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市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與優化策略研究

2017-05-16 00:08姜強楊璐王子貝劉春嬌劉學林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2期
關鍵詞:農產品供應鏈

姜強+楊璐+王子貝+劉春嬌+劉學林

摘 要:通過綜合運用實地調研法與文獻研究法,分析襄陽市物流體系運行現狀,指出襄陽市農產品物流發展目標定位不明確、信息化水平低下、物流服務功能不健全的問題,提出了襄陽市農產品物流供應鏈與電子商務整合的思路,并闡述了以信息化為核心的系列優化措施,進一步推動襄陽市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服務于襄陽市地區經濟建設。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體系:物流體系構建;農產品供應鏈

一.襄陽市農產品物流體系

(一)襄陽市農產品物流體系運行現狀

農產品物流體系是指與農產品物流相關的各個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襄陽市初步形成了立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具備了吸納周邊物流資源的物流中心效應。依托交通基礎設施節點和產業園區、商貿集聚區發展的物流集群初步形成,物流服務的區域輻射能力逐步擴展,物流節點基礎設施差異化優勢逐步確立,推動了農產品公路運輸服務方式和經營主體的多樣化發展。全市物流企業共計1100余家,農產品批發市場較多,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14個,采用現代管理方式和經營理,著力構建全程化的農產品銷售新格局,使批發市場成為農產品銷售、加工、信息處理的有效載體,農業供銷合作社發展速度迅速,截至2015年,已經達到1764家。建立物流信息聯盟,引導物流企業使用普通貨物運輸管理軟件和倉儲管理軟件,物流信息中心已實現與襄陽交通物流網、湖北交通物流網和省內部分物流園區的對接。隨著襄陽市現代物流業規模和效率不斷提高,支撐支柱產業和連鎖商業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逐漸形成,多種所有制物流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電子商務物流支撐體系日臻完善。

(二)襄陽市農產品物流體系運行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農產品物流發展定位不明確,缺乏具體行動方案。襄陽市近幾年以打造襄陽市成為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與全國性物流信息樞紐為目標,制定了科學合理的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但農產品物流領域的發展還未引起充分的關注,缺乏具體可操作的行動方案,缺乏對市場變化的把握能力,直接導致信息傳遞的不匹配,上層決策難以有效執行,農產品物流市場零立、散亂的局面得不到有效改善,衍生出市場準入機制標準過低、市場管理松散等問題。

2.信息平臺運行效果不佳,信息化水平相對落后。目前襄陽市除了少數物流企業的專營物流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統外,大多數的企業與個體戶還處在物流信息技術的基礎應用水平。就全市范圍而言,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渠道過長和節點過多,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普遍存在。為此襄陽市在光彩物流園建立了一個專業性的物流信息平臺,但企業入駐率等重要指標較低,影響力較小。

3.物流服務能力不足,冷鏈物流發展滯后。目前,襄陽市第三方物流市場發育不夠成熟,農產品物流外包比例偏低。大部分農產品價值較低、不易儲運、利潤薄的特點讓第三方物流望而卻步,導致多數農業企業或個體戶依舊處在低端物流的狀態。在專業化的冷鏈服務上,目前襄陽市只有雨潤集團、百應倉儲等少數企業能夠提供較完善的專業化冷鏈服務,而從總體上看,襄陽市冷鏈物流的發展還很滯后。

二.農產品物流體系優化思路

(一)構建多層次網絡化信息系統。一方面,需要提高物流平臺的應用程度與共用程度,加深企業之間的協作程度,轉變經營觀念,樹立共同發展意識,使物流信息化真正的服務于襄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另一方面,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強化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功能,同時需要對市場進行規范管理。政府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著力建設、規范和完善信息化體系,并形成一整套信息化管理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盡可能降低信息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制定行業標準,明確法律責任與義務,并通過政策法規的形式強制推行。解決農產品物流體系的信息傳遞問題,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為構建襄陽市農產品物流體系提供根本性保障。

