬迅.藝術體操個人項目中圈器械技術與身體動作耦合之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113-117.

猜你喜歡
藝術體操體操器械
體操
優雅背后的艱辛
淺談藝術體操的審美體現①
分析現代藝術體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徑①
中國優秀藝術體操運動員脊柱側彎特征
外來器械實行集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經皮器械復位法治療難復性骨折84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