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的探討

2017-05-17 08:37舒雅雯
藝術評鑒 2017年4期
關鍵詞:民族化西洋

舒雅雯

摘要:伴隨著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西方弦樂藝術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西方弦樂藝術越來越受到我國觀眾的熱愛,并且西方弦樂藝術的民族化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西方弦樂藝術在我國流行的過程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一些弊端,使觀眾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影響。這就要求人們在創作音樂時,應吸取西方弦樂藝術的優勢,將西方音樂的精華融入到我國音樂文化中,提升人們的審美情趣,使我國音樂走出國門,邁向世界。本文主要對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進行深入探討,即吸收西方音樂的精華,進而實現“百花齊放”。

關鍵詞:西洋 弦樂藝術 民族化 百花齊放

中圖分類號:J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5-0070-03

最近幾年,西方弦樂藝術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關注,并且已經成為我國弦樂藝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西方弦樂藝術已經與我國文化融合在一起。人們在關注西方弦樂藝術的同時,也應摒棄其不利的一面,要做到“揚長”,允許“百花齊放”,不斷豐富我國音樂文化的內涵。

一、西洋弦樂藝術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影響

(一)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質疑

當西洋弦樂藝術剛剛引入我國時,作為外來文化,西洋弦樂藝術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即承載了西方近代工業化社會的先進文明,代表著先進文化的象征。然而,當時我國正處于封建社會、農業社會階段,與西方社會相比,我國傳統文化顯得比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相比于西洋弦樂藝術,我國傳統音樂缺少較強的時代精神。所以,在現代工業文明快速發展時期,以及國人對我國現代音樂的追求,造成國人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產生很大的質疑,只能被動接受和學習新的文明[1]。

(二)對西洋弦樂藝術的借鑒

西洋弦樂藝術的傳入,深深打破我國長期封建社會統治的格局,為我國帶來全新的音樂形態和音樂思維。與我國傳統弦樂器相比,西洋弦樂器具有很大的優勢,無論是在樂器形態、音樂形式、音樂表現、音樂功能、音樂觀念方面,都深深影響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因此,我國音樂先驅們開始積極主動的研究和探討西洋弦樂藝術,無論是在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演練方面,并且吸收和借鑒西洋弦樂藝術的精髓,創造出優秀的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室內音樂作品,大大豐富了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加速了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進程。

二、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的發展進程

(一)音樂創作的民族化進程

音樂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綜合性的重要表現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心理特征、思維方式、表現方法、審美情趣等等。在我國弦樂作品創作過程中,民族化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通過利用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表現我國民族音樂的音調,通過伴奏形式,將樂器伴奏與民族音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我國民族音樂更加富有朝氣和活力[2]。第二種:通過利用民歌、民間戲曲音調作為素材進行創作,它能夠充分體現我國的民族文化傳統,是具有很大影響的民族音樂創作方式。第三種:通過借鑒西方音樂的創作思維和元素,進行新民族音樂的創作,使我國音樂富有西方音樂元素。第四種:與前面三種方式相比,此種方式的層次較深,即將西方的現代文化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也可以說是第三種方式在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延伸。

(二)演奏技巧的民族化

一個優秀的藝術作品,需要與演奏技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演奏技巧民族化創新方面,我國的弦樂作品主要是借鑒我國民族音樂中不同地區色彩的滑音、弓法等等,為西方弦樂藝術的表現力增添了全新的內容[3]。在西方樂器演奏技巧民族化方面,我國著名的音樂家都進行過深層次的探索,比如馬思聰、陳鋼、楊善樂、王連三、劉莊等,樂曲《思鄉曲》《梁?!贰睹鐜X的早晨》《夏夜》《幻想曲》《采茶謠》等,在顫音、滑音、弓法和指法的選擇方面,都能夠充分體現出提琴獨有的音色,使民族情感更加豐滿和富有新意。

縱觀我國近現代音樂文化的發展歷程,能夠充分體現出傳統音樂向現代音樂追求的步伐,外來音樂不斷尋求民族化的過程,這些都是由于我國音樂先驅們對民族音樂的不斷探索,也為我國音樂文化的發展引入了全新的理念[4]。

三、實現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的策略

(一)西洋弦樂藝術與我國傳統音樂的有機結合

為實現西洋弦樂藝術的民族化,應充分吸收西方弦樂藝術的精髓,將西洋弦樂藝術與我國傳統音樂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以實現我國音樂文化的快速發展,西洋弦樂藝術之所以深受國民的喜愛,不僅是小提琴、大提琴的傳入,更為重要的是西方弦樂藝術獨有的文化魅力,西洋弦樂藝術與我國音樂文化的有機結合,創造出具有民族特性的小提琴、大提琴音樂文化,使我國的音樂文化富有新的內涵[5]。

(二)在傳承的基礎上注重發展

從古至今,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發展的國家,非常善于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我國傳統音樂之所以穩固的存在,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沒有丟失傳統音樂文化的精髓。因此,我國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應保持本國文化獨有的特性,做到既要有本國文化的特色,又要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從而實現音樂文化的“百家齊放”,為我國音樂文化增添新的活力[6]。

