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生存質量的關系研究

2017-05-10 12:25高鳳英張小麗汪鳳蘭景麗偉邢鳳梅
護理研究 2017年14期
關鍵詞:患病率量表老年人

高鳳英,趙 淼,張小麗,汪鳳蘭,景麗偉,邢鳳梅

?

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生存質量的關系研究

高鳳英,趙 淼,張小麗,汪鳳蘭,景麗偉,邢鳳梅

[目的]探討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生存質量的關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樣方法,在安徽省蚌埠市社區中隨機抽取1個社區,采用一般情況調查表、世界衛生組織編制的生存質量測定表簡表(WHOQOL-BREF)、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簡版(GDS-15)對社區內60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在調查的746名老年人中,老年抑郁患病率為15.7%。抑郁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生存質量低于無抑郁組(P<0.05);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生存質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負相關(r值為-0.673~-0.241,P<0.05)。[結論]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抑郁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密切相關,應改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其生存質量。

老年人;抑郁;生存質量;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相關性

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理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有研究證實:抑郁可能為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的前驅癥狀[1],是老年人腸易激綜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2-3],且抑郁癥病人的自殺率比普通人高20倍[4]。在我國快速老齡化背景下,老年抑郁的有效干預對預防老年腸易激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改善老年人生存質量、減輕社會負擔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研究以抑郁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存質量進行調查,分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對生存質量的影響,為實施有效干預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蚌埠市某社區內年齡≥60歲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居住時間≥6個月;②能完成問卷調查者;③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①臥床不起;②嚴重視力、聽力、言語障礙者;③搬遷、入住養老院、住院、死亡及既往精神病史者。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方法,于2013年11月—12月在安徽省蚌埠市204個社區中隨機抽取1個社區,對社區內符合納入標準的老年人采用統一的調查量表進行入戶調查,共調查757人,有效問卷746份,有效率98.55%。

1.2.2 研究工具

1.2.2.1 一般情況問卷 包括年齡、性別、婚姻、文化程度、體重指數、經濟收入、患慢性病等。

1.2.2.2 世界衛生組織編制的生存質量測定表簡表(WHOQOL-BREF)[5]該量表包括4個維度: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和環境領域,共26個條目。分值范圍4分~20分,并轉換為百分制,按正向計分,得分越高,說明該領域生存質量越好。

1.2.2.3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采用Lawton和Brody于1969年制定的ADL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進行調查。該量表共14個條目,分值范圍14分~56分,14分為完全正常,15分~21分為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22分為功能明顯障礙。

1.2.2.4 老年抑郁量表簡版(GDS-15) 該量表由Sheikh和Yesavage于1986年設計,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793,適用于中國老年人群。量表總分為15分,0分~5分為正常,6分以上則判定為抑郁。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746名調查對象中,有抑郁的老年人117人,患病率為15.7%;其中女80人,男37人。無抑郁組老年人年齡(71.63±8.16)歲,抑郁組老年人年齡(75.91±8.90)歲。高齡、女性、無配偶、經濟收入低、患慢性病、無愛好的老年人抑郁患病率較高。見表1。

表1 不同類別老年人發生抑郁情況(n=746) 人(%)

2.2 抑郁老年人與無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抑郁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高于無抑郁組(P<0.05),說明抑郁老年人軀體生活自理能力及工具性自理能力低于無抑郁老年人。具體得分見表2。

2.3 抑郁組老年人與無抑郁組老年人生存質量比較(見表3)

2.4 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生存質量的關系(見表4)

表4 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生存質量的關系(r值)

3 討論

3.1 老年人發生抑郁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蚌埠市社區老年人抑郁的患病率為15.7%,高于我國常模12.37%的報道[6],可能與所使用的測評工具不同和調查的時間及地域不同有關。與有配偶的老年人相比,無配偶者抑郁患病率較高,且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加,機體各部分功能逐漸衰弱,其生理、心理、社會功能及精神健康呈下降趨勢[7],導致抑郁患病率增加。80歲以上的老年人抑郁患病率最高,這與袁慧琳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女性抑郁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與女性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角色功能有關。提示社區人員應關注無配偶、高齡及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調查還發現,慢性病是老年抑郁的影響因素,慢性病不僅增加老年人身體上的痛苦,還使老年人的心理負擔加重,降低自我價值感,易導致抑郁的發生。

