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

2017-05-27 09:43肖復興
課外語文·中 2017年4期
關鍵詞:沙果小孫子水珠

肖復興

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歲的時候。那是十幾年前,北京很少見到這種南國水果,時令一過,不消幾日,再想買就買不到了。想想活到28歲,居然沒有嘗過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親快70歲的人了,也從來沒有吃過荔枝呢!雖然一斤要好幾元,挺貴的,咬咬牙,還是掏錢買了一斤。我想讓母親嘗嘗鮮,她一定會高興的。

回到家,還沒容我從包里掏出荔枝,母親先端出一盤沙果。這是一種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個都長著疤,有的還爛了皮,只是讓母親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凈凈。每個沙果都沾著晶瑩的水珠,果皮上紅的紋絡顯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幾遍才洗成這般模樣。我知道這一定是母親買的處理水果,每斤頂多5分或者1角。居家過日子,老人就是這樣一輩子過來了。

我拿了一個沙果塞進嘴里,連聲說真好吃,又明知故問多少錢一斤,然后不住口說真便宜——其實,母親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這樣的把戲每次依然讓她高興。趁著她高興的勁兒,我掏出荔枝:“媽!今兒我給您也買了好東西?!蹦赣H一見荔枝,臉立刻沉了下來:“你財主了怎么著?這么貴的東西,你……”我打斷母親的話:“這么貴的東西,不興咱們嘗嘗鮮!”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絡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只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么長的?怎么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畢竟是第一次吃,母親竟像孩子一樣高興。

母親很喜歡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個的荔枝給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貴,我總是要買上一兩斤,讓母親嘗嘗鮮。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節目,一直延續到三年前母親去世。母親去世前是夏天,正趕上荔枝上市。我買了好多新鮮的荔枝,皮薄核小。荔枝鮮紅的皮一剝掉,白中泛青的肉蒙著一層細細的水珠,仿佛跑了多遠的路,累得張著汗津津的小臉。是啊,它們整整跑了一年的長跑,才又和我們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親臨終前一天還吃到了水靈靈的荔枝。我一直相信是天命,是母親善良忠厚一生的報償。

其實,我錯了。自從家里添了小孫子,母親便把原來給兒子的愛分給小孫子一部分。母親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親臨終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顆荔枝,都給她心愛的太饞嘴的小孫子吃了。

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

(選自“央視網”,原文有刪改)

【賞析】

清人紀昀在《清艷堂詩序》中寫道:“凡物色之感于外,與喜怒哀樂之動于中者,兩相薄而發為歌詠?!边@句話揭示了一種現象:文學創作往往是由于內在情感與外在物象相契合而產生的。因此,我們在寫作中最好能有意識地去尋找一種物象,使之承載自己的情感。有了這樣一種“情感凝聚物”的文章,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生動,意蘊更加豐厚。

本文作者很會經營文章,使文章小中見大、平中見奇。小小的荔枝竟包含著豐富的情感與復雜的感慨,有母親對兒孫的疼愛、“我”對母親的體恤與孝敬、“我”對母親的懷念及無法留住母親的無奈與遺憾……小荔枝中有大情感,會寫文章的人總能舉重若輕,將滿腹情感寄寓在小小的事物上。

(唐惠忠)

猜你喜歡
沙果小孫子水珠
下棋
種水珠
沙果果醋綠色產品價值及市場分析*
我是快樂的小水珠
水珠的魔法
里外都干凈了
小孫子摔倒我沒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