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分析

2017-05-10 08:10王艷玲
商場現代化 2017年7期
關鍵詞:關注三農農業

王艷玲

摘 要:我國是一個超級的農業大國,土地就是農民的根本,這從幾千年前就一直是這樣的,所以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有利于國泰民安。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腳步是加快了不少,但是農業問題卻是層出不窮,這些問題都使得人心惶惶,所以必須盡快解決這些問題,而本文所指出的關鍵就是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叭r”問題對于我們國家是一件大事,希望通過我們的關注問題早一點解決,也希望引起黨和國家更加關注這個問題的存在,將努力解決“三農”問題作為我們的目標。

關鍵詞:關注“三農”問題;可持性發展;農業

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面對三農問題,應實施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有效解決。新的農業經濟建設是需要我們有一定的理想愿望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的,因而我們一定要目標明確,這樣才有更多的動力,更切實的明白農業經濟在“三農”中的重要突出地位。

一、農業經濟的內涵和農業經濟可持續性

1.發展的內涵

農業經濟:所謂農業經濟,自然是以農業為主題,它包括農業經濟和非農業經濟兩大類,在國民經濟中是非常重要的,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業經濟是以農民為主體的,在農村經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對于“三農”問題的解決有著重要作用,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有著后方保障的巨大作用。

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發展: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定義是不同的,發達國家的投入規模一般會很大,整個農業的投資水平也很好,而且他們也擁有較好的科技發展水平,所以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那高的要太多了,所以對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產量,如何解決國內需求的問題,在這個方面,我國仍存在著,生產化水平比較低,農業經營未有大規模市場化,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它們的生產化已經足夠高了,它們所遇到的問題是生態問題,所以他們更多的是需要生態與發展相結合,做到協調發展。

2.內容

農業經濟是一個綜合的經濟類型(包括種植業,養殖業,林業,漁業等方面)。也是以礦產資源為主的副經濟的產業,還有一些旅游方面的收入,都可稱之為農業經濟。

3.追溯農業歷史發展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提出了進行中國農業經濟的偉大改革,后來我國農村形成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個措施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來。這個制度確實給我們國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一系列的變化,也給我們的農業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希望。1978年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思想科技方面的開放,我國農產品質量顯著提高,不僅如此,農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在了農村建設上,農業的作用不再只專注于滿足個人溫飽,更以此為契機,促進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利用我國國土面積廣大,氣候各有差異的獨特優勢,我國的農業推動了世界農業經濟的發展,甚至解決了一些落后國家地區的溫飽問題,為世界農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4.農業經濟發展眼下狀況與前景

現狀: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比較緩慢,這是因為農業經營的規模比較小,農村生產化水平比較低,資金不足,相對城市來說,科技運用并不充分,基礎設施也不完善,再加上現在農村人口外流涌入城市就業,導致現如今農村農業發展后勁不足。

未來:在我國,國民的基礎是農業,我國最多的人口也是在農村,所以說我國的最大市場在農村,農村能最好發展的是農業,所以一定要解決好“三農”的問題才是治根治本了。其實中國的國情就是這樣,農民強則國強,農民弱則國弱,農民穩則國穩,農民不穩則國不穩。但是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所以關于有關農業的改革必須不斷進行,這才是現在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農業經濟改革的重要性

1.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能否做到可持續性發展關鍵是看它的生態環境能否在做到一個良性的狀態。目前人類的許多生產活動有了很大的破壞,很多地方已經無法回來了,為了改善人類的毫無節制的開墾和浪費。長期的使用化肥等給土地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導致很多的土地沙漠化,土地鹽堿化,為了讓人們在使用土地過程中合理利用和安排好的農業活動,并且避免短期的盈利短淺行為,所以必須進行農業改革。

2.發展是必須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各個行業都進行了政策調整與科技引進,而作為生活基礎的農業也是在屬之列,黨和國家的各個部門也是高度重視,做了眾多努力也都是為了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好的是我們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這是社會與國家所公認的,農村也在這三十多年里有了很大的改變,農民的收入增加了,也從原來的溫飽問題上升到小康的生活水平,這些大的改變不能僅僅歸功于農民辛勤的勞作與科學技術的運用,也要感謝黨和國家的正確決策,有了這些正確的方針作為指向燈,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這也不斷縮小與城鎮之間的差別,對于未來的一體化發展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3.社會繁榮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城市化,農業經濟的發展主戰地畢竟是農村。按照黨和政府的指揮,我們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要求面向城市化,實現城市化,盡量加快提高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許農村這個概念被我們遺忘在歷史發展中,如果我們國家的各個地區都實現了共同富裕,都有了社會保障,都有了社會服務,那么就沒有什么貧富差距懸殊之類的詞語再次出現。當然我們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差別,但是至少將“三農”問題又一次解決了一個層次,我們也允許一些地區有一定的優勢,這樣可以有所競爭,可以充分發揮資源,技術等。

4.未來的農業經濟的前途是指日可待的,那必定是一片繁榮景象,實現農業經濟的發展我們必須運用一定的科學技術。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經濟發展,一定會運用一定手段去調節,所以在我們眼中就是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調節,實現農業的現代化,這才是未來農業經濟發展的唯一出路,也是更好解決“三農”問題的更深一層的延伸,更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

三、農業經濟可持續中遇到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一個國家的國情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重要決策,這些對于我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可持續性發展是我國農業經濟的偉大的方向,我們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不利條件: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農業資源不斷惡化,農業的自然資源短缺,地區間的氣候不同,需求量導致不同,環境在使用過程中造到破壞,面臨嚴峻的挑戰。

四、農業經濟可持續的建議

1.對于我國而言,要進行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必須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堅持以國內和國際作為市場,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努力提高質量和產量,從而增加效益,這樣就能增加農民的基本收入,完成了最基礎的目標,我們要大力去優化第三產業,從而使得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發展有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后續的經濟效益,推動了農村的城市化前進步伐,為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發展鋪平道路。

2.從注重量到質的轉變。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單純的溫飽已經是農業的過去式了,在現如今的農業發展中,人們更注重的是農產品的質量。因而,我們要把重點放在提高農產品質量上,盡可能滿足現在農業的發展需要,而我們增加效益,就要增加產業鏈,我們要突破過去的重在原始生產模式,而想辦法發掘農產品的后續發展力,盡可能的延長產業鏈,為農業創造更好的商業價值。3.如果想要促進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合理的利用科學技術,而且必須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這樣才能不斷改善農業經濟可持續的需求,當勞動者素質提高了,這樣對于改善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有重要的積極作用,也為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出一個好的生產發展環境。

五、結語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小農經濟從古代延續千年,但由于近代以來,我國政治上思想上的衰落,導致了我國科技的落后,在農業產量質量等方面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為了發揮我國農業優勢,同時滿足我國強大的人口族群,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可阻擋之勢,也是我們應全力以赴去實現的一項規劃,我們要充分分析好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做好各項準備,加大科技投入,為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朱再清,張國忠.我國可持續農業發展的特點及技術體系的探討[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2]馮梅,何斌,張志剛.21世紀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對勞動力素質要求的探索[J].經濟師,2015(02).

[3]卜艷.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07).

猜你喜歡
關注三農農業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贊分鹽鎮裕牛村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三農”熱點
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新主線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奧朗德“關注”錦江增持雅高
美國宗教自由報告“關注”中國
2013年度“三農人物”揭曉
農業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