(二)制定農產品供應鏈系統協調戰略。供應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在農產品物流體系中,系統內外部實時進行著信息的交換,供應鏈的成員也需要不斷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在推動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發展的過程中,既要求系統內部高效運行,也要處理好系統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使之成為一個綠色共享、協同開放的有機整體。只有提高供應鏈整體運行效率,降低整體運行成本,才能使整個供應鏈的終端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中具備競爭力。最終供應鏈的功能提升和價值增值反過來為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節點企業帶來更多回報。

(三)架構多主體共同參與機制。農產品物流逐漸信息化與供應鏈再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以市場為導向、多方共同參與的機制。供應鏈的形成從本質上說是市場參與者的不斷磨合與選擇,是一種協調機制,而架構多主體共同參與機制就是從根源上為這個協調機制注入活力。盲目的構建平臺并沒能有效的提高襄陽市的整體物流效率,只有物流市場的各主體目標與價值判斷趨于一致時,它們才能廣泛開展合作。發揮機制協調、監督和管理的作用,使各方達成一種平衡狀態,以此維持和完善農產品物流系統運行。

三.襄陽市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優化策略

(一)由襄陽市政府牽頭,立足于襄陽市物流發展實際,根據物流業發展規劃內容,打造物流發展核心領導班底,聘請物流行業專業人士組成項目智囊團,制定出具體的物流體系建設方案和行動方針,從源頭上為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提供支持,徹底解決后顧之憂。嚴格執行行動方針,落實政策,保質保量的完成既定目標,有效降低物流體系后期維護的成本。

(二)培育農產品第三方物流市場,首先要著力培育農產品市場經營主體,激活農產品批發市場,支持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落實農產品批發市場用地等扶持政策。其次,需要加強期貨市場的培育和發展,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物流配送企業跨地區兼并重組和投資合作,培育發展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區域性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或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專業化和品牌化。最后,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組織,著重培育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專業化農業合作社,并從政策、資金等多方面給予扶持,提高農產品經營者組織化程度。

(三)繼續完善以批發市導向型流通模式為主,農產對接、農企對接等多樣化流通模式為輔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模式。襄陽市農產品的供應者是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與個體農戶,其中農業企業是供應鏈生產物流環節的核心,傳統的農業生產中,農戶過于分散,且生產能力低下,防御風險能力差,農戶利益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通過現代化、規?;慕洜I,形成了一批如襄大、興奧、乾興等為首的農業企業群,由于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襄陽市農業發展正在往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但從整體上看,真正的中間商或獨立自營的批發業者還沒有很好的培育起來。針對襄陽市當前的農產品物流現狀,著力降低農產品物流實際成本和農產品的損壞率,逐步提高物流服務效率,是符合實際的發展策略。

(四)構建與維持物流體系,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襄陽市大專院校少,人才培養基數小,需要樹立短期引進、長期培養的人才戰略。通過校企合作和高薪聘請等方式引進物流專業人才,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求,政企合作、定向培養、線上線下培訓等方式長期補給人才。

參考文獻:

[1] 襄陽市交通物流發展局.襄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基本情況[Z].2015(11).

[2] 襄陽市統計局.襄陽市2015年統計年鑒[Z].2016(10).

[3] 鄒小梅.電子商務環境下湖南省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電子商務,2013(02):80-81.

[4] 李穗豫.基于電子商務農產品物流體系的構建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03)(中旬刊):155-157.

[5] 黃春雷.基于供應鏈系統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問題研究[J].電子商務,2016((05):28-29.

湖北文理學院創新訓練項目:襄陽市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與優化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1610519035 )

猜你喜歡
農產品供應鏈
農產品供應鏈及其優化理論研究評述
淺析農產品供應鏈中的利益分配
“互聯網+”背景下湖南農產品供應鏈優化分析
生鮮物農產品供應鏈的冷鏈配送中客戶關系研究
物聯網環境下農產品供應鏈的客戶關系管理研究
基于問卷調查的北京市農產品供應鏈現狀分析
農產品供應鏈風險評估文獻綜述
“關系”對供應鏈合作績效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