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型熱電偶動態特性實驗研究與分析

2017-05-08 14:54高愛民薛銳
計算技術與自動化 2017年1期
關鍵詞:數學建模

高愛民 薛銳

摘要:以E型熱電偶為研究對象,采用泓格I-7018溫度采集模塊、德國SiKA TP17650M檢驗儀設計了動態實驗系統,通過Visial Basic和DCON Utility軟件實現了實驗數據的自動采集,完成了E型熱電偶的動態特性實驗,并使用MATLAB對實驗數據進行了可視化研究,得出了該類型熱電偶在不同偶絲直徑、不同插入深度以及不同被測溫度下的數學模型,為該類型熱電偶在火電廠安裝、檢修時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

關鍵詞:E型熱電偶;動態特性,數學建模

中圖分類號:TP212.1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36199.2017.01.012

1引言部分

在火力發電廠中,雖然各類型溫度傳感器都有相應的安裝規范與技術要求,但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的不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安裝調試,經常會出現溫度傳感器損壞、測量回路異常、溫度信號的閾值設置不合理等現象的發生,而這些故障或者事故的發生,往往會造成溫度信號突變引起保護對象的誤跳閘,進而引起保護誤動作或拒動,造成機組的非計劃減出力或停運,給電力系統帶來巨大損失。

由于上述問題的嚴重性,國內外不少技術人員和專家都對該類問題進行過相關的研究與分析,做過諸如對溫度傳感器進行靜態特性測試[1-2]的研究與分析、校驗設計與測量數據處理[3-4]的討論、同時也有對熱電偶的動態特性[5-6]進行實驗設計與研究、還有對該類問題進行過數學建模分析[7]。本文以E型熱電偶為例,設計一套完整的動態實驗系統,得出E型熱電偶測溫時,相對誤差(精度)與插入深度、時間常數以及偶絲直徑之間的關系,并且建立了對應的數學模型,為該類型熱電偶在火電廠安裝、檢修、維護時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指導。該實驗系統包括校驗儀(作為標準熱源)、E型熱電偶、熱電偶信號采集模塊、轉換模塊、電源和工控機,工控機通過RS232串口與轉換模塊I-7520、采集模塊I7018、校驗儀相連,由于熱電偶的使用溫度受材料規格和直徑的影響,因此,K型熱電偶的長度為15 cm,直徑為2~5 mm,電源為DR7524開關電源,范圍為10 V~30 V,電源供應器的額定功率大于整個系統的消耗功率的總和。

2.3實驗步驟

1)開啟電源,啟動干式爐升溫;運行應用程序,設定被測溫度和采集時間,選擇接收端口和采集周期; 當干式爐升溫至設定溫度并穩定時,將熱電偶快速(形成類似于階躍信號的輸入)插入干式爐中,同時點擊工控機界面上的“開始采集”按鈕,實驗開始;

2)在實驗過程中,保持熱電偶固定,直到響應曲線平穩,點擊工控機界面上的“停止采集”按鈕,將熱電偶取出,點擊工控機界面上的“保存數據”按鈕,保存實驗數據和圖像;

3)當熱電偶冷卻至室溫后,分別改變熱電偶插入干式爐中的深度、干式爐的設定溫度和熱電偶的直徑,重復步驟1)和步驟2),獲得熱電偶的插入深度、溫度和直徑的階躍響應曲線,建立在不同熱電偶直徑條件下,相對誤差與插入深度和溫度之間的數學關系式、時間常數與插入深度和溫度之間的數學關系式;從而很直觀的看出熱電偶插入深度、直徑對熱電偶測溫性能的影響,對火力發電廠中不同的測溫部位選擇合理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以實現溫度滯后的最小化有著一定的指導性作用。

2.4動態特性響應曲線

根據上述實驗步驟,分別做了直徑Ф=2 mm、Ф=3 mm、Ф=4mm、Ф=5 mm,溫度點從室溫分別到100 ℃、200 ℃、300 ℃、400 ℃時,插入深度與所測溫度之間的階躍響應曲線。

