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職業教育在新時期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2017-05-24 11:32逄文芝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鍵詞:職業院校人才職業

逄文芝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逐漸緊缺,這也說明了社會對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提升,但是隨著技能在創新發展,所要求的人才也要得到一定的創新,這就要求我國的職業教育也需要創新的管理模式,那么如何將職業教育與創新管理模式向融合,成為現代教育管理者所重點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育體系;地位

前言

伴隨著全國教育發展的高速運行,我國教育開始大眾化,地方職業院校成為主力軍。這就使職業院校中職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職業教育是向社會輸送出技能型人才所接受的教育,這使得只有在職業教育有著創新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得高職人才得到創新的發展,進而為中國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本文主要闡述出職業教育管理的現狀和職業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只有將其關鍵點做好總結,才能使得我國職業教育創新管理模式得到更好的提升。

1.職業教育管理的現狀

1.1管理角度分析

現階段的我國職業學院管理中,是依照黨委進行領導的院長責任制。這使得職業學院中校長是整體的決策者,在校院中的黨委職能部門的配合下,對其學校在行政和學術的管理等相關工作進行負責。

1.2組織構造角度分析

現階段的我國職業學院管理中,組織構造可以分為教學、后勤和學生三個部分,并且每個部門的建立都是遵循著行政管理模式。但這種管理模式并沒有將學院各個部門進行整體融合,而只是各自獨立的進行管理,這也阻礙了職業學院的學生綜合能力的培植。

1.3教學運行角度分析

現階段的我國職業學院管理中,教學運行沒有把管理和服務進行有效的連接,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管理新模式,并且并沒有將創造性和積極性發揮到應用的范圍內。在進行學生教務管理上,也沒有進行特色的課程設置,許多課程與其他大學并無差異,并且對專業課程也沒有科學和嚴謹的設置。

1.4教學質量角度分析

現階段的我國職業學院管理中,教學質量現存在以下三類問題:其一,學校過分重視學科中的體系完整性,但對教學質量中缺少實踐教學,這就導致來了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就業率自然下降;其二,學校沒有形成一定條理的教學,在學習模式、學習制度和對課程的選擇都沒有一定的彈性;其三,職業院校沒有自身的特色教學,沒有開發本身具有特色的資源,一般采取統一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完全沒有預想后期職業教育創新的發展。

2.職業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通過與市場需求不斷接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實現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隨著社會就業形勢的變化,傳統的職業教學體制和課程內容已經不再適于現代化的市場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職業院校需要從創新的角度出發,加強對職業教育課程和教學研究的變革創新,促進職業教學更好地發展。

2.1組織構造需要進行改善

高職教育與其他教育存在不同,本身需要有著一定的職業和實踐性,這也使得對教學資源需要具備一些開發性,這也要求在組織構造不能單單照搬教育的組織模式,不然定會影響高職院校的效率和職能,進而限制了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要依照企業與社會中的需要,進而為學生提供服務,使其建造一個創新并且貼合社會的全新的組織構造。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提升,使得在教育模式中的工學結合模式有著重要的意義,工學模式主要就是把教學與實踐進行緊密的聯合,主要就是先依照社會所需的人才,然后再進行對教學計劃的制定,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要將實踐教育落實。這也要求組織構造也要隨之提升,使得組織構造與教育模式向符合。

2.2管理理念需要進行改進

職業教育主要培養技能人才,使得更好滿足社會上的需求,所以無論是在教師配置上、專業設立上、教材的抉擇上和課程的安排上都以此目標進行人才的培養,也說明了高職院校的職能就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職業教育服務。對于在職業院校學習的選手來講,學校既是服務的施與者,又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這就使得學生在接受學生教育培養,也是在享受服務。這也說明傳統的管理理念過于陳舊,無法適應于新形勢下各職業院校的教育改革和相互競爭,這也使得管理理念,有著必然改善的原因。

2.3管理過程需要進行提升

職業教育模式想要得到實現, 就必須要通過一定的管理過程, 以達到最終的教育成果, 這就需要提升其管理過程,將辦學的理念落到實處,并在此同時還要結合職業教育自身的特點,要將教學過程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使得管理模式得以創新發展,完成我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2.4管理建設需要進行完善

職業教育主要就是要為我國培養高技能素質的人才,而職業學院也需要這種辦學宗旨下進行, 高職教育與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職教育需要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進行,這也需要管理建設不能過于單一進行,要依照職業教育本身的特點進行師資配備和實踐基地等管理建設方面的進行。

2.5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需要完善

為了更好地促進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的發展,必須提高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時效性,做到研究和分析與時俱進。首先,在職業教育研究問題的選擇方面,要緊緊圍繞職業教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做到由問題引導研究,從源頭上與職業教育對接;其次,研究人員要時刻關注職業教育課程問題的發展趨勢,實時調整研究內容,避免閉門造車;再次,要加強對微觀層面的研究,對具體的教學問題和課程設置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側重對職業教育教學組織形式和勞動組織形式的一致性研究,以有效提升研究方向的正確性和統一性;最后,研究人員還需分析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據時代特點,在研究中提出新思維、新方法,更好地推動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與發展。

需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證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實踐效果。具體來說,職業教育課程研究人員必須堅持課程改革內容與實際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時刻與實踐相聯系,理論實施能夠經受實踐的檢驗,達到預期的實踐效果。研究人員應將理論與實際發展相對照,結合職業院校自身情況進行科學分析,避免出現職業教育課程內容與實際教學不符的現象,使理論與實踐達到相對統一,保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在實踐中,要想使職業教育課程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就應該進一步加強調查分析,以企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另外,還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和自身優勢,讓職業教育能夠更加切實有效地滿足學生的要求,通過優化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進而促進我國職業教育整體科學發展。

3.結語

近年來,我國對高職院校的輸出人才所更加青睞,這也讓人們明白當代的中國需要的不僅僅是只懂得理論的全才,更需要的擁有創新型的人才,只有依靠這樣人才,才能把祖國的經濟飛速提升。所以現階段,眾多莘莘學子選擇了更加偏向教授技術的高職院校,這樣一來高職院校的需求就被大大加重了,這也突顯出職業教育創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這也使得現代教育管理者,必須要正確看待職業院校中管理模式的問題,提升創新的管理模式,使得我國創新型人才可以更好地為我國經濟建設作出重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黃彥莉.關于職業學校工學結合課程體系開發的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1:115-116

[2]向昭穎,張冰松.職業教育適應與選擇模型的構建[J].文學教育(下),2017.01:86-87

[3]鄭瑾.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對策研究調研報告[J].衛生職業教育,2017.04:85-87

[4]李亞君.臺灣技職教育特點的本土性思考[J].中國培訓,2017.02:78-79

[5]賈海燕,李玉華,周玉昌.構建會計專業課程文化,滲透學生職業素養教育[J].中國培訓,2017.02:106

猜你喜歡
職業院校人才職業
人才云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