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科學教材中資料庫的教育價值

2017-05-27 07:40富圣江
中文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方法與途徑資料庫價值

富圣江

摘 要: 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中設置了資料庫。本文就資料庫的知識構成進行分析,從激發探究科學的興趣、促進科學概念的建構、培養科學情感的載體三方面闡述了資料庫的教育價值,對實現資料庫教育價值的方法與途徑從課堂教學與課后拓展兩方面進行了探索,從而利用資料庫中的內容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資料庫 價值 方法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105-01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中指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為了增加教材的可讀性,教材的編寫者特別關注了相關科學資料的充實,很多的資料直接進入了教材,尤其是在每一單元后面的“資料庫”。因此,筆者就如何利用資料庫進行了粗淺的探索。

一、資料庫的知識構成分析

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共八冊32個單元,每個單元后的“資料庫”中都有2至5篇資料,共編選了101篇資料。涉及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和地球與宇宙的相關知識。如六年級下冊,每一單元都有2至5篇科技短文,全冊書共13篇。這些資料既與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聯系,又跳出教學內容的圈子。如《宇宙》單元資料庫中的“天文學家的第三只眼”,既聯系了《探索宇宙》一課中功能各異的望遠鏡,又在此基礎上,更詳細地介紹了天文學家的“第三只眼”。每一個資料內容既是對科學概念的進一步深化與理解,又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引發學生展開更多的思考與發現。

二、資料庫的教育價值分析

研讀教材可以發現,選編的資料緊密結合單元學習內容,有助于學生提高探究科學的興趣,加深理解相關科學概念,接受科學精神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1.資料庫的價值一:激發探究科學的興趣

把科學資料引入課堂,將物質世界中千奇百怪的動植物,神秘的微小世界,神奇的科學技術等等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驚嘆之余,深切地感受到科學世界的多姿多彩,并隨之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例如,六年級下冊《微小世界》單元里,在觀察水中的微生物時,將“資料庫”中的草履蟲、變形蟲、眼蟲等內容適時呈現,必將收到意料之中的良好效果。

2.教育價值二:促進科學概念的建構

科學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核心概念,而核心概念又與具體概念互相聯系、銜接,呈現出遞進發展的關系。后一個活動可能就要以前一個活動所形成的科學概念為基礎。每個單元后面設計了“資料庫”,選編了2至5篇資料,每一個資料都是對該單元科學概念的延伸和深化。例如,在六年級下冊“物質的變化”單元里,探究“控制鐵生銹的速度”后,組織學生閱讀“鐵為什么會生銹?”這一科學資料,促進了“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這一概念的建構。

3.教育價值三:培養科學情感的載體

小學科學教育要學生通過科學學習,內化科學精神,形成科學價值觀,懂得和欣賞科學的本質,而閱讀是極佳的途徑。例如,五年級下冊《時間的測量》資料庫中,“教堂里的擺”講述了伽利略發現擺的故事;六年級上冊《能量》資料庫中,“電和磁見面了”講述了奧斯特發現電磁關系的故事……學生在資料庫中可以閱讀到科學家的成長故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以及教材中的科學資料。這些內容,無一不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洗禮的良好素材。

三、實現資料庫教育價值的方法與途徑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發揮這些資料的應有價值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挖掘。

1.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其一,簡縮或剪裁,融入課堂。

許多資料本身就具有故事性強、生動有趣的特點,我們可以將其簡縮,以課件的形式呈現。如在教學《金屬熱脹冷縮嗎》時,在探究鋼條的熱脹冷縮時,就可以剪裁本單元資料庫中“熱脹冷縮和冷脹熱縮”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在課堂上呈現,既增加了知識面,又促進了概念的形成。

其二,改“文本”為“演示”或“圖片”,服務課堂。

在資料庫中,有些資料講述的是科學實驗過程,這些實驗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將這些實驗轉化為課堂上的演示實驗。如在教學《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我們可以將本資料庫中的“沉浮自如的‘浮沉子”用演示實驗的方式呈現,引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還有些資料中,配有大量的圖片,我們就可以將這些圖片進行展示,而略去文本。這樣,時間節省了,但效果依然顯著。

其三,引導學生全文閱讀。

在課堂上全文閱讀,雖然浪費點時間,可是其效果比讓學生在課后自由閱讀要好得多。當探究實驗活動不多時,就可以將部分時間分配在資料閱讀上。如教學《地球的衛星——月球》時,引導學生閱讀“我的月球之旅”;教學《探索宇宙》時引導學生閱讀“天文學家的第三只眼”……探究活動是主線,但閱讀的補充功能是實驗無法取代的。

2.作為課堂拓展延伸的補充資料

對于一些無法融合的資料,我們可以選擇作為拓展的資料,應用相對應的策略,來提高效果。

其一,開展專題閱讀交流會等。

單元教學后,可以組織一節課的時間用來開展專題閱讀交流會。六年級下冊《環境和我們》單元,就可結合“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和“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兩課,組織學生進行資料查閱,然后結合資料庫,來開展活動。除交流會外,還可以將多個單元合在一起,舉行一些如“講述科學家的故事”、“我最深刻的一次讀書體會”等等活動,這樣的方式將大大提高學生課外拓展閱讀的效率。

其二,開展資料庫科學知識競賽活動。

資料庫里有許多涉及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和地球與宇宙的科學資料,這些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新奇的。我們可以通過組織知識競賽等形式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掌握這些知識。

其三,選擇資料庫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活動。

教師作為引導者,更應該引領學生在校園、家庭、社會和大自然中去學科學用科學。資料庫中有關科學家探究的事例完全可以作為學生課外自主探究的課題。如學生閱讀“牛頓的發現”后,自己去探究牛頓盤的秘密;閱讀“麥稈和鋼管”后,去探究植物的莖空心的秘密……

總之,資料庫中蘊涵著巨大的教育價值,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新理念、積極探索、開發利用科學資料內隱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郝京華.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蘭本達.小學科學教育的“探究-研討”教學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猜你喜歡
方法與途徑資料庫價值
基于內容與協同過濾的GitHub學習資料庫推薦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今字’資料庫建設與相關專題研究”成果鑒定會順利召開
施工企業技術資料庫的建立與完善
珍視“資料庫”中那些故事里的事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試論“批注式閱讀”中找準批注切入點的方法與途徑
高校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與途徑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