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逼近史實:建文帝貴州避難行蹤推測

2017-05-06 00:51
貴陽文史 2017年1期
關鍵詞:建文帝永樂百花

建文帝曾途經貴州并在黔中寺廟逗留

建文帝從南京出逃后避難的行蹤,有兩份資料記載得比較清楚,一份是清人劉廷鑾的《建文遜國之際月表》;一份是在《史仲彬與建文帝》一書中,史洪祿制作的《明惠帝年表》,兩份年表基本上將建文帝出亡的行蹤整理出一個大致的線索。

根據兩份年表,建文帝避難到云南后,一直以云南為據點,為逃避朱棣的追拿,他居無定所,行蹤飄忽。在開始的10多年時間里,他多次長途跋涉,去往吳縣史仲彬及襄陽廖平等人家中,去接收藏匿在他們家中的錢財等后勤物資。大概在永樂十三年(1415年),建文帝第一次游歷衡山,之后便開始遍游南方名山大川。無論去往江蘇河南還是遍游各地名山大川,幾乎每次出行都要途經貴州。根據兩份年表,建文帝一行人途經貴州有10多次,并多次逗留在黔中寺廟中。

建文帝第一次到貴州是建文四年(1402年),他與一行人從南京逃出,經吳江、襄陽、重慶,經過貴州,于永樂一年(1403)正月到云南永嘉寺。之后,他以云南為據點,在近40年的時間里,逃亡、游歷在以西南為主的中國南方地區。從建文帝的行蹤看,他在云南流落的時間最長,其次是貴州、四川、湖南和兩廣(粵西)。除了云南之外,他在其他地方住的時間都不長。

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建文帝從衡山還黔,這一次是留在了貴州兩年多,流連在黔中的寺廟中。

據劉廷鑾(清)《建文遜國之際月表》,永樂十六年四月,建文帝來到到金筑安撫司(治所在今長順縣長順鎮)羅永庵(白云寺),這座寺廟傳說是建文帝早年親手所建,但是具體建寺時間已不可考。他在寺廟壁上題了兩首詩,掘了一口井,親手在井旁植杉。

永樂十七年(1419年)正月,建文帝來到到平壩的高峰山,居住在萬華禪院。永樂四年(1406年)七月,建文帝曾經到過高峰山萬華禪院,與第一代住持秀峰和尚有所交往。此時高峰山由第二代住持本體和尚掌管,兩人在一起參禪打坐,探討佛理,很是投緣。建文帝在此系統閱讀佛經,并且注釋《楞嚴經》和《法華經》這兩部重要的佛教經典,他在注釋上署名文和尚。建文帝在禪院后面的石崖上題寫了“西來面璧”4個大字。這個璧是璧玉的璧,不同于禪宗達摩祖師的“西來面壁”。這個區別顯然是有所意味的。這一年建文帝42歲。

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月,建文帝離開高峰山入蜀登峨眉山。

據《貴州通志·前事志》記載: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三月,建文帝與程濟等商謀東歸京師,再次來到白云山的白云寺并在壁上題詩。之后去往南粵(廣西)。

據《廣順州志》記載:建文帝離開白云山3年后,即明英宗正統八年(1443年),金筑安撫司安撫使金鏞,命人重修白云寺。

建文帝與百花湖鄉的淵源

百花湖鄉在明代初期是黔中軍事重地和交通要道,威清衛所轄的屯堡分布在貓跳河沿岸。以貴陽為中心的湘黔、滇黔、桂黔、川黔四條省際干線(驛道)在這里交匯。其中最著名的是貴州——四川要道和貴州——云南驛道。貴州——四川要道是唐朝就開辟的渝播間的主要通道,明朝以來,在沿線增設大量的驛站和鋪遞。貴州——云南驛道,由貴陽起、至威清(今清鎮)、平壩等一直達昆明。這是由貴州到云南的一條要道,也稱云南道,在沿線設置了數十個驛站和鋪遞。

建文帝第一次到貴州是建文四年(1402年),大約是在秋天,建文帝從四川過來,去云南避難,途徑貴州。建文帝一行人經過貴陽府、朱昌堡,從百花湖鄉(三屯)匆匆而過,經過威清衛去往平壩衛。并不是當地傳說中,九龍山是建文帝避難的目的地。但是,在百花湖鄉傳說中關于建文帝一行人渡過烏江和貓跳河發生的一些故事,應該還是有一些依據的。

此后,建文帝一行永樂二年(1404年)正月離開云南去江蘇吳縣史仲彬家,后返回云南;永樂七年(1409年)離開云南去襄陽廖平家,再返回云南,都要經過百花湖鄉。

建文帝一行永樂十三年(1415年)離開云南,第一次游衡山然后返回云南,經過百花湖鄉。根據《貴州通史》的記載,建文帝在威清衛城外的中十、中九、中七村的寺廟居住過一段時間。據推測,應該是在永樂十六年(1418年),建文帝一行第二次游衡山,得知云南的白龍庵為官府所毀,因此回來便留在了黔中的寺廟中。

建文帝一行回黔中的第一站,很可能就是在三屯。百花湖鄉傳說中建文帝攜香妃、送香妃的傳說很可能因此而起。

楊同華告訴我們,在老人們的傳說中,建文帝從湖南過來,是帶了一個妃子的。后來妃子還懷了建文帝的骨肉。因為建文帝是出家人的身份,身邊有女人小孩不方便,與眾人商議之后,將妃子送回了湖南。這種說法,聽起來相當離奇。但是近年來在湖南出版《建文帝之謎》一書,作者何歌勁長期研究家譜,發現他的先祖,湖南湘潭錦石何氏始祖何必華(字汝川),就是失蹤了600年的明建文帝。在永州發現大規模的疑似建文帝文物遺址。這些發現在一定程度上印證建文帝娶妻并有后代。

貴州明代的文獻也顯示當年建文帝在威清衛城留下的行蹤。明代劉文征在《滇志》(卷四《旅途志》)記載:“普安入黔舊路,平壩達威清衛。城中有崇寧寺,中有滿空遺像。滿空,自號白云,其詩有:“百官此日知何處,惟有群鳥早晚朝?!弊R者知非恒僧云。 明代萬歷年間的貴州巡撫郭子章曾經住宿威清衛,在劉氏玩略(易)堂,發現建文帝寫下的字跡“御墨猶存”。

猜你喜歡
建文帝永樂百花
朱棣“魂牽”建文帝
彩色筆動起來
橘子花
百花綻放
春來了
建文帝:豬隊友不可信
貴州史家:建文帝在貴州
《永樂大典》流失何方
中國書籍史上最大疑案:《永樂大典》流失何方
百花的合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