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效果

2017-05-24 12:24杜英俊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杜英俊

【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p>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認識效果;前提基礎;方式

新課改是新形式下教育教學改革的全新理念,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方法,把課外了解與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效果。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主要是在課堂講授階段,如何靈活多樣、生動有趣地激發、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聽懂弄精每一節課的內容。幾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和課堂嘗試,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一點淺顯的認識,與同行們交流。

1.認識是效果的基礎,所謂“知彼知己”,就是清楚別人、明白自己,根據學生的整體、層次及個性有理有據的分析判斷

好的效果來自詳細的認識,它是奠定效果的基礎,這就是所謂的“知彼”;而“知己”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后所收到的效果;所謂“知彼知己”,就是清楚別人、明白自己。在實際備課、講授、回顧過程中,才能根據學生的整體、層次及個性有理有據的分析判斷,把握效果的成功率和失利程度。

2.教師要了解自己所教的學生、學生家庭成員及家長的文化水平、文化層次、社會倫理觀念和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2.1教師要了解自己所教的學生:教師要了解自己所教的學生、學生家庭成員及家長的文化水平、文化層次、社會倫理觀念和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2.2教師要了解自己所教的學生來源:哪所學校來源的學生,準確的掌握哪部分學生來自哪個鄉、村、社(或社區),是屬于城市還是農村,這些環境中文化、娛樂及對社會制度的認識程度。

2.3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基本素質:教師要了解自己所教學生各自的基本素質,包括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

把以上的第一手資料作為綜合一個班級的認識前提,做到心中有數。

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認識方式,語文這門學科范圍很廣,很多問題要通過記憶思維、空間思維、時序思維各方面去理解

3.1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果學生對學習語文不感興趣,那么課堂教學就很可能走了過場或收效甚微。因為語文這門學科范圍很廣,很多問題要通過記憶思維、空間思維、時序思維各方面去理解,教歷史和語文具有故事性、啟發性和思想性,能夠通過背誦和多讀遍數去理解,有必要讓教師探究語文的興趣性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效果。

3.2探究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尋找提高興趣的方式

3.2.1教師要在語言上下功夫:

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具備語言文字說明的硬功底,語言平淡、表情木然、動作呆板,激發不了學習氛圍;

3.2.2按照教學程序、目的和思路:

靈活機動地掌握學生學情改變講授方式,及時準確地調整課堂聽講結構,或設問、或提問或引導,但該講的一定要講,不該講的留待學生自己思考,要詳略得當、輕重分明、主次清楚,避免平鋪直敘,發揮既準確又生動的語言潛能;

3.2.3活躍課堂氣氛,加入少量幽默語言:

有必要在課堂出現沉悶氣氛時加入少量幽默語言、新鮮故事或簡單笑料,但必須精短有效,因為我們上的是初中語文課,而不是歷史和故事課,就像廚師炒菜放調料一樣,既要掌握適度,又要達到合理。

3.3利用特殊語文范例,創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

4.增強學生作文寫作和寫作的成就感

4.1在指導方法上下功夫:

讓學生寫出規范性和理性的好作文。評改作文,恰當準確的表揚是創設學生寫作成就感的首要方法,能夠激發學習與修改的動手習慣,使學生產生“我在寫作文上已經不錯了”的心理狀態,初中學生也具備好勝心理。

4.2在宣傳方法上下功夫:

把學生的好作文抄寫出來粘貼在教室的“學習專欄”里,讓大家隨時閱讀,隨時品評并提出寶貴修改意見,這樣做,被選入《學習專欄》的作文,學生本人也很高興,沒被選中的學生也想在以后選入。

4.3在推薦方法上下功夫:把優秀作文推薦到有關如《學生天地》、《未來導報》、《學生作文》或者《語文報》等報刊雜志上,如果還有個別作文獲得嘉獎,則更好,起到示范典型作用,能夠以面帶點,整體推動。

5.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認識效果與經驗總結

5.1教師要在提高自我水平上下功夫:教師要在提高自我上下功夫,全面提高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化學等各門課的知識水平,經常閱讀,不斷“充電”,才能在備課、授課,課后總結一系列環節中游刃有余,顯得豐富和引用自如,具備提高教學效果的潛在能量。

5.2教師要在全面掌握各類知識和專業課專業化:教師要在全面掌握各類知識后專業課專業化,專業課優質化,專業課高效化,這就是所謂“打鐵先要本身硬”的道理。

5.3教師要把自己所教的學生了如指掌:教師要把自己所教的學生了如指掌,綜合其社會環境、家庭歷史、個性成長、認知程度和興趣愛好,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就是教師希望激發、引導的對象,使出“因材施教”的絕招,才能達到整班推進、提高的預期目的。

5.4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文化知識、濃厚的教育熱情、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樹立起從第一次站在講臺上起,把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

新課改是新形式下教育教學改革的全新理念,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方法,把課外了解與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效果。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主要是在課堂講授階段,如何靈活多樣、生動有趣地激發、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聽懂弄精每一節課的內容。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