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早期青銅器的起源與傳播

2017-05-30 10:48劉學堂
收藏與投資 2017年6期
關鍵詞:二里頭銅器青銅器

劉學堂

摘要:中原地區雖然從新石器時代就零星地發現青銅器殘片,但青銅文化真正興起則到了公元前2千紀的前半葉,中國北方早期青銅文化發生的時代晚于中原地區。相比之下,新疆地區則在公元前3千紀末開始,就出現了發達青銅器群:甘青地區青銅器群出現的年代也早于中原地區和中國北方地區。新的發現與研究表明,中國早期青銅器有從西北向中原內地和中國北方地區傳播的趨勢。這些發現大大拓寬了中國早期青銅器起源與傳播研究的視野。

中國早期青銅器起源是中國考古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早期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點環節??脊虐l現表明,中原地區雖然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零星地發現青銅器殘片,但青銅文化真正興起則到了公元前2千紀的前半葉,中國北方地區青銅文化最早出現的年代要晚于中原地區。相比之下,處于西北的新疆和甘青地區,公元前3千紀末開始就出現了組合復雜的青銅器群,并呈現自西向東傳播的趨勢。中原和中國北方地區早期青銅文化的起源,不僅是當地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很可能也與西北地區青銅文化向這些地區傳播和影響有內在關系。

一、中原早期青銅器起源研究的新視野

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銅器是陜西臨潼姜寨第一期文化遺址第29號房址中出土的一塊殘銅片。但是,這件銅片的存在以及在中國冶金史上具有的意義,學術界還存在爭議。在黃河流域,時代上僅次于姜寨那件銅片的是山西榆次源渦鎮仰韶文化晚期遺址中出土的一塊陶片上發現的銅渣和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晚期遺址骨鑿上發現的銅銹,它們的年代被定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公元前3千紀后半葉,黃河中下游及華北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時代。這一時期出土銅器有所增加,主要有山東膠縣三里河的銅錐、諸城呈子的銅片、西霞楊家園的殘銅錐、長島縣長山島店子的殘銅片、日照王城安堯的銅煉渣、河南登封王城崗龍山灰坑中的銅片、河北唐山大城山的銅牌殘片等。進入夏代,中原等地除二里頭文化外,其他考古文化中銅器仍然是零散、偶然的發現,主要有山東牟平照格莊、山東泅水尹家城、河北唐山小官莊、天津薊縣張家園、北京昌平雪山、北京房山琉璃河、河北大廠大頭沱頭等遺址出土的銅耳環、銅鏈、銅刀、銅渣等。山西陶寺遺址的M3296中發現一件澆鑄成形的鈴形銅器,M11墓主人手臂處發現一件銅齒輪形器,其年代在公元前2千年前后,是龍山晚期階段青銅器的重要發現。

中原地區,青銅器群的真正出現是在二里頭文化時期。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基本出土于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其他地區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的銅器都是偶見。據統計,二里頭文化的銅器有錛1、鑿2、刀3、錐3(包括銅條)、魚鉤1、爵4、戈2、戚1、鏃4、鈴1、圓形泡飾1、圓形器2、鑲嵌綠松石的銅牌飾1件。幾年前,二里頭遺址出土了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我國最早的青銅鉞和一件龍形銅器。據考古學家研究,在二里頭一、二期中尚未發現銅器,所見銅器大抵出自于三、四期的地層中。二里頭文化三、四期所出均是中原式青銅器,也就是說中原青銅文化的形成由二里頭文化開始,到了商、周時期,中原地區青銅文化發展到鼎盛。由碳十四測定的二里頭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間三、四期的年代在公元前2千紀前半的后段。而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系列測年,又把傳統認為的二里頭文化年代向后推了一二百年。

