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文學拉力賽”2017年第二站讀者來信選登

2017-05-19 02:50
當代 2017年3期
關鍵詞:李敬澤順子當代

讀者:傅志棟

都說歷史是一面鏡子,卻極少有人說出歷史是一面怎樣的鏡子,于治國理政,于執政黨?唯《繁花與朽木》,講清了也說透了。短短萬余言,對于金宋兩朝統治者最后下場在短短百年間驚人的歷史輪回,樸實道來,入木三分,正可謂“宋之亡也青城,金之亡也青城,君以此始,亦必以此終,可不鑒哉!”其聚鏡的功能,遠勝于百部戲說歷史的古裝戲,十堂就事論事的百家講壇。

讀者:王兵

讓人怎不驚異,《黃花梨》寫得摘人心肝,桂芝因二姐之死,走上了復仇的人生軌跡。小說以白描的手法,跌宕出桂芝與姐夫余大傻、廠技術員馬滿意、廠長柳強詭譎相識的遭遇,一個老父親拆老桌子制作的黃花梨搟面杖傳奇地將幾個人的命運扭結出現實生活的真實殘缺,讓人心悸。整個故事起伏在桂芝生命搏斗的一路印跡中,我們看到了余大傻這個殘缺現象的真身、柳強這個社會變遷史的過往日歷、馬滿意的階級斗爭史陳跡、韓大夫信仰宗教的補天缺圖景,誰在殘缺里偷窺婚姻里的愛情靈果?作者張策的執筆,精絕!推為本期最佳。

讀者:梁作琴

2017年《當代》第2期李敬澤的春秋隨筆《無神之訟》,演繹了春秋時期衛國的一場君臣訴訟,一場權利之爭,道德與信義,陰謀和殺戮,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做過這樣的假設:人們有可能在德性的指引下安然穿過權利和政治的泥沼。但事實恰恰相反,“在那一時刻,他們所有的人都明白一件事,你不能把你的生存寄托于對方的善意?!边B衛成公政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世間終究是沒有神靈的。豐富的想象展現了叔武這個純潔的少年死于謀殺的悲壯?!八钪褪菫榱顺扇敵跄欠萑缟街氐拇笮??!?/p>

讀者:郭志鋒

這一期幾個短篇小說引起了我的注目。賀小晴的《盛在臉盆里的愛情》通過男人替女人準備一周的菜、用臉盆盛了放在冰箱里這樣一件事,寫出愛情的沉重、愛情的乏味、愛情難以保鮮的疼痛。高建剛的《眺望》,構思精妙,通過保潔工張順子替旋轉餐廳擦玻璃時,無意中看到了各個樓層的內幕的獨特視角,寫出了社會的繁雜、人性的多變。李延青的《匠人》也很有意思,周向文的手藝是纏電機,最后竟然“纏”起了縣委書記。只是沒想到,舉報會最終成為一個匠人的歸宿,成為他的新“手藝”。最有味道的卻是秦嶺的《吼水》,這個短篇取材奇,寫法也奇,語言更是具有干旱地里的那種剛勁、蒼涼感。面對生命之源,人與動物沒有區別,即使連馬這樣溫馴的動物,到了絕境也會突變,何況人呢?小說的含義,不言自喻。短短一個文,留下的印象卻是雕刻一般的深痕。

讀者:趙培龍

春秋時期的這段公案如大片一樣再現,讓我們再次領略了文學的風采和魅力。如果沒有李敬澤先生的合理想象和形象描繪,我敢肯定,《左傳》再讀十遍,也有不少人對這個啼笑皆非的故事,只是云里霧里浮光掠影,哪會有如此栩栩如生一波三折氣象萬千刻骨銘心?這也印證了那句老話:歷史終究是死的骨架和結局,文學才是活的血肉和靈魂。

讀者:喬德芳

高建剛的《眺望》是一作篇扣人心弦、催人淚下、令人掩卷難忘的短篇佳作!該作品將張順子這個草根人物形象刻畫得特別鮮活入木三分。張順子及其一家痛苦不堪的遭遇令人痛心,尤其是看到他因繩斷而亡時,我情不自禁淚如泉涌并連連叩問:如果有關部門能夠多盡一些職責,化工廠環境污染或癌癥村病患無錢料理之事就不會發生;如果李經理、楊主任能再細心一點,張順子持假證作業、一人作業等違章之事也不會發生;如果張順子手中的鈔票再多一點,那他也不會挺而走險……該作品用深刻可感的文學形象呼吁:千萬不要忘記農村、農民和農民工,請多給他們一些關愛、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這正是作家的職責和良知所在,這也正是該小說的閱讀價值之所在!

讀者:丁氣高

本期內容精彩紛呈。李敬澤老師的《無神之訟》,以嚴謹的考據、淵博的學識、詩意的暢想、極強的代入感,道出兄弟并非無義,只是身不由己的道理。張國擎老師的《辛亥不眠夜》通過幾個關鍵人物徐紹楨、張人駿、張勛、陳其美、馬林等人復雜微妙的關系來表現了辛亥革命不為人所知的另一面,使人物在歷史大事件下更加有血有肉,活靈活現。

讀者:王西江

祝勇的《繁花與朽木》頗有李敬澤先生《小春秋》的神韻,或許編輯有意而為之,讀完本期李先生《無神之訟》之后,再讀祝勇先生的作品,讓人大呼過癮。近千年歲月流逝——宋朝,這個中國歷史上異常詭異的朝代,因為頂端頂層的荒蕪昏庸,導致一個本該熠熠生輝的歷史時間節點,偏偏日暮西山,不堪回首。自強方能自保,道理足以警示后世。

讀者:曹雨河

李敬澤的《無神之訟》以激越犀利的文字講述了春秋衛國臣告君的案例,是一次超越歷史、普遍性的法律靈光閃爍。作家以淋漓的筆墨剖析宗法是宗法社會命脈,是維護鞏固那種社會“憲法”,更是維系既得利益團伙的樞紐;挑戰宗法就是撬動君王寶座的基石。公義只是民間向著廟堂講,而廟堂向民間講的是倫常和次序,廟堂之間講的是實力和利益,而堂而皇之的宗廟、神牌和公義也只不過權力與利益的遮羞布,使他們各種見不得光的行為合法化、正當化。這就無怪乎廟堂之間孳生戰爭與陰謀,殃及民間百姓了。謹以史為鑒。

讀者:劉麗萍

本期作品大都可圈可點,尤其是李延青的《匠人》相當出彩,是一篇蕩人心魄、耐人咀嚼、令人掩卷沉思的好作品。

該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周向文、田桂生、喬江山、林局長和公安局長等人物形象,特別難能可貴的是作品用扣人心弦的故事、層層推進的高潮、流暢樸素的語言,將周向文、田桂生這兩個技藝精湛、才華橫溢、正氣凜然的“匠人”形象,刻畫得非常接地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特別是在小說的結尾之處,不為個人目的而上訪告狀,實名舉報弄虛作假、胡作非為官員的周向文竟然被判處了勞教,而劣跡斑斑的官員卻順利地加官進爵進了省城!

殘酷的現實將某些地方的社會生態和官場生態的暴露無遺:腐敗如此橫行,“匠人”更需努力——這也正是該作品留給我們的反思和課題!

猜你喜歡
李敬澤順子當代
《會飲記》
李敬澤的文學批評論略
有限的現場,有限的人
中國中產階級音樂的人文觀察
論當代女攝影師作品中的個人視角
“《當代》文學拉力賽”2016年第五站讀者來信選登
賬本
黍地里的秘密
《當代》背后的當代
整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