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的具體內容

2017-05-20 22:33楊愛琴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5期
關鍵詞:具體內容經濟法

楊愛琴

摘 要: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確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保障經濟法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發揮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明確經濟法定義的前提與基礎,更重要的是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健全的重要步驟,這樣才能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經濟法;調整對象;具體內容

一、確立經濟法調整對象的原因

首先,確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明確經濟法定義的前提與基礎。我們都知道,一部法律要想在現實社會中起到預想的作用,達到預設的目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也就是說有明確的內涵和外延,如果達不到此標準,該法律就不成法律,更不用說其效力大小了。調整對象,顧名思義就是某一法律所要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總和,當然在經濟法中也不例外,它也是經濟法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要想有一個全面而具體、正確的經濟法定義,必須明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這也是民法等其他法律給我們的啟示。只因為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學術界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結果是每一個研究都有自己的觀點,調整對象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各有說辭,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出該問題的重要,以及我國學術界的活躍程度,但另一方面也不免造成了研究的混亂與模糊不清,甚至對初學者有誤導作用。

其次,確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我們應該明確一點,研究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為了解決法律對其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如何進行調整的問題,那么,明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就能夠明確被調整者自身內在的規律對法律的要求,也就是說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市場規律對法律的要求,尤其是對經濟法的需求,這樣一方面可以保障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也可以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彌補其他法律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無法保障的部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障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有利于行政部門按照法律行政,健全法律模式,真正發揮法律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的效力與作用。

二、我國經濟法調整對象的具體內容

學術界對經濟法調整對象的具體內容,有多方面的闡釋與論述,其中既有相同的成分,也有意見相左的部分,如劉隆亨先生認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國民經濟管理過程中,和各種經濟組織之間的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豍,王春法則認為:“經濟法是調整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以及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關系的綜合立法”豎,同時,江平與陶和謙認為“經濟法所調整的不是一般約經濟關系,而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領域中的商品關系”豏,楊紫煊認為“經濟法不僅調整社會主義組織之間的經濟關系,而且調整社會主義組織與公民、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經濟關系;不僅調整人們在直接生產中的經濟關系,而且調整人們在分配、交換、消費中的經濟關系;不僅調整橫的經濟關系,而且調整縱的經濟關系。一句話,綜合地調整各種經濟關系?!必S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觀點,在此就不一一列舉,通過對以上諸位學者觀點的取長補短,經過深入分析,筆者認為我國經濟法調整對象的具體內容應該包括宏觀調控等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調控關系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深入配合,即國家的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才能真正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市場調節有自身的弱點與不足,概括起來講就是自發性、盲目性以及滯后性,因此在遇到市場大的波動、經濟結構大的調整等一些僅僅靠市場調節無法真正發揮效應的情況下,只有國家出面從宏觀上進行把握和調控,才能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從而制止“市場失靈”的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體系是很有必要的。

其中,宏觀調控關系是市場經濟中多方面環節交織的混合關系,其出發點是市場經濟全局與社會公共利益,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要保持經濟的基本平衡,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引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國家干預,這種干預對資源的配置具有直接的影響。其內容主要包括產業調節、國有資產管理、市場投資、經濟規劃、財政金融等多方面的內容,可以看出幾乎涵蓋了市場經濟在宏觀上的方方面面。

因此,把國家的宏觀調控關系作為經濟法調整對象的重要內容,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國家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的題中之義,是無可爭議的,同時,國家宏觀調控關系和經濟法有相同的價值目標,那就是資源的優化配置,這也是把前者列為后者的調整對象內容的重要原因。另外,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手段與經濟法也有相通性,一般來講,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是需要法律支撐的,比如貨幣管理法、銀行法、財政法、信貸法、稅法等,其實這些法律、法規都是具體的經濟法的內容,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2.市場管理與規制關系

市場管理與規制關系也是我國經濟法調整對象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商業主管部門與商品經濟參與者之間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管理的對象包括商品的生產者、商品的經營者和商品的消費者,打擊他們中生產者的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行為,同時,限制商品經營者的破壞市場秩序、不正當競爭、壟斷、強買強賣等不法手段,還要保障商品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禁止不公平、不公正待遇,進而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好秩序,保證我國的市場經濟有序地發展。事實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依然存在著不正當競爭、壟斷市場等阻礙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現象,這樣勢必導致資源配置的失效,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

總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明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這是現實的需要,也是促進我國法制建設的需要,更是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社會處于轉型期的今天,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法制觀念,根據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調整研究范式,經過借鑒前人的經驗,筆者認為,要建立和完善經濟法的體系,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必須把國家宏觀調控關系、市場管理與規制關系、社會公用關系以及可持續發展關系納入到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范疇中來,成為其具體內容,這是我們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參加者必須遵循的準則。

參考文獻:

[1]項賢國.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建構中的政府職能定位研究[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4(1):9-11.

[2]徐沈婷子.中國經濟法實施問題的理論檢視與思考[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10):00218.

猜你喜歡
具體內容經濟法
送媽媽一沓“女王券”
Brain remembers language better if you sing it
論經濟法的憲法性
經濟法在我國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分析
經濟法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
我國對外貿易中國際經濟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藝術品被盜
油田水務一體化管理工作探究
公安高等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經濟法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