如果姜寨發現的那件黃銅片無誤的話,表明公元前5000年中葉前后,黃河中下游地區就有了銅器。但此后,僅在極個別遺址中零星發現有屬于公元前3000年到2000年前后的小銅片或殘渣。進入夏紀年范疇,中原地區發現銅器雖略有增加,但除二里頭文化外,仍只是在少數考古文化的個別遺址中見到??脊艑W家和冶金史學家依據上述考古發現,經數十年研究,不僅無法像眾所周知的史前歐洲青銅文化發展史那樣,在從仰韶文化早期開始到仰韶晚期龍山階段之間建立起前后相承的中國早期;臺銅技術、青銅文化發生、發展、繁榮與演化的體系,而且難以將上述新石器時代偶見的銅片、殘渣等,當成二里頭文化三、四期突然發展起來的中國早期青銅文化的源頭。諸環節之間相當多的空白還需要更多的考古證據。所以,關于中原地區青銅器的來源問題也還未達成完全一致的認識。

二里頭三、四期突然興起的青銅文化,既然長期在中原地區尋找不到其來源的確定線索,那么就要考慮它是否受到外來影響。二里頭遺址出土一些銅器,從文化風格看,不是中原文化傳統中的器物,在當找不到起源的任何線索的同時,這類器物在甘青和新疆東部都有出土,其年代要早于二里頭和中國北方的其他地區。根據這些線索,把二里頭青銅文化起源研究的視野,由中原轉向中原以外的西北地區,無疑有助于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二里頭青銅文化的突然崛起,與西北青銅文化向中原傳播是否存在內在關系,應值得重視。

二、中國北方系青銅器來源之爭

20世紀前半葉,一些考古學家認識到中國北方地區的一些青銅器與中原地區商、周文化傳統中的青銅器存在區別。在這些青銅器的發現和研究過程中,學者們先后將其稱為“綏遠青銅器”、“鄂爾多斯式青銅器”、“北方式青銅器”、“北方系青銅器”等等,目前“北方系青銅器”的概念已為學術界廣泛接受。

中國北方系青銅器的起源,長期以來有外來說和本地起源說之爭。20世紀80年代前后,內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朱開溝文化遺址中,發現有相當于商代早期的青銅戈、劍、刀、耳環等,相當于夏代中期和晚期的手鐲、耳環、針、錐、環、指環等。這些發現被認為為北方系青銅器的本地起源研究找到了重要線索。不過,近來已有學者注意到了甘青地區夏代青銅器與中國北方地區早期青銅器的相似性和它們并不晚于中國北方地區青銅器的事實,注意到中國北方青銅器的某些器物晚于西方的同類器物,推測它們源自西方。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北方系青銅器中有大量歐亞草原文化因素,同時北方系青銅器中,特別是一些早期的器物,明顯地表現出與甘青早期青銅文化密切的內在關系,如杖頭、耳環、手鐲、銅刀、銅鏈等。這些青銅器在北方的突然出現,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是甘青齊家文化青銅器向這一地區傳播的結果。

三、新疆及甘青地區早期青銅器的重要發現

1973年,新疆烏帕爾蘇勒巴俄遺址發現銅珠、殘細銅棒4件、小銅塊12件。銅器中的小塊經過測驗為紅銅,但是雜質較多。共存的器物有粗夾砂紅陶片、非幾何形細石器、磨制石鏃、骨鏃。發現者認為,其文化內涵與中亞的克爾捷米納爾新石器文化(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相似,推測其年代不晚于公元前3000年。假如這種推測不誤的話,它是目前新疆、甘肅、青海地區最早的銅器出土地點。

1975年,在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遺址出土一件銅錫合金鑄成的青銅刀,與銅刀共出的還有其他銅器殘塊。這件銅刀的背部略呈弓形,圓頭,柄部甚短,系單范鑄成,其年代不早于公元前3千紀。

