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共育 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2017-05-24 11:22陳素娟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鍵詞:共育講座家園

陳素娟

石家莊市藁城區區幼集團成立于2005年初,負責七個鄉鎮:丘頭鎮、開發區、九門鄉、興安鎮、賈市莊鎮、南孟鎮、西關鎮。所轄中心園12個,村辦園 62個。在園幼兒6710人,教職工414人。七個鄉鎮中,邱頭鎮、興安鎮、開發區三個鄉鎮經濟基礎較好,辦園水平、師資水平較好,另外四個鄉鎮經濟基礎薄弱,辦園水平較差。2009年7月我們參加了河北省“縣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實驗項目課題”研究,根據集團的實際,確立了研究課題《家園共育內容與方式方法的研究》,集團中心園承擔了子課題的實驗研究。

通過調研發現三個經濟基礎好的鄉鎮家園共育工作開展較好,家園共育問卷匯總情況與我園較接近,因此我們將我園開展課題的經驗直接推廣給這三鄉鎮,并針對個性問題對幾個鄉鎮制訂了子課題。另外四個鄉鎮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較多,通過整理問卷匯總結如下:

1.農村家長的幼兒家庭教育意識淡薄,重養輕教

2.農村家長素質偏低,對幼兒造成不良影響

3.片面強調知識的獲取,忽視幼兒興趣的開發

4.農村幼兒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協調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在這四個鄉鎮中開展了《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子課題研究,就如何通過家園共育,提高農村幼兒老師、家長自身素質和教育水平,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問題,共同探索出以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一、建立“家長學?!?,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

家長學校根據小、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學期主要教育教學目標制定專題講座內容。在進行講座前,向家長征求講座的內容和形式等意見,以了解家長的需求和熱點,使講座更具有時代性、針對性和指導性。比如:針對大班家長的《幼兒入小學準備》專題講座,邀請小學一年級的教師親自為家長介紹幼兒入小學的要求,得到了家長的歡迎和贊同。另外,針對小班剛入園的情況,我們開展了家園互動座談會,以家園交流溝通互動為主,家長和老師共同談教子熱點問題,談教育感受,談家園共育、談怎樣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等,許多家長踴躍發言,達到了家長在教子上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的成效,也增加了家園的理解和支持。中班開展的《培養良好習慣從小抓起》主題講座,老師設計了寬松、民主的家長沙龍形式,使家長和老師的距離更近了,家長的交流也顯得更為輕松、積極、主動,家長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共享彼此的經驗,取得了良好的互學效果。

活動中除了老師的宣教講解之外,還要發放一些宣傳材料,介紹一些具體的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目的就在于讓家長逐步了解幼兒教育,轉變“樹大自直”的傳統育兒觀念,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建立“家長聯系點”,利用骨干家長開展家庭教育輔導活動

首先由分園幼兒老師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情況,選擇兩到三個對幼兒園工作有熱情、生活條件有一定代表性的家庭,作為典型示范戶進行入戶指導。然后,再把其他幼兒家長分期分批召集到一起,開展參觀學習活動。有了這樣的典型引領,我們的家庭教育輔導活動就變得有聲有色。家長們相互學習、相互請教、相互探討,他們的家庭教育觀念迅速得到轉變,家庭教育水平也一步步地得到了提高。從一兩個家庭影響到一個村,又從一個村影響到幾個村。

三、以園本課程引領,促進教師和家長共同提高

我園的特色課程《幼兒傳統文化啟蒙教育》,適合在農村園推廣,而農村家長中間更是蘊藏著豐富的民間技藝和藝術資源,在共同完善課程中實現家園共育。剪紙、民間游戲、故事、民謠等,應用于班級活動和家庭活動。老師和家長教育水平的提高,給孩子們提供了健康成長的重要支撐。

四、開展家長助教活動,發揮家長教育作用

邀請醫院小兒科專業醫生為家長開展幼兒家庭保健常識的宣傳等,讓家長了解了幼兒生理發展規律以及對孩子身體保健的護理;邀請在市場管理局工作的家長進行食品安全講座;邀請消防大隊的家長講解消防安全常識。通過講座,家長們感受很多,掌握了平時難以學到的知識,普遍提高了認識、轉變了觀念,又解決了教育孩子操作性的問題。

五、結合鄉土資源,進行家園共育

首先,我們要求各幼兒園要結合農業耕作的階段性特點,有計劃地聘請農村的“家長專家”,到幼兒園給孩子和老師們講解耕作常識,指導老師和孩子在種植園進行實地操作。我們還要求老師們要有計劃地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到田間地頭參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這方面,我們有許多鮮活的案例值得總結。如:《和爺爺學本領》、《孵小雞》、《新年的餃子真香》、《參觀農民伯伯種地》、《菜園里的發現》、《給大白兔接生》、《我幫爸爸嫁接黃瓜》、《刨藥材》、《爸爸的種子發芽實驗》、《顆粒歸倉》、《媽媽帶我去趕集》、《倒著生長的向日葵》等等。

在課題的引領下,區幼集團在家園共育這個課題上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一是絕大部分幼兒家長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保育、教育幼兒的常識,教育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日漸科學有效,家長的文化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二是充分調動了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園的工作得到了廣大家長的大力支持。通過家園共育課題的開展,幼兒園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擁有了更加和諧的發展環境。三是幼兒教師和家長之間建立起了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師生關系。四是對幼兒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幾年的研究實踐,我們探索了家園互動的內容和方式。諸如:定期召開家長會;舉辦科學育兒講座;家長助教;開展親子活動;組織教子經驗交流會;幼兒園半日開放活動;實行“園訊通”;建立家長QQ群等。目前,我們已完成了前4個子課題的研究,編寫了《親子游戲篇》、《家教理論講座篇》、《家園共育論文集》、《育兒經驗篇》。

猜你喜歡
共育講座家園
將大自然帶進室內的家園
家園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尋找失落的家園
家校社共育,推動“雙減”有效落地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綠家園
書法史講座(十二)
書法史講座(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