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病人出院之后,就萬事大吉了嗎?

2017-05-30 10:48張琳
心理與健康 2017年7期
關鍵詞:精神病人民事行為小麗

張琳

1

很多精神病人的家屬,當為病人辦完出院手續的那一刻,就在心里暗松一口氣:這下好了,出院就沒事了??墒虑椴]有那么簡單。

那天,安靜的醫院樓道里傳來越來越大的爭辯聲,最后竟演變成憤怒的謾罵,我連忙出去查看。原來是位家長帶剛出院的孩子來開復學證明,我們的醫生告知他開復學證明的程序,可家長不理解,認為是刁難他,根本聽不進去醫生的解釋,他認為醫生只要寫幾個字就行了,為什么不給他寫。

我請他坐下,先勸他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不禮貌的話,以免影響孩子情緒。待他安靜下來我問他:“既然是寫幾個字這么簡單,為什么您不自己寫?為什么學校一定要這幾個字?”看他不再爭辯,我繼續說道:“學校需要醫生開復學證明,一方面是希望了解您孩子的癥狀是否確實消失,能夠正常讀書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以此來保證其他在校學生的學習秩序不受影響,我們都是孩子家長,應該能理解?!彼麧M臉不高興,但也沒說話。

我將一份開證明的須知交給他,上面寫著“患者出院后觀察一個月以上,病情穩定者,攜帶學?;騿挝唤榻B信及就診資料,由直系親屬陪同,來司法鑒定科開復工或復學證明”,他一看又跳起來,嚷道:“什么?出院一個月才能開證明,我們家長都要上班,誰看著孩子?這不是找麻煩嗎?”我問他:“孩子剛出院,藥量還維持在高劑量治療量,上課犯困怎么辦?被同學取笑怎么辦?他上學后學習壓力大,導致病情反復怎么辦?上學和住院的作息時間不同,孩子不適應怎么辦?”家長張了張嘴,沒說話,我一邊安慰一邊囑咐他:“您先帶孩子回家,讓孩子將作息時間慢慢調整到上學的狀態,也讓孩子準備準備功課,這樣上學后就不會感到太吃力。另外,您每天照顧孩子服藥,也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有什么問題及時帶孩子來醫院。如果孩子情況穩定,過一個月來開復學證明,我們也希望孩子盡快回歸學校?!边@位家長終于點了點頭。

目前,多數醫院為了患者早日回歸社會,都縮短了患者住院治療的天數,因此患者出院時雖然癥狀明顯改善,但藥物劑量較大、服藥種類較多,尚需時日調整用藥。另一方面,有些精神疾病有反跳或復燃等癥狀波動的情況,出院后也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此外,患者恢復工作或上學,需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如調整作息時間、溫習或補習功課、與同學或同事交往溝通,等等,因此希望患者和家屬不要操之過急,讓患者平穩過渡,盡快康復。

2

小麗是個東北姑娘,她在姐姐的陪同下來北京上訪,在等待上訪結果的過程中來到我們醫院咨詢。

從姐倆你一句我一句的陳述中我得知,小麗是家里的老小,在同胞中顏值最高,學習最好,不僅得到父母的嬌寵,哥哥、姐姐也對她疼愛有加。上大學時,小麗與同班男同學相戀,兩家父母都十分滿意,一畢業兩人就舉行了婚禮,兩家長輩資助買了一套位置絕佳的房子。兩年后,小麗生下了兒子,一家三口過著幸福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小麗27歲時,開始出現失眠,身體乏力,她越來越感到工作吃力,覺得腦子像木頭一樣不能動。孩子正是頑皮好動的年紀,但小麗幾乎沒精力照顧孩子。丈夫為了減輕小麗的壓力,讓她能好好休息,就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墒切←惖牟∏閰s不見緩解,整天沒有一句話,經常僵坐不動,吃得也很少,人變得憔悴不堪,被家人送到省精神病院治療。

每個探視日丈夫都帶著很多好吃的來看她。住院兩個月后,小麗的病情有些好轉,她很想念孩子,可無論她怎么要求,丈夫也不肯帶孩子來,并不斷地告訴她,說她得了這種病對孩子怎么怎么不好,說得小麗滿心愧疚。