20世紀30年代初,羅布獵人奧爾得克帶領瑞典人貝格曼在塔里木河下游羅布淖爾三角洲地區發現了小河五號墓地,小河墓地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引起了西方學術界的關注。解放后,特別是近年來的一系列考古發現表明,在羅布淖爾三角洲地區存在著一支以孔雀河古墓溝墓地和小河墓地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被稱為小河文化。小河文化中未發現陶器,但據新公布的材料看,小河墓地發現相當多的小銅片。這些小銅片呈不規則狀,有的鑲嵌在一些神秘的祭祀器上,有的成排鑲嵌到木罐或縫綴在衣物上。另外,還發現有銅鏡和銅鏈等。小河墓地利用小麥標本采用加速器質譜技術進行碳十四測年,結果顯示,小河文化年代的上限在公元前2千紀前后或超過公元前2千紀,下限為公元前2千紀中葉。

20世紀80年代,哈密火車站前的天山北路(過去稱林雅墓地)一帶發現和發掘7700余座墓葬,這批墓葬因出土有大量銅器而引起了學術界高度重視。從一些統計材料看,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銅器總數可以千計,一座墓中所出銅器一件至幾十件不等。銅器的加工方法有鑄造、鑄造后冷加工、熱鍛、熱鍛后冷加工等,制作技術先進。銅器類型極其豐富,主要有大量方形或圓形的銅牌飾、管飾、銅刀、臂訓、蝶形器、珠、鏤孔牌飾、鏡、斧、鈴、耳環、鏈、劍等。以天山北路墓地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可稱為林雅文化。林雅文化中的一組陶器與此前在河西走廊西部發現的四壩文化火燒溝遺存中的同類器物完全一樣,所以,學術界一般把它的文化性質和年代與四壩文化相比。實際上,林雅文化構成因素復雜,既有東來的四壩文化,也有馬廠文化的成分,又有西來的以筒形器為代表的考古學文化的因素,還有可能具有屬于地方文化的因素。馬廠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3千紀的后半段,據此,林雅文化年代的上限可溯至公元前3千紀末到2千紀初。

1976年,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發掘清理出一批墓葬,學術界將以這一墓地為代表的遺存命名為四壩文化?;馃郎夏沟?12座墓中隨葬銅器的有106座,所出銅器超過200件;1986年,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等在安西縣鷹窩樹遺址清理4座四壩文化墓葬,獲銅器了件,另在地表采集若干銅器;同年,在民樂西灰山四壩文化遺址發現殘銅器2件;1987年,吉林大學考古系等在民樂東灰山清理四壩文化墓葬249座,出土銅器16件;同年,北京大學考古系等發掘了酒泉的干骨崖遺址,清理墓葬105座,出土銅器48件。據最新統計,四壩文化出土銅器近300件,青銅器類型主要有環首刀、錐、削、泡飾、連珠飾、扣飾、四羊首權杖頭、耳環、手鐲、鏈、穿望斧等。據碳十四測定的年代,四壩文化在公元前2千紀前半段范圍內,其上限不超過公元前2千紀。

甘青地區的齊家文化被認為是中原龍山文化向外擴張中的外環。目前,在甘青地區發現的屬于齊家文化的遺存點很多,出土銅器的地點也相當廣泛,有學者統計,目前在齊家文化中已發現銅器118件,均發現在洮河以西,屬齊家文化中、晚期。齊家文化的青銅器主要有斧、刀、銅牌飾、扣、鐲、人面匕首、雙耳斧等。另外,據近年的研究,過去被定為齊家文化的一些形態進步、個體較大的銅器,從共出器物看,很可能是卡約文化之遺物,時代上應晚于齊家文化。

在新疆和甘肅個別遺址和墓葬中偶然發現公元前3千紀前后的銅器,這一點雖和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銅器的發現情況一樣,但由于新疆以西的西方很早就有了冶銅業,由于地理上的原因,這里偶見的銅器自然讓人們懷疑是源自西方。最近有學者發現,中國西部自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出土的石質或銅質的權杖頭,在西方早就流行,是很典型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質的文物,這類器物無疑是由西方傳入的。過去在新疆地區的哈密市二道溝、奇臺縣紅旗機器廠、民豐縣尼雅、特克斯縣的鐵里氏蓋等遺址發現過權杖頭,近年來,又在和靜察縣察罕烏蘇羅布泊小河墓地發現有銅質和石質的權杖頭。新疆地區不同質地權杖頭的新發現,為此說提供了重要證據。甘肅民樂東灰山遺址發現有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前后的小麥,國內外學界公認大麥和小麥最早由西亞古代居民馴化,由這里向周邊世界擴散傳播。新疆相當于青銅時代的墓地中多處發現有小麥,有的墓地發現有大麥,如孔雀河古墓溝墓地發現的小麥、哈密五堡墓地發現的大麥,在小河墓地小麥更是很常見的隨葬品,河西發現的小麥無疑由新疆傳入。這些發現表明,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中西文化之間已有較為頻繁的接觸,在這樣的背景下,這一時期,銅器由西方傳入新疆和甘肅甚至內地其他一些地區,不是沒有可能。

