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2017-05-24 12:33趙文閣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鍵詞:興趣小組數學知識生活

趙文閣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么,在他們的眼里,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不管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是屬于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數學課堂中老師與學生是否愉快直接影響著師生的生活質量。尤其影響學生,所以創設輕松,愉快,有趣的數學課堂,使之融入我們的生活先得由為重要。1.讓學生覺得自己是自由的。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離開座位,教室的每個角落,每個同學都可以座為學生的學習場地與合作伙伴,也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與社會。作為自然科學基礎課的數學只有實現回歸自然,融入生活,教育的多向目標才能得以實現。除了讓學生在空間上是自由的,還應讓學生的思維自由。在學生解決問題時不要限制他們的思維,讓其思維得以發散,會有很多讓老師意想不到的發現。在這輕松活潑的課堂中讓學生體會到真正的自由與快樂,從而快樂生活,快樂成長。2.讓學生覺得數學課堂是有趣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那么,在他們眼里數學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算題解題了,而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了。首先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取合適的問題情境來進行教學,并變化方法來進行。如:做游戲,打比賽,講故事,師生互動。其次在聯系環節也該生動有趣,難以適中,有層次。如在乘車問題的練習時我設計以下教學:

師:今天買了很多東西一起坐車回家好不好?

生:好。

(出示坐車,上車,下車情境圖)。

師:車上原來有多少人?到站后有多少人下車?又上來了多少人?

生:車上原有6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來5人。

師:那么這時車上有多少人?你們會嗎?

按照小孩子思維順序和日常學習習慣都會按照條件給出順序解答。

生:會,6-4=2(人) 2+5=7(人)

師:6-4=2(人)表示什么意思?

生1:6-4=2(人)表示下車后還剩多少人,2+5=7(人)表示剩下和到站后又上來加在一起時車上的人數。

師:還有其它計算方法嗎?

生2:有。6+5=11(人) 11-4=7(人)

生3:還有。5-4=1(人) 6+1=7(人)

這樣的分層設問可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由于受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我們的課堂是面對全體學生的,因此面對學生的回答不可簡單評價說“對”或“錯”。3.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是有用的。

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面對生活中許多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數學來解決,數學課堂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成立數學興趣小組,數學興趣小組定位豬“數學是有用的”這個角度全方位的向同學們介紹數學的方方面面,從而激發數學興趣。特別是現在不感興趣的同學,如果能讓興趣小組的活動吸引他們來參加,你們興趣小組的目的就達到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發展水平和具體情況結合教材具體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具體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心理及聯系所學教材的內容進行相關內容背景介紹和實際應用。數學是有用的,有用的哪些方面通過不同主題的活動分別向學生介紹,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數學離不開生活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進生活問題,我認為可以這樣操作,首先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為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 課堂,創設問題情境應注意從學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情景出發,即要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又是好奇的,富有挑戰性的,一方面使學生有可能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時刻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識的局限性,從而處于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心理狀態,引起強烈的探索欲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有部分受到過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再者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學思想方法,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養成一種發現問題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對生活實踐產生興趣,并在實踐中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生活數學化。實踐出真知是人類長期以來的科學總結。數學教學不能光憑書本,而是要和實踐與生活緊密聯系?!缎麓缶V》指出:“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倍A羅庚也說過:“人們早就對數學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逼鋵?,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課的任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汲取數學,使數學成為他們的生活的一部分,做到“生活即數學”、“數學即生活”。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猜你喜歡
興趣小組數學知識生活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新形勢下,如何有效進行小學美術興趣小組的教學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小學生作曲興趣小組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