(三)打破疆界,海納百川

我國音樂要想走出國門、走出世界,必須深入學習和探索民族音樂,充分挖掘我國文化的深層底蘊,把握我國文化的核心和精華,并且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學習和掌握西方音樂的先進之處,以為我國所用。我國在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要全方面的進行考慮,即從技術的范疇、文化藝術和藝術規律方面把握音樂發展的主流方向,實現我國音樂文化的良性發展。所以,我們應牢牢把握我國音樂文化的特質,深入熟悉和了解西洋音樂的發展和變化,比較我國音樂文化與西方音樂文化的差別,打破疆界,海納百川,吸收和借鑒有利的東西[7]。

(四)西為中用

20世紀初期出現的文化潮,目標是尋求不同的文化特質,如果只是憑借一種文化無法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因此,要將單一文化轉變為多元化,以適應社會發展的各種要求?,F階段,音樂文化的地域性已經發生變化,即從區域發展轉向全球發展,音樂文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國音樂要想快速發展,就應打破僵化,吸收并且運用先進的音樂手段,并且一定要在思想情感、文化內涵方面堅持本民族的特色,進而充分體現我國民族精神與傳統文化特性。

比如我國的傳統戲曲,在20世紀60年代,全國戲曲進行大改革,我國的京劇為先鋒,從多個方面打破傳統戲曲模式,長期以來爭論的話題得到了順利的解決,比如“流派”“行當”“程式”等等。尤其是在音樂方面,強化了音樂設計和伴奏,使音樂更加富有活力。在樂隊編制方面,將我國與西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大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加入,大大的豐富戲曲音樂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豐富和充實了音樂內容,使戲曲音樂更富表現力。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在我國比較流行的樣板戲,在樂隊編制方面,主要是由西洋樂隊編制加我國樂隊組成,比如京胡、琵琶、柳琴等等。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專業戲曲院團里面,西洋樂器已經成為我國樂隊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從我國民族樂器發展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各個民族音樂在交流的過程中,都有其重要的意義,充分證明了人類文化具有的共同屬性以及普遍價值。我國的民族音樂也是隨著審美理念的改變而存在,在各個民族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得以發展。所以民族音樂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民族音樂只有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精髓,才可以滿足更多觀眾的要求[8]。

(五)西洋弦樂的發展方向

從我國弦樂藝術的發展進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弦樂藝術的發展方向,即從“引進來”逐漸轉向“走出去”,在引進西洋弦樂藝術精髓的同時,將我國弦樂藝術走向世界,把中國概念推向全球主流文化的舞臺,也是當代我國音樂人追求的夢想。21世紀我國實現了全球一體化,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實現了全新的格局,即相互補充、相互借鑒、相互影響,這種格局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西洋弦樂藝術與我國音樂藝術的融合,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西洋弦樂藝術對我國音樂文化的影響,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的進程,以及完善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的對策,我們可以看出,相比于西方音樂文化,我國傳統音樂文化比較落后,主要受當時的社會經濟影響。然而,西洋弦樂藝術引入我國,也深深改變了我國落后的面貌。因此,西洋弦樂藝術對我國音樂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所以,現階段我國應重視引進西洋弦樂藝術的精髓,并且將我國音樂走向世界,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在樂曲編制方面,應融合西洋弦樂藝術,豐富我國音樂文化的底蘊,進而促進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弘揚我國音樂藝術文化。

參考文獻:

[1]蘇夏,朱世瑞,宋曉宇.西方弦樂藝術民族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4,(08):134-136.

[2]梁楠,楊寶智,張一楠.淺談實現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人民音樂,2013,(12):228-229.

[3]林耀基,靳翠英.新時期簡析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中國音樂出版社,2014,(09):170-172.

[4]韓小鷹,張志英.新時期淺談西方弦樂藝術與中國音樂文化的融合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文化藝術,2014,(10):318-319.

[5]馬健,齊蓮花.全球化語境下中國小提琴的民族性追求[J].音樂探索,2013,(02):257-259.

[6]羅賓,毛憲民.新時期如何更好的實現西方音樂文化與我國音樂文化的融合[J].民族文化,2014,(04):257-259.

[7]鄒玉婷,劉菲菲,張國濤.簡析西洋弦樂藝術的引入對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影響[J].音樂周刊,2012,(04):57-59.

[8]王耀華,劉一航.淺談西方音樂文化與我國傳統音樂的融合[J].現代音樂周刊,2012,(04):157-159.

猜你喜歡
民族化西洋
大提琴音樂民族化實踐探討
江文也鋼琴音樂民族化的創作實踐研究
吹皺春水:明清筆記對西器東傳的關注與書寫
西洋菜煲陳腎湯
小人物下“西洋”:元代一段鮮為人知的民間航海史
西洋木管樂器中的單簧管淺析
試論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中國酒包裝設計樸素美研究
中國當代動畫電影的民族化與國際化
服飾元素在油畫創作中民族化意義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