公元前3千紀初到公元前3千紀末,我國境內(包括西北地區)這一時期的考古遺存中,銅器只是極為偶然的發現,很可能這一時期處于零星的器物傳入期,青銅冶煉和銅器制作技術還未被人們完全接受。研究傳播學的學者認為,一種新的文化因素的傳播,通常情況下,先是器物的傳播,而后才是制作這種器物技術的傳播。至公元前3千紀末開始到公元前2千紀前半葉,新疆東部和甘青地區的古代居民才全面地掌握了先進的冶銅術和銅器制作技術,并創造了發達的青銅文化。

四、西北地區砷青銅的發現

據研究,人類開始使用銅始于公元前6000年的安納托利亞,公元前5千紀后期到公元前4千紀上半葉,人們就開始使用砷銅,它是出現最早的合金,此后,砷銅很快在古老世界得到廣泛使用,前后延續2000年之久。伊朗Susa發掘出土的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19件銅器中,有6件銅器的含砷量達1%;屬于公元前3900年至公元前3500年的遺址中出土的18件銅器中,有11件砷銅含砷量高達5%。研究者認為,這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人類最早使用砷銅的實例。公元前4000年前后,砷銅廣泛傳播,在許多地方逐漸取代紅銅而成為最重要的金屬。錫青銅大約在公元前4千紀在近東地區出現,但是真正替代砷銅要到了公元前2千紀初期。在早期青銅時代(EBA)和中期青銅時代(MBA),砷銅仍占有統治地位,只是到了晚期青銅時代(LBA),錫青銅才取代砷銅,成為最重要的金屬合金。

在我國西北地區,冶金史專家在鑒定哈密五堡墓地的青銅器時,發現一件銅環和一件小銅鈴是砷青銅,含砷量在3%-5%,另在天山北路墓地發現一件含砷量在2%的錫青銅。后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89件銅器也經檢測,計有錫青銅61件,約占69%;紅銅器11件,占12%;砷銅10件,占10%;另有了件為銅、砷、錫的三元合金。其中40件保存較好的樣品中,10件紅銅,16件錫青銅,了件砷青銅,其余3件為三元合金。冶金史學家通過進一步的分析鑒定發現,在哈密盆地的天山北路、南灣、五堡、焉不拉克及黑溝梁等墓地均出土有砷銅。冶金史學家首次對四壩文化火燒溝墓地出土銅器進行檢測時,在檢測的66件銅器中發現30件純銅,占45%,銅器中基本不含砷或含極微量的砷。后來,他們又再次對這里的37件樣品進行檢測,發現有13件銅器的含砷量均超過2%。四壩文化民樂東灰山的銅器多為砷銅,東灰山遺址出土銅器15件,經鑒定,其中12件為砷銅,2件為錫青銅,1件為錫砷鉛青銅;酒泉干骨崖遺址出土48件銅器,46件經鑒定,其中10件為砷銅,22件為錫青銅,5件為錫砷青銅,余為其他,其砷銅的含砷量在20/0-60/0的范圍內;朱開溝遺址出土的少量銅器中有4件含有砷,其中1件錐,含砷量在1.6%,1件鏈,含砷量在1.4%,1件戈,含砷量在6.8%,為砷青銅。最近檢測的小河墓地出土的3件青銅器,2件為含砷的青銅,同樣也含有錫,為三元合金。這些出土的合金銅器表現出較高的青銅;臺制技術,而且是“中國西北地區使用含砷青銅較早的實物證據,具有重要意義,制作工藝和成分上有明顯差異,顯示出這三件銅片可能來自不同的地區”。

