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澤鄉下

2017-05-22 00:52巢笑
青春 2017年5期
關鍵詞:拉纖橋洞客船

巢笑

嘉澤于我,就是少年時鄉下的別稱,那里住著我的一個姑姑、姑父和他們的一群兒女。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會隨祖母去嘉澤小住數日。

嘉澤距常州城不過四十余里路,七十年代初還不通汽車。去嘉澤就要到西瀛里的碼頭搭船。運河里的客船很小,只能搭100多人,還都是木頭造的,一般分上下兩層。若不巧買了下層的票,就只能坐通風很不好的艙底了。但通過與甲板齊平的小小窗口,還是能看到河面上穿梭來往的大小船只,有運陶瓷的,有運草垛的,有運蔬菜的,有運煤炭的,有運黃沙的,大多吃水很深,風浪都能拍到船舷了,我時常擔心它們有傾覆的可能。船翁們見慣不怪,似乎一點都不擔心,有的躺在船頭打盹,有的舀水洗衣,有的埋鍋做飯,也有抬頭愣神看我們客船的,只不知他們在愣神中想些什么……出了城,運河就開闊起來,船只也稀落起來。再往岸上看,就見稻谷和菜田了,村莊也會不時出現,拉纖人也會闖入眼簾。拉纖人大多拉一些小船;夏天赤腳,褲卷很高,穿對襟褂,皮膚露出的部分烏黑發亮。拉纖人前傾的身影忽而超過客船,忽而又落后客船,那是客船??垦赝敬a頭給拉纖人贏得了時間,不然拉纖人的腿怎么能走過機動客船呢。江南運河上的石拱橋數不勝數,起初我不明白拉纖人遇到石拱橋是怎么繞越過去的?后來注意觀察了方知,石拱橋的橋洞下有“纖路”,那是高明的工匠在橋洞下事先設計出的一條寬約尺余的石徑,拉纖人就是順著這條羊腸般的橋洞石徑走過去的。纖路平時與河水等高;枯水季時,纖路很明顯兀出水面;到了梅雨季節,河水漲了,纖路就沒于水中。拉千人并不要看纖路,在運河兩岸經年的行走,他們的腳板下已長出了眼睛。有時河面寬,架設的是多拱橋,拉纖人就沒轍了,只好在遇到多拱橋之前將纖繩盤起扔回船上,由船上的艄公撐竹篙或者搖櫓。船過了橋洞,那邊,拉纖人已經等好接纖繩了。

四十里的水路,客船要行半天的時間,若是趕早班船,到了嘉澤,也就近中午了。一幫表兄妹歡天喜地地早早到了嘉澤的碼頭迎接,大人則在家里割了豬肉,殺了雞鴨,到午后的小菜園里摘了新鮮的蔬菜回來,在青磚砌成的灶頭邊忙得不亦樂乎給我們準備午飯。

從嘉澤的碼頭上岸,是一條逼仄的不足百米長的麻石板鋪就的老街,麻石板被鄉人的赤腳經年累月磨礪得凹凸不平卻光亮異常;兩邊的房子都是晚清和民國初期建的,有肉鋪,雜貨鋪,棉花店,茶室,供銷社,衛生室,派出所,農藥店,種子店……細細看去,青磚墻上有不同時期的不同標語,它們在墻體上并存著。這一點完全不同于城里,城里的口號與標語是要相互掩蓋、不停更換的,新口號出來了,那舊的標語就必定要用白石灰水抹去,所以巷子里的墻在每年國慶來臨之前,都要徹底粉刷一遍,成雪白的,以示新氣象。嘉澤街上的房子與鄉里的房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論幾進幾出,幽深似海,還是一間茅屋,三步到頭,都不壘院墻,且都留有后門。這前門不是臨街,就是自家曬糧食和晾衣裳的場地;后門呢,有的是小碼頭,拴著自家的小舢板,方便出行。也有用做菜園,魚塘,種樹,地窖式茅房的等等。留一個后門,前后進出十分方便,不必繞一大排房子才能到屋后去。

