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產量各構成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2017-05-19 08:51陳祥
安徽農學通報 2017年9期
關鍵詞:相關分析小麥

摘 要:該研究利用88戶種植田塊的田間生產調查資料,分析了小麥的5個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回歸和通徑關系,建立了回歸方程Y=-40.5409-2.80177X1+0.2240X2+5.3338X3+12.8708X4-1.4310X5,明確了各性狀對產量的貢獻大小順序:穗粒數>成穗數>越冬群體>千粒重>基本苗。因此,在小麥栽培中,主要應改善栽培條件,通過培育壯苗,合適的基本苗以及正確的施肥、澆水和合理的田間管理等措施,確保一定的成穗數,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關鍵詞:小麥;主要性狀;相關分析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9-0046-02

1 材料與方法

利用2016年河南省黃泛區農場70戶種植田塊的田間調查資料,對其小麥產量y與5個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如基本苗X1、越冬群體X2、成穗數X3、穗粒數X4、千粒重X5,采用Excel和DPS處理系統對5個調查的主要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數據進行相關、回歸和通徑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數據的正態性檢驗 利用Excel工具菜單中的數據分析,選擇“描述統計”,按要求輸入數據區域,然后單擊確定,得到各性狀數據的簡單統計(表1)。從表1可以看出,鄭麥9962各性狀數據的偏斜度基本接近0,說明各組數據基本滿足正態性分布,可以進行相關和通徑分析。

2.2 各性狀與產量的相關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成穗數、穗粒數、千粒重、越冬群體與產量呈正相關,其中成穗數、穗粒數與產量達到極顯著正相關,相關程度:成穗數(0.5196)>穗粒數(0.4952)>千粒重(0.1711)>越冬群體(0.0685),而基本苗與產量呈負相關。說明成穗數、穗粒數與產量關系最為密切,基本苗、越冬群體、千粒重只起限制作用。因此,在栽培上,要注重提高成穗數,增加穗粒數,要有足夠的群體并實施壯苗越冬,以達到高產的目的。

2.3 各性狀與產量的多元回歸分析 將產量作為因變量,其他5個性狀作為自變量,利用Excel和DPS進行多元回歸方差分析,得出表3、表4、表5。由表3和表4可知,F=10.3633,達極顯著水平。對鄭麥9962的5個主要性狀與產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表5),得出了回歸方程:Y=-40.5409-2.80177X1+0.2240X2+5.3338X3+12.8708X4-1.4310X5。從回歸方程來看,穗粒數、成穗數是影響小麥產量的主要因子。

2.4 通徑分析 為進一步探討各性狀對產量貢獻的大小,進行通徑分析,結果如表6。由表6可知:鄭麥9962產量與5個主要性狀的通徑分析表明各性狀對產量的貢獻大小依次為:成穗數(0.4234)>穗粒數(0.305)>越冬群體(0.055)>千粒重(-0.0273)>基本苗(-0.0923)。5個性狀對產量的相對重要性依次為:成穗數(0.4234)>穗粒數(0.305)>基本苗(-0.0923)>越冬群體(0.055)>千粒重(-0.0273)。其中基本苗、千粒重為負效應。

成穗數對產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4234)。通過基本苗、穗粒數對產量產生正的間接作用,通過越冬群體、千粒重產生負的間接作用,其中穗粒數的間接作用最大(0.1131)。說明增加成穗數可以提高產量,但是成穗數的變化較大,既受栽培條件的控制,又受越冬群體、基本苗的影響。穗粒數對產量的直接作用為0.305,通過成穗數、基本苗、越冬群體對產量產生正的間接作用,通過千粒重產生負的間接作用。千粒重對產量的直接作用為負作用,說明千粒重對產量的貢獻主要是通過其他性狀起的間接作用。因此,在生產上應協調好成穗數、穗粒數、千粒重之間的關系。

3 結論

(1)本文分析的5個主要農藝性狀對小麥的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在本調查的數據中,成穗數、穗粒數是影響產量的主要性狀,同時,足夠的越冬群體、合理的基本苗是保證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麥播種時,要注意淺播、勻播,促早分蘗、分大蘗,形成壯苗越冬;在栽培管理中應注意幼穗分化期的施肥、澆水,保證穗大粒多,灌漿期澆水和增施粒肥,保證粒大、粒重。

(2)在小麥栽培管理中,應注意協調解決好收獲群體和穗粒數這一對矛盾,通過培育壯苗,合適的基本苗以及正確的施肥、澆水和合理的田間管理等措施,確保一定的成穗數,協調發展穗數、粒數、粒重,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華福平,李曉亮,張毅.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數量性狀與產量的相關分析和通徑分析[J].中國種業,2010,4:42-44.

[2]郜永強,陶玲,王寶堂,等.玉米12個數量性狀的遺傳相關和通徑分析[J].中國種業,2008,1:47-48.

[3]吳斌,馬靜,安永平,等.水稻新品種寧粳41號的產量構成因素分析[J].中國種業,2011,4:41-43.

[4]宋志偉,曹雯梅.實用農業試驗統計分析新解[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5]路紅衛,杜紅.麥套花生經濟性狀與產量遺傳相關分析及通徑分析[J].河南農業科學,2006,12:39-40.

[6]羅家傳,朱高紀.河南小麥主要性狀的相關及通徑分析[C]//場科研論文匯編,2007(1):118-125.

[7]陳祥.麥套春棉經濟性狀與產量的相關分析和通徑分析[C]//場秋作物生產技術總結材料匯編,2007:152-155.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相關分析小麥
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小麥測產迎豐收
小麥春季化控要掌握關鍵技術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哭娃小麥
海南紅毛丹栽培品系果實礦質元素和品質指標的測定與相關性分析
城鄉居民醫療費用的相關性與回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