我國西北地區早期銅器中大量砷青銅的存在,表明它與西方;臺銅技術之間存在著淵源關系,這一發現已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它為研究中國早期青銅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五、中國早期青銅器的傳播

中國境內新石器時代極個別遺址中偶見的青銅殘片等,還不能成為那個時期不同地區、不同考古文化的構成因素,這些發現還需從另外的視點進行研究。中國最早的青銅器群出現在新疆地區的古墓溝一小河文化、林雅文化、甘青地區的四壩文化、齊家文化中。其中哈密林雅文化制銅業最為發達,次之是時代與之接近的四壩文化和齊家文化。中原地區由二里頭文化三、四期發展起來的青銅文化不早于北方系青銅器,更晚于新、甘、青地區的青銅文化??梢?,居于中間的四壩文化、齊家文化銅器中的主要因素不可能來自東方,而是來自西方。依據上述,我們可以大體上勾勒出中國境內青銅文化傳播的新線路。

古墓溝一小河文化和林雅文化中普遍發現的青銅器,其年代的上限早到公元前2千年初或公元前3千紀末,這里發現的銅器類型復雜多樣,制作技術十分先進。據此推測,新疆東部地區使用銅器的時代可能還要早一些,或許可以推到公元前3千紀下半葉的某個階段。在這一時期,分布在甘青地區的馬廠文化,還很少見到銅器。到目前為止,馬廠文化中發現銅器只有3件,即甘肅永登蔣家坪遺址的1件銅刀、酒泉高首藉地和照壁灘兩地銅塊、銅錐各1件。由此分析,新疆東部地區可能最早進入了青銅文化的發展期,其后,河西西部和新疆東部進入四壩文化和林雅文化時期,甘青一些地區進入齊家文化的某個階段,青銅文化更加繁榮。

隨著東西文化的交流,早期青銅文化以新疆東部和河西西部為中心開始向四周傳播。這支青銅文化至少在商代首先進入了吐魯番盆地,近年在吐魯番地區發現的早期青銅器,如柄部呈凹槽狀的環首刀、銅鈴鐺、管銎斧等,都來自于哈密地區;到了商周之際通過阿拉溝進入天山南麓一線;西周至春秋時期,分布在天山南麓一線的察吾乎文化中發現了與這支青銅文化有密切關系的青銅制品,這里銅器類型較多,如銅斧、銅刀、牌飾、連珠狀管飾等。越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這支青銅文化繼續向西、向南傳播,但在傳播過程中很快式微。塔里木盆地南緣一線的扎滾魯克文化,其年代上限不早于西周,下限到戰國或更晚,扎滾魯克文化中只發現2件小銅刀、銅管飾和小銅珠飾;在略晚的時候,這支青銅文化還沿著天山北麓綠洲帶向西分布,到達伊犁地區,值得注意的是,它在這一地區遇到自西向東分布、十分發達的鐵器文化而最終沒有發展起來。近年來,在伊犁河流域哈什河谷發掘的上千座屬于西周、春秋戰國到漢代的墓葬中,鐵器已相當普及,而銅器只是偶見品。

