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有大義

2017-05-20 16:49
美文 2017年9期
關鍵詞:大義類書籍中國作家協會

主持人/王冰

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培訓部主任,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本來這一期的選稿和編排原不是這樣的,但因為想說說“文章大義”這一話題,所以干脆就選了我們公安作家研修班四個作家的稿子,以此作為一個由頭來聊一下。

我們讀經,知道《春秋》粲然深美,浩然繁博。其中所寫的諸如齊桓、晉文之事,是事,也是史,文成數萬,其旨也數千,但是關于大義,就是后人所說的“春秋大義”,烺烺然的也只有二百余處,所以大義從一直以來就是一些很難得的東西。因為難得,所以更為珍貴,這也是《春秋》之所以高于其他相類書籍,比如《尚書》,更深入人心的原因所在。本期的四個作家中,李春良的散文《遙望山海關》以長城為主線,寫了邊關的侵擾與守衛,安定與征戰,雄壯與悲涼,土灰色的磚墻和腥紅的血液,在其中是有大義存在的。其他三個散文作家也是有這樣的寫作朝向性的:吳全禮的《鯉魚的外衣》寫得人的心生疼,李曉平的散文里有自己對漸漸老去在時光里的人們的慨嘆,藍茹散文中記錄下了曾經感染過自己的笑意。他們的寫作應該都是朝著大義這個方向去的。但這些散文還是略略有些問題,就是他們寫得不謂不正,但要注意的是,正與大義還是有些區分的。

文章要實現一個作家寫作的公共性指向,文章里就應該要有大義,而如今更為強調寫作主體的作家,其寫作的指向在走向自我的時候,也更需要大義的存在。古代士子講究家國情懷,認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認為“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都是在強調這種大義。但是,之后這種大義就慢慢消解了,魏晉時期,大義漸漸沒落,文人多是躲避起來避禍,到了五代,干戈漸多,“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在江南,李氏君臣更是崇尚文雅,雖有‘王國之音哀以思,但更多的是‘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的綿軟,何談大義存在,之后大義一詞,也只能在文脈中時隱時現了,所以越往后,文章越寫得不行,這應該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猜你喜歡
大義類書籍中國作家協會
“能見大義”的楊明義
我的小書房
讀一本心靈雞湯類書籍
第七屆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組委會名單
左宗棠棋前明“大義”
左宗棠棋前明“大義”
美國中小學生在讀哪類圖書?
越南書販
駕政民書法藝術欣賞
關于申報2009年度中國作協重點作品選題的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