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輕作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2017-05-18 21:24張禮
甘肅教育 2017年8期
關鍵詞:作業負擔關系教學質量

張禮

【關鍵詞】 作業負擔;教學質量;關系;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2.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8—0073—01

作業是教學過程的基本環節,是鞏固教學知識、強化技能、培養和發展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提高教學成績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過多的作業卻成了學生的負擔。特別是種類繁多、五花八門的各種課外輔導書,把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學生作業量過重的問題已成了教育界揮之不去的陰影。根據新課程理念,結合本人在教學工作中的實踐經驗,我認為教師在設計、布置作業時只要處理好以下五個關系,就能較大程度地起到“輕負高效”的學習效果。

一、處理好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作業的關系,使課內、校內向課外、校外適量延伸

課內作業是當堂鞏固掌握所學知識、理解概念、初步形成技能的作業,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合作探究的條件下完成的。而課外作業是課內作業的延伸和拓展,是在脫離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師要認真備好課外作業題,多方面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定要讓大多數學生能夠完成當天全部的作業。所以,課外作業一定不要太難太多,而是要層層遞進,適量可行。

校內作業,是學生在校內必須完成的??紤]到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當天所有課程的作業,教師必須認真考慮做作業的時間和題量。校外作業又是校內作業的延伸和拓展,校外作業的時間寬裕,活動空間大,所以布置作業時,題量可大一點,難度可強一點,還要有一些動手操作的題??梢允切茸鳂I的重復練習,也可以是變異訓練,還可以利用電腦查閱資料。這些作業一般都與當天所學知識或已經學過的知識有聯系,不能讓學生覺得在學校會做,家里不會做,讓學生在校內沒有完成的作業在家里完成,真正起到課內不足課外補、校內不足校外補的作用。

二、處理好質量與數量的關系,從關注量向重視質轉變

多數教師認為,只有讓學生多做作業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量變必定能導致質變。然而,美國教學問題專家哈里斯·庫柏的研究表明:作業在改進學生的學習技能、發展學生的自導性和責任心等方面有正面功效,可是,只注重量而不重視質的作業負面效果更明顯,危害更大:它會壓跨學生,并使他們感到厭煩,沒有時間去從事更為主動的追求,并導致學生為按時完成作業而作弊或抄襲。當前,各類學習輔導材料鋪天蓋地且良莠不齊,很多資料又是大同小異。因此,教師在設計和布置作業時應適量,應嚴格執行中小學《課程計劃》中的有關規定。教師應挑選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氣息、充滿時代感的作業,力求少而精,力爭使學生的作業能夠“以一當十,舉一反三”,做到質高而量精。這樣,既保證了學習效果,又減輕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

三、處理好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承認差異,分層布置作業

1. 布置學生作業應因人而異。新課程觀認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同時特殊性也意味著差異性,學生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布置作業就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因班而異,因人而異。在設計和布置作業時,要有梯度和區分度,要分開層次,不拿同樣的作業去對待所有的學生。

2. 布置作業要分層考慮。對班級中的優等生,可布置一些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需要獨立思考的題,布置一些發散求異的題;對中等生則要抓住夯實基礎知識、加強基本訓練這一環,注重讀題能力、觀察分析能力的培養,布置一些敘述性、辨析性習題以及程度適中的題目讓他們做,逐步提高他們的解題水平;對后進生則可布置一些通過翻書就能找到答案的題目,以便他們熟悉最基本的知識。通過這樣的分層布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獲和提高。

四、處理好單科與整體的關系,協調好各學科的作業量

在多數情況下,教師在設計和布置作業時往往不考慮或是很少考慮其他科目的作業量。如此一來,如果只是某一科目的作業量小了,而其他科目的作業量依然如故,問題還是得不到根本解決,這就需要各學科的任課教師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作為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在布置作業時應注重量少而質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編輯:郭裕嘉

猜你喜歡
作業負擔關系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探析小學生作業心理負擔的定量分析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保加利亞媒體:飯局是中國搞定“關系”場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