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斯大林

2017-05-22 23:20
當代工人 2017年7期
關鍵詞:聶樹斌序言一面鏡子

審判為什么不公正。這是一本書的書名,暫且先放下不提。單從現實層面來講,就要看站在什么立場、具有何種知識、有無一定的思維能力、思維方式如何、情緒怎樣等。這些要點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同。

就轟動已久的聶樹斌案來說,從1995年4月27日,聶樹斌被執行死刑開始,到2016年12月2日,聶樹斌被宣布無罪這20余年,審判為何不公正,聶家人是從最樸素的生活角度看的,學者是從學理角度看的,法官是從法律角度看的,其他人是從社會角度看的。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

英國作者卡德里的著作《審判為什么不公正》,則站在歷史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從書中8個小標題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從伊甸園到神明裁判;糾問式審判;陪審團審判(1);巫術審判;動物、尸體和物體審判;莫斯科的審判秀;戰爭犯罪審判;陪審團審判(2):一場司法的鬧劇。

坦白講,相對于前4章記錄的較早歷史時期審判的神秘性、殘酷性、荒誕性和血腥性,筆者更愿意從后3章中了解審判的現實性及對后世的影響。最讓人訝異的兩個歷史細節是,這邊,斯大林剛剛以專制、暴君的手段,要么不經審判,要么作審判秀,判死了許多持不同政見者;那邊,在紐倫堡審判前,斯大林主張,“未經審判,不得直接處決戰犯,否則,世人將認為我們不敢審判他們?!眱蓚€斯大林,哪一個更真實一些呢?

更有意思的歷史細節是,具有法治傳統的英美領導人卻反對斯大林的這一主張。丘吉爾認為應當迅速處決100個納粹分子;羅斯福則支持部長摩根索的建議:不經審判即處決2500個納粹分子。這又是怎么回事?如果按書中所說,斯大林是出于政治策略考慮,不是為了通過審判區分有罪者和無罪者。那當時的英美領導人又出于什么考慮呢?僅僅緣于義憤嗎?

也許,作者的一句話,可以引領我們去破解謎團。在談到幕后操縱審判時,他寫道:合宜并不是正義,正義除非以公開的方式實現,否則沒有太大意義。這也正是西方世界所認知的刑事訴訟程序為何存在的基礎。

從這本書中,我們不難看出,人類審判制度仍然不理想,而且反復無?!獩]有效率、違反直覺、昂貴。但作者還是得出肯定的結論:“刑事審判展現了人類尊嚴的含義,顯示一種文明尊敬地對待最卑劣的敵人——假定他們是無罪的,讓他們能夠平等地對抗,給予他們辯護人為其辯護?!?/p>

歷史不是像一面鏡子,它確實就是一面鏡子,映照著現代社會。當你閱完全書,正如中譯本序言作者在序言所說,你一定會恍然大悟。

猜你喜歡
聶樹斌序言一面鏡子
《琵琶行(并序)》教學經驗分享
一千零一面鏡子
三月序言
一千零一面鏡子
聶樹斌案再審改判的重大意義
聶樹斌沉冤昭雪
一千零一面鏡子
一千零一面鏡子
序言、導言、前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