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探討

2017-05-16 16:15李盼迪
成長·讀寫月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認罪認罰刑事訴訟改革

李盼迪

【摘 要】隨著法律法規的建立健全,針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對于認罪認罰制度的定義,對整體刑事訴訟程序中相對應的獨立性以及適用性進行集中的關注,并且在符合相關要求的基礎上,針對罪行的基礎種類以及量刑情節進行合理化的分析。本文圍繞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研究背景以及內在邏輯進行了集中的分析,并且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以及完善措施展開了討論,旨在進一步強化相應指導性文件的深化和落實,更好的建立有效的綜合事實與證據的量刑裁決。

【關鍵詞】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

一、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我國的法律法規越發的趨于維護人權,不僅集中強化相關規定的懲罰和打擊力度,也要求相應的規定具有教育和保護功效。這其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較為明顯的法規代表?!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最先提出了此理念。其中關于該條款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并指出在優化司法職權配置的項目中,只有實現相應的規定性條款才能更好的融合司法權限。伴隨著該決定,在《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年-2018年)》和《關于深化檢查改革的意見(2013年-2017年)工作規劃》中都提及該問題,也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基本法律態度,在提出相應制度時,基本的構架就是為了更好的維護法律的基礎權威。

二、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內在分析

(一)基礎制度中認罪、認罰以及從寬的程序性法律效力

在我國,程序法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價值,而根據程序法進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分析,能對認罪、認罰以及從寬進行細化的解構。首先,認罪。在基礎刑事訴訟程序中,是這樣表述的:“若是案件的被告人在調查過程中充分認知自己的罪行,并且對基本指控事實沒有異議”或者是被告人主動認罪等,都是符合刑事訴訟中認罪制度的表現,也就是說,在基本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認罪是啟動整體程序的關鍵。其次,認罰。主要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對于公訴機關的量刑建議以及其即將接受的審判事實沒有異議。最后,從寬。是訴訟權制約裁判權的代表,真正的表現形式是對整體刑事訴訟程序運行結構的從寬,實現整體程序的高效合理,并且有利于被告人能很快的脫離權利搖擺的階段。

(二)基礎制度中認罪、認罰以及從寬的結合目的

在實際的法規制度體系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一項獨立的項目,不同于以往的認罪制度。從基本法規的創設結構以及目的分析,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對現行制度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創新,在建立基本的審查標準基礎上,保證原則性規定的優化建立,真正鼓勵相關涉案人員能通過認罪和認罰,實現輕緩量刑的目的。

(三)庭前進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任何基礎法律法規的運行和實施,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和價值,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適用于庭前階段的基本條款,具有非常便利的可操作性。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證或是庭審前主動向司法機關認罪,并達成相應的協議,認同相應的罪行以及量刑建議,這是一種法律行為,相應的在程序和實體上將分別獲得及時訴訟和減輕刑罰的利益回報。 在程序法上,認罪可以獲得迅速及時的訴訟結果,對認罪案件采用簡易程序審理是各國刑事訴訟制度的普遍做法。在實體法上,認罪是影響刑法適用的一種事實情節,被告人通過放棄自己部分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為國家有效節約了司法資源,因此給予認罪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寬大刑罰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采取的刑事政策。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也不能過度彈性和機動,要建立嚴格劃分的適用范圍。

三、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

(一)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的展開項目

實際上,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基本構成就是整體制度開展范圍的表述,在實際制度運行過程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其相似制度的核心,是在其基礎上建立的創新發展模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原有刑事訴訟認罪制度中的相應特征,實現了整體庭審程序的簡化,也針對原有制度產生了差異性的轉變。其中包括“從寬”以及適用范圍的理論性差異。

(二)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的具體限定

1.基礎罪行種類

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運行要求中,針對的就是速裁類案件,保證能夠達到事實清楚以及整體案情簡單的適用標準。但是,對于黑社會組織犯罪、毒品犯罪、重大貪污犯罪、國家安全犯罪等項目是不能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主要是由于其案件性質以及情節事實比較復雜,不能迅速進行相應的簡易化庭審處理。并且,隨著刑法修正案的更新和頒布,針對相應問題要進行進一步的限制和要求,也強化了對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運行的立法態度和基本政策傾向。

2.基礎量刑情節分析

從基礎的的量刑情節角度分析,要運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就要保證基本的適用范圍合理有效,要確保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主動的自首或者是坦白作案經過,并且對于準自首以及有立功表現的情況,進行集中的判斷和分析,以求得在庭審程序啟動前完成基礎認定程序,相關人員也要按照具體的情節進行具體的案件分析,以實現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訴訟結構的完整。另外,針對污點證人行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時,要結合污點證人刑事豁免權,對于量刑情節進行進一步的甄別,實現整體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司法程序的規范化。但是,在對污點證人進行認罪認罰從寬處理時,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若是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審判前轉為其他案件的污點證人,則不屬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監管范圍,屬于起訴量裁范疇。第二,若是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轉為其他案件的污點證人,即使是有認罪認罰的行為意向,以及得到相應的從寬處理,相關部門也要按照其涉案性質和案件相關復雜程度進行優化分析,保證其行為確實可以列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訴訟程序內,再進行相應的判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運行過程中,要完善基本的制度建構,從立法角度明確普遍有效的積極評價,對簡易程序以及速裁程序建立健全方面也要進行集中的改革,并且要集中強化法院對于基礎案件事實的審查,合理化的升級整體制度的適用范圍,真正實現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于我國法律結構的助力效用。

參考文獻:

[1]楊波,閔春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J].當代法學,2013.

[2]董坤,縱博.論刑事訴訟中行政鑒定證據的使用[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3]王威野.完善刑事訴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5.

猜你喜歡
認罪認罰刑事訴訟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芻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目的考量
探究檢察機關刑事訴訟監督權的完善措施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