河西西端的四壩文化中的青銅器與哈密林雅文化的青銅器雖略有區別,但文化特征基本一致,二者之間關系密切。起源于東天山的青銅文化向東,最早應該進入河西西端,并很快被河西甘青地區齊家文化的人們接受,并在傳播過程中不斷創造出新的青銅器因素。由齊家文化再向東、向北甚至向南傳播,因各地文化的復雜多變,它的傳播線路并不像向西傳播時那樣明晰。相當于夏代中期的朱開溝遺址三、四階段出土的青銅器,從風格上看,顯然是西來的。朱開溝文化的陶器中也發現有明顯的齊家文化因素,可視為證據。齊家文化的青銅因素向北順著黃河到達了鄂爾多斯地區,大概以此為契機,青銅器技術在中國北方地區、黃河兩岸、長城內外迅速傳播和發展,到了商周時期,開始形成了中國北方系青銅器。甘青地區齊家文化、卡約文化中發現的青銅器,中國北方不同地區和文化中發現的北方系青銅器,都程度不同地表現出地方特征,這表明青銅文化因素的傳播是一個與當地文化不斷結合并進一步發展、變化、創新而成為當地考古學文化重要組合因素的過程。不過,從整個北方系青銅器看,特別是它的早期銅器共性更為明顯,它們大多都可以在新疆東部和河西西部找到本源。

近年來的一些發現讓我們找到了這支西來的青銅文化繼續向東傳播的跡象。山西陶寺遺址出土1件銅鈴和1件銅齒輪形器,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包括陶寺遺址在內,由于在附近相當范圍的地區里它是很孤立的發現,關于它的源流并不清楚。銅鈴形器作為早期薩滿教的道具也見于哈密地區史前遺存中,在西北其他地區青銅時代墓葬中常有發現,有時一座墓中往往數件或十數件。無獨有偶,與陶寺齒輪形銅器類同的器物在哈密盆地青銅時代墓地也有發現,尤其是呈齒形的放射狀短線紋在哈密地區早期青銅器中較為常見,這種短線紋有單圈的,也有多圈的,一般圍繞著一個圓形中心分布,它可能與祭祀太陽的薩滿巫術活動有關。從文化發生與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陶寺遺址的兩件銅器西來的可能性很大。不僅如此,在二里頭文化的分布區,我們也發現有西來青銅文化的一些因素。如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環首銅刀,這類銅刀最早發現于新疆東部和河西西部,它向西傳入河西東部、青海、寧夏、陜西等地,進入內蒙古河套地區后有了很大發展,成為北方系青銅器的主要因素。另外,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鑲綠松石的獸面牌飾、鑲嵌蛇紋的銅膠玉矛、帶管銎的銅戚等都具有明顯的西北青銅文化特征。如果考慮到上述中國境內青銅文化傳播的大背景,那么,關于二里頭文化三、四期時青銅文化突然興起的原因,就不能完全排除與外來文化相關的可能性。

中國境內含砷青銅器基本發現在西北地區,它與西方早期冶銅技術間的相似性,表明它們在;臺銅技術上存在著淵源關系。隨著西北地區青銅文化向東流布,砷青銅逐漸消失。不過,冶金史學家還是在朱開溝文化的銅器中發現有砷青銅;近來對陶寺齒輪形銅器進行鑒定,發現它也是一件砷銅制品;偃師二里頭二期遺址中的1件銅錐,也是用砷青銅制成,含砷量在4.47%。這些發現為我們留下砷青銅器向東分布的重要線索。更值得注意的是,砷青銅在中國境內的發現與我們以上闡述的中國境內早期青銅文化起源與傳播的線路大體相合,可互為證明。

中國西北地區早期青銅器發現與起源問題研究,被認為是當前頗顯蕭條的西部考古中“難得的亮點”。如果從整個中國早期青銅器起源與傳播的角度,對中原、中國北方、西北早期青銅器進行對比分析,就會發現它們并非是在絕對封閉的條件下獨立發展起來,它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實物證據表明,最早出現在中國西北的青銅文化,經歷了一個向北、向東傳布的過程,這些發現大大地拓展了中國早期青銅器起源與傳播的研究視野。

猜你喜歡
二里頭銅器青銅器
華夏第一龍:二里頭的“龍”
二里頭遺址為何定位為夏都
后母戊鼎:沉淀在歲月里的青銅器
二里頭: 尋找最早的中國
伊洛平原二里頭文化期聚落群聚形態研究
由新見陽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銅器及相關問題
壽縣朱家集楚銅器“前”字補說
銅婚
山西定襄中霍墓地出土銅器的初步科學分析
認識“晉式青銅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