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產業結構變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2017-05-10 22:35何品帆
商場現代化 2017年7期
關鍵詞:產業結構經濟增長

摘 要: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是一對重要的經濟學術語。產業結構是社會生產大分工的必然產物之一,其變化和發展直接影響著經濟增長的速度和方向,而這種經濟增長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必然反作用于產業結構,實現對產業結構的再次優化。本文通過對產業結構相關理論的研究和分析,總結影響產業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辯證分析產業結構變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關鍵詞:產業結構;經濟增長;社會分工;GDP

一、前言

產業經濟學中強調結構因素是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變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必然要經歷其產業結構上的重大演變?;诋a業經濟學對產業結構的演變規律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對于掌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預測未來經濟發展方向以及制定經濟政策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十分密切,產業結構變化可以推動經濟總量持續穩定的增長,而經濟總量的增長也會對產業結構形成需求刺激,促使產業結構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在國家經濟發展上,適度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的升級,對于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產業結構的相關理論研究

1.產業結構的基本理論分析

產業作為社會生產大分工的必然產物,隨著社會分工的變革而演變發展。恩格斯時代之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使社會分工不斷深化,產業的內涵不斷擴展和外延,其內容不斷被補充。目前產業的范疇包括了所有具有投入產出活動的部門在生產與流通領域的相關生產經營活動,其中包括物質生產部門與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一切生產、流通和服務活動。我們所說的產業結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狹義的產業結構理論,單從質的角度來分析,產業結構反映了各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具體分布,揭示了產業主導部門不斷更替的客觀規律,以及內在結構效益等;二是廣義產業結構理論,即從量的角度來分析,產業結構反映了國民經濟中各種產業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每一個產業內部各因素的比例,以此構成產業關聯理論。

2.產業結構變動的理論研究與探討

貝恩作為產業組織理論的創始人,認為研究產業結構應建立在同一個產業的不同企業之間,通過對這些企業關系的研究來分析該產業結構的變動規律。貝恩對產業結構研究提出了兩個方向:一是要關注產業之間的技術聯系,研究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產業結構變化規律,對產業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二是要關注不同產業之間投入和產出的比例結構,重點分析這種比例結構的變化規律。羅斯托學者則主張從行業與行業之間的關系上研究產業結構,他也認為產業結構變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因各產業技術進步的速度和技術層面的吸收轉化能力上存在差異,造成不同產業增速的差異,進而改變產業結構;二是在某一國家的不同發展階段,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主導產業來推動國家發展。筆者認為,我們分析產業結構變動,可以從國民人均收入的視角與分工和技術視角兩個方面進行探討。英國學界從基于國民人均收入的視角認為,收入從農業、制造業、商業依次遞增,收入差距驅使勞動力從農業向制造業和商業流動,該研究對勞動力的轉移做出了形象準確的描述,但其未能深入分析人均國民收入變動和結構變動的關系。美國學界在此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大量數據資料,從部門產值結構對人均國民收入和結構變動的關系進行了深刻透徹的考察。通過建立一般均衡的結構變化模型,對產業結構變化中的主要變量進行考察,構建出GDP市場占有率模型,得到了產業結構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隨著國民人均收入增加而引發的勞動力比重變化,對產業結構變化規律的影響。亞當斯密基于分工和技術視角,則認為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發展是一個分工演化過程,即產業結構變化是產業分工演化的結果,他強調分工對產業結構演變的巨大推動作用,認為企業的存在是為了獲取規模經濟利益,而分工降低了企業成本,因此單個企業的成長與分工程度呈現正相關的趨勢。

三、產業結構演變規律及主要影響因素

1.產業結構的演變規律分析

目前我國對產業結構演變的研究相對較少,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對就業人口在產業結構分布中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國民人均收入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提高,勞動力由第一產業逐級向第二、三產業進行轉移。美國經濟學界也認為經濟的持續發展必然帶來產業結構的調整。查閱資料,筆者認為美國學界對產業結構變化的劃分較為科學:前工業化階段,工業化階段,后工業化階段。其中,前工業化階段即初級產品生產階段,農業在該階段占據統治地位,產品附加值大部分體現在農業上,因此國民經濟的總體增速緩慢;到了工業化階段,主要包括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級,此時的經濟中心開始從初級農業產品的生產專項制造行業,制造業對經濟增長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重要變化;后工業化階段則呈現出各項生產要素投入的綜合貢獻減少的情況,伴隨著人口增長速度的減緩,資本比重也開始下降,這些都是該階段的顯著特征。