下面取一組實驗數據,當溫度為300 ℃時,熱電偶的偶絲直徑、插入深度與被測溫度之間的階躍響應曲線,如圖2(a-d)所示。

從上述四組圖像中可以看出:

1)階躍響應曲線趨勢一致;

2)熱電偶的偶絲直徑為過小時(Ф=2 mm),熱電偶的階躍曲線容易出現波動,誤差比較大;

3)當Ф=4 mm、5 mm時,插入深度為2 cm已經不符合其安裝規范,其響應曲線異于正常曲線,所測數據為錯誤數據;

4)時間常數隨著溫度階躍變化量的增大,先呈現上升趨勢,而后下降。

本次實驗工作,完成了偶絲直徑Ф=2 mm、Ф=3 mm、Ф=4 mm、Ф=5 mm,溫度點從100 ℃、200 ℃、300 ℃、400 ℃的階躍實驗,所有這些實驗數據趨勢一致,與上面圖例類似,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選擇其中一組進行分析與說明。

將上述數據帶入上述相應數學表達式,計算E型待測熱電偶的精度,符合其精度要求,說明上述數學模型可以方便快捷地驗證所選熱電偶精度、粗細、安裝等是否合理,為電力生產過程中的E型熱電偶的選型、安裝提供了一定的理論與實驗依據。

5結論

綜上,本文以E型熱電偶為研究對象,對直徑為Ф=2 mm、Ф=3 mm、Ф=4 mm、Ф=5 mm的熱電偶通過階躍響應實驗完成了數學模型的可視化研究,并驗證了該數學模型的準確性,得出以下四點結論:

1)插入深度對測量誤差的影響尤為明顯,對于本文所用E型熱電偶,其插入深度要求為直徑的15~20倍,而文中熱電偶插入深度為2 cm時,不符合安裝規范,其相對誤差也較大。

2)插入深度與相對誤差并不成線性關系,而是相對誤差隨著插入深度先減小,后增大。

3)在允許測量范圍內,熱電偶測量的相對誤差隨著被測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4)熱電偶直徑越小,顯示溫度越容易出現波動,越容易產生誤差,對于系統穩定是不利的。

5)熱電偶直徑越小,時間常數越??;該熱電偶的時間常數隨溫度階躍變化量的增大,先呈上升趨勢,而后又有所下降,隨后呈現較大幅回升,預測變化趨勢為隨溫度階躍變化量逐漸升高。

參考文獻

[1]趙兵,楊基峰.基于LabVIEW的傳感器靜態特性標定系統[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1,(6):20-22.

[2]楊宇,郝曉劍,周漢昌.熱電偶動態校準及動態補償技術研究[J].光電技術應用,2013,28(6):77-80.

[3]崔巍.溫度測量系統現場檢定方法的研究[J].同煤科技,2013(4):32-34.

[4]WINKLER R,WOOLLIAMS E R,HARTREE W S,et al.Calibration of an Absolute Radiation Thermometer for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FixedPoint Temperatures[J].Int J Thermophys,2007,28:2087-2097.

[5]劉宗瑞,成婉婷,劉志遠.熱電偶動態響應測試系統[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4,33,6:82-85

[6]ANTHONY B,DICKINSON S,BEYOND B.“fire temperatures”:calibrating thermocouple probes and modeling their response to surface fires in hardwood fuels[J].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08,38(5):1008-1020

[7]徐宏宇,朱永麗.基于PID神經網絡的熱電偶數學模型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1,19(22):45-47

[8]滕士雷,孔喜梅.基于階躍溫度響應的熱電偶時間常數測試系統[J].中國測試,2011,37(1):24-27.

[9]閏潔.調制激光器激勵法的熱電偶時間常數測試[J].儀表技術,2010(11): 8-11.第36卷第1期2017年3月計算技術與自動化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Vol36,No1Mar. 2 0 1 7第36卷第1期2017年3月計算技術與自動化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Vol36,No1Mar. 2 0 1 7

猜你喜歡
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課程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基于常微分方程的數學建模問題的求解
高職院校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數學教學必要性研究
數學建模過程中的模型優化算法
在數學建模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數學建模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談數學建模時的問題分析步驟
樹立建模意識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應用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