嘉澤的街上白日里人是不多的,無一例外要在生產隊里做工,賺取極低的工分以養家,只有一早一晚到街上的人多些,添些日常生活所需。天不亮姑父就要起床上街辦事,我非要跟了去。夏日的黎明荷塘里的蛙聲,菜地里的蟋蟀聲此起彼伏,一路的急行,新布鞋早將我的腳跟磨出燎泡,及至到了街上,身上是汗盈盈的,褲管也被小路上草葉的露水打濕。我卻很興奮。到了老街天才放亮,店鋪剛拆開門板,門前早擺了菜農的攤子,還有不斷的挑子擠進老街。從南往北挑挑子的人籮筐是空的,他們已經將青菜賣完;從北往南挑挑子的人籮筐是滿的,里面層層堆著江南特有的菜種:水芹、蓬蒿、雪里蕻、莧菜、茭白、蓮藕、荸薺、蘆筍、芋頭……挑空挑子的人總是善意地側身讓挑滿挑子的人先過去,挑滿挑子的人一邊充滿謝意地招呼上一句“你家早的,賣完了???”一邊匆忙挑過去。他們都知道,賣完青菜只是一天的開始,他們還要趕回生產隊做工。嘉澤的老街似乎天天在清晨沸騰,日上三竿就冷了,及至到中午,就跟日頭一樣變得懶洋洋的了。

嘉澤鄉下的夏天,有許多事可做。跟著表哥去荷塘叉魚,或者到滆湖邊上去摸蘆根吃;可以扎很大的風箏,拴上哨子放上天,跟另村的伙伴比賽。那飛的最高的,哨聲最響的,飛的最久的風箏,一定是表哥扎的風箏;也可以跟著伙伴們去西瓜地里看瓜,在簡陋的瓜棚里躺著,或者數天上的星星,或者相互講些鬼神的故事,嚇唬對方。有一次,我真的被嚇倒了,清晨在一個瓜棚里的床上跳下來,發覺床前的土地發出“咚”的木質悶響,于是好奇地用腳搓了幾下,搓出來的竟然是一塊棺材蓋。我大呼小叫,小伙伴們居然都若無其事。在鄉下,這些東西并不少見。有一階段,窮瘋了的村里人經常盜挖棺材,然后加工成家具出賣。憤怒的家主找不到這些喪心病狂的家伙,只好編造些離奇的、惡有惡報的傳說出來嚇唬盜棺人。

幾年前我重又去了一趟嘉澤鄉下。從車上下來,在熙攘的車站四周轉了一圈,看看建筑,仿佛還在城里的感覺,不由得心中一陣迷惑,私下暗想,這就是我闊別已久的嘉澤嗎?我怎么從它身上找不到一丁點熟稔的影子?然后專門去看了嘉澤的老街。江南最先靠鄉鎮企業發達致富的村里人都搬到新街區去蓋起了樓房別墅,臨河的逼仄老街已經成了廢墟。走在老街,兩邊的門戶緊閉,一片死寂,只能聽到我自己的腳步聲。走過一座屋頂坍塌的老屋,幾只受了驚嚇的麻雀撲楞楞從屋頂沖天而起,也將我嚇了一跳。及至走完老街的一半,才發現一個昏暗的老茶室里居然還有幾位老人在喝茶,我不知道他們是富裕地方的窮人,還是出于懷舊和留戀?這也許是老街最后的留守者了。再往前走,就走出街,到嘉澤的老碼頭了。以前從這里搭船,可以直通常州城里。而現在,頹垣的青石碼頭還在,卻再也等不來客船。

猜你喜歡
拉纖橋洞客船
哪些車能通行
兄弟拉纖
古樹和大樹支撐拉纖防護準則和方法
過橋洞
過橋洞
大洋灣乘舟賞櫻
懷念維嘉李老
小船過橋洞
廖靜仁專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