2.影響產業結構演變的主要因素分析

產業結構演變的影響因素較多,具體包括生產要素、技術進步、國內及國際市場資源配置、勞動者生產技術熟練程度、消費者需求等。下面,從供給、需求、對外經濟關系及制度和政策等四個方面對產業結構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第一,供給因素對產業結構演變的影響。

對于任何一個產業而言,供給都來源于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在生產中通過勞動力將資本和土地等生產要素進行組合,生產出社會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學界在對生產進行研究時,通常利用總生產函數這一數學分析工具,以技術水平、勞動力、資本投入作為變量因素,對總產量進行綜合表達。研究表明,在自然資源一定的情況下,社會總產量往往取決于勞動力、資本的投入以及技術水平等。勞動力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的影響包括量和質兩個方面的內容,充足的勞動力能夠直接促進產業發展,改良產業結構,而勞動力缺乏將會阻礙產業結構的優化。資本投入多,就會促進經濟增長,有利于產業結構的提升。技術因素是對勞動力及資本等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保障。

第二,需求因素對產業結構演變的影響。

整體上,需求因素包括個人消費、私人投資和政府需求。其中,個人消費的結構及總水平是由國民平均收入水平決定的,消費支出總體水平和消費結構又會促進產業結構的變化,影響經濟發展。投資是對市場需求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而且將會形成新的生產力,進一步增加供給能力,在產業結構和市場份額中起到催化劑作用。政府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經濟的增長和人民收入的提高,這種需求反映在市場經濟的每一個細節中。

第三,對外經濟關系對產業結構演變的影響。

國際投資與貿易對供給和需求具有重要的影響,這說明對外經濟關系也會間接影響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國際貿易是突破區域資源限制的重要途徑,使一個國家或地區取得自身供給不足或不生產的產品,同時還有助于對外銷售國內產品過大的產品。根據古典經濟學理論,國際貿易對于促進世界資源的優化配置,加速生產專業化,影響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都具有顯著的作用。

第四,制度和政策對產業結構演變的影響。

經濟發展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內進行的,因此就必須建立在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上,符合必要的經濟政策和規律。制度建設和政策的制定對經濟發展的快慢和產業結構變化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四、產業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的辯證關系探討

現代經濟增長實質上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因此說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辯證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產業結構變動對于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國內學者樊元、惠樹鵬通過向量自回歸模型,對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表明產業結構變動是引起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并且認為產業結構變動對地區經濟增長趨勢的拉動作用具有顯著的長期性特征。周英章、蔣振聲運用協整檢驗模型得出結論產業結構變動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顯著原因,產業結構變動對于經濟增長具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第二,經濟增長對于產業結構變動具有明顯的反作用。

國內研究者采用多元回歸模型對遼寧省的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進行綜合分析,研究表明該省經濟增長對其省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遼寧省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來對經濟增長進行響應和反饋,調整后的產業新結構又及時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這樣就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梢哉f,經濟增長是推動遼寧省產業結構變革的重要原因。

第三,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之間具有一定的互動作用。

白孝忠通過定性分析地區產業結構轉換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總結出我國地區產業結構變動和世紀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同互動關系。研究表明,經濟總量的增長依賴于產業結構的轉變,而總量增長又會改變產業結構。結果顯示,當經濟總量增長較高時,產業結構轉變速度也快;而產業結構變化頻率高時,經濟總量的增速也較大。

對于產業結構變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不同學者之間多有著諸多不同的見解,主要是因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標不同,因此在結論上也會存在相應的不一致。通過對上述理論的研究,結合我國市場經濟實踐經驗,對我國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辯證關系進行總結:我國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同樣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而且產業結構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但是,對于我國而言,市場對資源配置上不能夠充分發揮主導調節作用,國內產業結構變動基本上是政府決策調整的結果,因此我國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影響但不決定產業結構的變動。

五、結束語

產業結構升級能夠促使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尤其是在非均衡條件下的結構升級,必然對經濟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加快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結構的優化和質量、效益的提高,是解決經濟結構矛盾、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不高的有效措施。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的目標,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資源,充分發揮生產要素的作用,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均衡產業之間及產業內部的各種關系;一方面還要實現產業結構高級化,提升產業層次和技術水平,提高產業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王俊豪.產業經濟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劉志彪,安同良.中國產業結構演變與經濟增長[J].南京社會科學,2002(1).

[3]朱慧明,韓玉啟.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運籌與管理,2003(2).

作者簡介:何品帆(1973- ),男,四川南充,講師,大學本科,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經濟學

猜你喜歡
產業結構經濟增長
私募股權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西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反腐與經濟增長
人口結構與中國經濟增長的經濟分析
碳排放、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