有一天,丈夫突然來醫院,說要帶小麗外出去看孩子,小麗高興極了,歡歡喜喜地上了丈夫的車。令她意外的是,車子一直開到了民政局,小麗很不解,丈夫說辦了離婚手續就帶她去看孩子,并言之鑿鑿地說離婚是為了孩子,只是走個形式,以后還是一家人,他會一直照顧小麗。小麗一下子蒙了,人都僵住了,丈夫反復安慰、保證,小麗一向信任丈夫,于是同意辦理離婚手續。丈夫做了充分的準備,帶齊了所有的證件和打印的離婚協議書,手續辦得很順利,直到離開民政局,小麗都是懵懵懂懂的。隨后,丈夫帶她去看了孩子,看到孩子活潑健康,小麗深感安慰。傍晚,小麗被送回醫院,可隨后的兩個月丈夫再也沒露面。

醫院得知小麗離婚后,通知她的娘家人接她出院,這時小麗才真正明白離婚意味著什么。出院后在姐姐家住了兩天,小麗想回自己家,令她震驚的是房子已經易主。她想去婆婆家看孩子,可婆婆不讓見,說他們夫妻離婚了,孩子由父親扶養。小麗徹底崩潰了,病情復發又被送回了醫院。

小麗康復后,她在家人的幫助下聘請了律師,希望能通過法律途徑要回孩子的撫養權和屬于自己的財產,但被地方法院駁回。小麗無奈,就和姐姐一起來北京上訪。

小麗的姐姐說上訪可能不會有結果,信訪部門如果審查后認為案件審理沒有瑕疵,結果對小麗就沒有意義。姐兒倆露出沮喪的表情,她們不抱希望地問我有什么辦法嗎?我只好老老實實地回答:“作為醫生,我真的沒有辦法能切實地幫到你們。但我有個建議,你們可以設法向法院申請鑒定小麗離婚時的民事行為能力,如果小麗當時病情未緩解,有可能不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離婚是否是她真實意思的表示需要確認?!?/p>

我的話音未落,就看到小麗的眼中閃過一道光亮,那是希望之光。

3

和上面故事中“被離婚”后變得一無所有的小麗一樣,下面這位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經歷也同樣讓人唏噓不已。

一天下午,我正在辦公室專心致志地打鑒定報告,一位中年男子幾乎用沖的速度進入我的房間,我還沒來得及問話,他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就號啕大哭,無奈,我只好先安撫再問話。百般安慰之下,男子漸漸平靜下來,但他的表達能力不佳,交流不是十分順暢。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弄明白,原來他患有精神發育遲滯,因為與人打架曾被家人送到精神病院治療。住院期間,父母相繼患病,家人應對不暇,無人照顧他,只好讓他在醫院繼續治療。

兩年后,他出院了,可父母均已過世,他一個人住在父母留下的房子里,哥哥、嫂子常來看他,給他送吃的,他對兄嫂滿心感激??砂肽旰?,哥哥說要把父母的房子賣了,讓他住到養老院去。他不愿意,哥哥說他沒有行為能力,凡事可以替他做主。哥兒倆說不攏,吵了好幾架,昨天哥哥說他有暴力傾向,想讓警察幫忙把他送進醫院,他在警察到來之前跑了出來,現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所以急得直哭。他說自己有國家給的補貼,有父母留下的房子,可以自己生活,也不會再和人打架了,不愿意去養老院。

最后,他求我們幫助他,我不忍心告訴他醫生其實沒權限處理這種事,就告訴他可以向法院申請認定他是否有行為能力,如果無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可以請街道或法院幫他指定監護人,維護他的合法權益。他似乎不能完全聽懂,于是我一邊盡量用簡單的話和他解釋,一邊寫下他該找的機構、該走的程序。

像他這種情況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遇到,許多患者家屬、患者的工作單位甚至患者本人都想當然地認為一旦患上精神疾病,或者持有殘疾人證就沒有行為能力,事實不是這樣。

關于精神疾病患者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問題,我國有詳細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全國人大1986年4月12日通過)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第十九條 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他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4月9日)第一百七十條 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由其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向該公民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第一百七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必要時應當對被請求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鑒定。申請人已提供鑒定結論的,應當對鑒定結論進行審查。

另外,今年新通過的《民法總則》第三十五條還規定: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我告訴這位患者可以找其他親屬幫忙,如果沒有親屬可以找街道,這件事一定有辦法解決的。最終他破涕為笑,拿著我寫的紙條走了。待他離開,我忍不住重重地嘆了口氣,他要走的路還很長,不知道還會有多少波折。

猜你喜歡
精神病人民事行為小麗
社區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細胞分析
前夫病逝,必須按照公證遺囑繼承遺產嗎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訴訟離婚代理問題探究
精神病人住院自縊 醫院擔啥責
小財迷
要笑一整天
民事行為能力類型的局限
不負刑事責任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相關問題探討
藝術天才與精神病人或有遺傳關聯
武大十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