3.2 抑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較差 調查結果顯示:抑郁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明顯高于無抑郁組,提示抑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較差。廖紅[9]研究證明:抑郁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互為因果,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會導致抑郁情緒的加重,相應地,抑郁情緒的改變會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產生較弱的遲發性負面影響,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抑郁癥狀會因此而交互加重[10]。目前,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日益加劇和社會壓力的增大導致老年抑郁的患病率逐年攀升[11]。因此,社區應根據老年人發生抑郁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干預措施,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并鼓勵其與人交流溝通、參加集體活動,促進其心理健康,從而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3.3 抑郁老年人生存質量較低 本研究顯示:抑郁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在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環境領域及社會關系領域得分均低于無抑郁老年人,生存質量處于一般偏下水平。這可能與抑郁老年人軀體、社會活動減少,導致其生理功能出現機能、代謝等方面嚴重退行性改變有關,另一方面由于抑郁老年人不愿與外界溝通交流,易產生自卑、焦慮等不良情緒,導致其生存質量下降[12],說明生存質量越差,越容易發生抑郁。同時生存質量低的老年人多存在住房、社會保障、養老金、經濟收入等問題,這些都直接關系到他們的物質利益和生活水平,對老年抑郁有著長期的影響[13]。因此,社區工作人員應重視抑郁老年人的衛生保健工作,最大限度地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提高生存質量。

3.4 抑郁老年人的生存質量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密切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抑郁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在生理領域、心理領域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負相關,表明抑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其生理、心理功能密切相關。有研究證實:患慢性病、社交活動少、因病或年邁居家不出(housebound)、社會支持少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損率較高[14]。因此,應通過鼓勵老年人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加外出次數及興趣愛好、結識更多朋友,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和積極開展各種慢性病的早期康復訓練等,改善老年人的自理能力,維持、提高其生理、心理功能,從而提高其生存質量。此外,本調查也發現,抑郁老年人社會關系領域得分與軀體生活自理能力呈負相關,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總分及工具性自理能力呈負相關,這可能與軀體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老年人外出活動時需由他人協助而減少外出,因而與鄰里、朋友的見面機會減少而影響其社交活動有關。

[1] Kessing LV,Nilsson FM.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dementia in patients with major affective disorders caopared to patients with other medical illnesses[J].Affect Disord,2003,73(3):261-269.

[2] Pelletier R,Lavoie KL,Bacon SL,etal.Depression and disease s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Am J Med,2014,127(1):87-93.

[3] 王晶,王暉,王丹.老年人抑郁與腸易激綜合征的相關性[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21(34):3899-3903.

[4] Lepine JP,Briley M.The increasing burden of depression[J].Neuropsy-chiatric Dis Treat,2011,7(1):3-7.

[5] 郝元濤,方積乾.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代康復,2000,4(8):1127-1129;1145.

[6] 寧自衡,林中寶,王耀群,等.澳門老年人抑郁癥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1,15(5):331.

[7] 常偉,周建紅,馬修強.社區空巢老人生活質量調查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10):34-41.

[8] 袁慧琳,張小麗,邢鳳梅,等.空巢老年人的抑郁狀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1):2750-2751.

[9] 廖紅.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抑郁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3):2539-2540.

[10] Ormel J,Rijsdijk FV,Sullivan M,etal.Temporal and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ADL-ADL disabi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late life[J].J Gerontol B Psychol Soc Sci,2002,57(4):338-347.

[11] 李曉敏,韓布新.城市老年人抑郁癥狀檢出率隨年代的變化趨勢[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496-3499.

[12] Cataldo JK,Jahan TM,Pongquan VL.Lung cancer stigma,depression,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ever and never smokers[J].Eur J Oncol Nurs,2012,16(3):264-269.

[13] 白雪,張晨.烏魯木齊市公務員生存質量現狀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0,33(10):1234-1235.

[14] 李聰,張小麗,張盼,等.蚌埠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R/OL].http://www.cni.net.Libproxy.bjut.edu.cn/kcms/detail/21.1234.R.20160621.1421.038.html.

(本文編輯范秋霞)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ith depression

Gao Fengying,Zhao Miao,Zhang Xiaoli,etal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Colleg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bei 063000 China)

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ith depression.Methods: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a community in Bengbu City,Anhui Province randomly.The community elderly aged 60 and above receiv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using the general questionnaire,WHOQOL-BREF,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scale and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Brief Version(GDS-15).Results:In 746 elderly people,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mong the elderly was 15.7%.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in depress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non depression group(P<0.05).The score of daily life activity ability and all dimensions scor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scores of all dimensions(r value was -0.673~0.241,P<0.05).Conclusion: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with depression;their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should be improved.

the elderly;depression;quality of life;activity of daily living;correlation

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3BRK005。

高鳳英,主管護師,碩士研究生,單位:063000,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趙淼、張小麗、汪鳳蘭、景麗偉、邢鳳梅(通訊作者)單位:063000,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

R471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4.013

1009-6493(2017)14-1714-03

2016-08-29;

2016-12-13)

引用信息 高鳳英,趙淼,張小麗,等.抑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生存質量的關系研究[J].護理研究,2017,31(14):1714-1716.

猜你喜歡
患病率量表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2020年安圖縣學生齲齒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歲兒童乳牙列錯畸形患病率及相關因素
胸痹氣虛證療效評價量表探討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428例門診早泄就診者中抑郁焦慮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質量量表的驗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