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之我見

2017-05-24 12:27普珍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鍵詞:有效方法作文教學初中語文

【摘 要】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主要表現在學生寫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寫作訓練嚴重不足等問題。再加上教師的教學理念與駕馭教材的能力問題,使作文教學成了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瓶頸。因此,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本人教學探索,認為引導學生積累材料、注意觀察、注重指導他們的寫作方法、技巧的創新,鼓勵學生勤于寫作,學會自我評價,嘗到成功的快樂,才是作文教學的關鍵。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方法

一、語言積累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積累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學生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積累,沒有一定數量的美句名篇儲備,這樣腹中空空毫無寫作素材而硬要擠出幾百字的作文來,那只能是緣木求魚了。語文課本中有大量的佳作美文,寫人、敘事、描景、狀物,無不充滿迷人的形式美、形象美和意蘊美。例如,寫語言文明的諺語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還有珍惜時間和描述青春的優美句子“當錯過太陽時,你在哭泣,那么你也會錯過月亮和星星”。在學習時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因素。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層次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的重要途徑和方法。閱讀課內外書籍,借鑒別人文章中的資料也是積累素材的好方法,除了看到的,還可以注意積累聽到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廣告詞、電視電影、歌詞主題鮮明、膾炙人口的,都適合寫進作文。廣泛交流,資源共享,這個世界上只有知識是可以共享的。素材積累更需要共享,共享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讓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見聞、趣事,也可以講自己閱讀課外讀物的內容、收獲、體會;還可以把學生的積累筆記展示,長期堅持,學生收獲的就不只是兩種思想了。

二、勤于觀察,豐富生活

任何題材的文章,都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的反映。寫文章,其實也就是寫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和積累,不斷豐富生活儲備,并交給學生觀察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達到“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境界。學生要善于做觀察的“有心人”,在觀察這一關上認真下功夫。只有關心、了解、發現、尋覓、感受,大腦中采集的自然與社會的信息越多,寫作的素材就越豐富。

例如,魯迅的《孔乙己》中,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等多方面的描寫,鮮明地表現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小說開頭的環境描寫賦予人物活動以特定的空間,同時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在寫作實踐時,筆者會讓學生隨著文章故事情節的發展,穿插三言五句或點到為止的簡要環境描寫。通過描寫環境,交代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動情節發展,或映襯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從而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寫好人物,大多會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方法。肖像描寫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抓住主要特征,寫出其與眾不同之處;動作描寫要注意寫出人物動作的生動性,努力寫出細節,反映人物的特點;人物語言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歷、身份、文化修養等特點,語言力求簡潔,能反映人物的特征;心理描寫要符合具體的情境,要努力寫人物細致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反映出人物的感受、特點。當然,靠懂得這些方法還是不夠的,更主要的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積累人生的底蘊,在認真觀察生活的基礎上,才能靈活地駕馭各種技巧,塑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來。

平時,也要豐富學生的校內外生活。每次讓他們明確活動目的、方法,帶著目的有意識地在玩中觀察體驗?;顒又?,讓他們自主選材,自主命題。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感情坦白而直露,如果體現在語言表達上,也是新鮮生動、具有個性。

三、注重教學方法、技巧的創新

一部分學生不會寫文章的原因就是不知道這樣的文章該怎樣寫,掌握的文體知識減少。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讓學生接觸多種文體,各種文體交叉學習,讓學生了解他們各自的特點,并在無形中掌握這些有規律的寫作技巧。

例如,在作文命題上結合一些初中生喜歡的明星的娛樂事件,或結合一些初中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網絡用語等等。不同的文章有著不同的寫作框架,但若教師將抽象化的寫作理論直接傳授給學生,學生難以把握寫作的真諦,若教師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往往會耗費大量時間而難有實效。教師要讓學生閱讀相關命題的文章,思考文章的結構是什么,為什么要采用這種結構,如常見的記事類的記敘文,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些基礎上再加了順序、倒序、插序的三種敘事順序和描寫、抒情、議論等方式,文章結構就顯得完整了,如果有好的主題,就能起到吸引讀者的效果。學生在體悟文體知識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概括常見的命題作文的大體框架,分析一般形式的命題文章的結構有哪幾部分?學生在對照文本的基礎上,經過交流討論,發現有開頭、事件、結尾三個部分。文章要達到引入人勝的效果,光做到結構完整還是遠遠不夠的,要思考:如何開頭才能使文章出彩?如何結尾才能突出主題?怎樣安排框架結構才能更好地表現主題,吸引讀者?如何安排過渡句,才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樣才能寫出精彩的作文。

四、引導學生,讓他們在評價中發現問題

學生完成習作后,教師要將評價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式,讓他們找出習作中的亮點與不足,探討習作的問題所在, 如文章的開頭有新意還是平淡無奇,看立意、語言技巧是否能吸引人;中間是否重點突出、細節具體、富有條理、情感真勢,是否具有一定的親和力;結尾是否能點題、照應開頭,讓人感到意猶未盡。通過交流達到分享優點、改正缺點的目的。在習作評價中,可以自評一文段、互評一文段,小組討論本組寫作中常見的毛病,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在小組完成評價后,教師要予以必要的指導,讓優秀文段的作者談談自己的創作過程,同學們也會受益匪淺,增強了寫作信心,為獨立創意成文作好了心理準備。

總之,我相信,教師只要有極強的責任感和深刻意識。采取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促使學生多觀察,勤積累,多思考,多練筆,就一定能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志華.中學生作文學[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普珍,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

猜你喜歡
有效方法作文教學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