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獸生物多樣性調查

2017-05-30 09:13李必成王軍馥方國富
安徽農業科學 2017年36期
關鍵詞:獸類生物多樣性鳥類

李必成 王軍馥 方國富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獸生物多樣性狀況。[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利用紅外相機技術對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鳥獸生物多樣性調查。[結果]鑒定出鳥獸6目11科15種(獸類9種,鳥類6種),其中白頸長尾雉(Syrmaticus ellioti)、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鷴(Lophura nythemera)、勺雞(Pucrasia macrolopha)、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為國家 Ⅱ 級重點保護動物。相對豐富度指數較高的獸類依次為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華南兔(Lepus sinensis)、小麂(Muntiacus reevesi)等;相對豐富度指數較高的鳥類依次為白鷴(L.nythemera)、大山雀(Parus major)、勺雞(P.macrolopha)等。核心區紅外相機所拍攝的物種數顯著多于緩沖區。[結論]研究可為進一步開展長期監測工作和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紅外相機技術;鳥類;獸類;生物多樣性;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圖分類號S759.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7)36-0083-02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biodiversity of mammals and birds in the Qingliangf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Anhui Province.[Method]From December of 2015 to March of 2016,the biodiversity of mammals and birds in the Qingliangf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camera infrared technology.[Result]15 species,11 families,6 orders(including 9 mammal species and 6 bird species) were identified.Among them,Syrmaticus ellioti and Muntiacus crinifrons were Class Ⅰ state key protected wild animals,and Lophura nythemera,Pucrasia macrolopha and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were Class Ⅱ state key protected wild animals.Based on the relative abundance index,Niviventer confucianus,Lepus sinensis and Muntiacus reevesi were ranked as the 3 most abundant mammal species,while L.nythemera,Parus major and P.macrolopha were ranked as the three most abundant bird species.The number of recorded species by camera traps in core area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in buffer area.[Conclusion]The study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conservation of wild animals further.

Key wordsCamera infrared technology;Birds;Mammals;Biodiversity; Qingliangfe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受制于野生動物行為習性和生境多樣性差異,野生動物尤其是獸類監測長期以來面臨著諸多困難[1]。近年來,隨著紅外相機技術(主動式/被動式紅外觸發相機)的廣泛應用,利用影像資料記錄野生動物種群[2]、分布和行為[3]的報道迅速增加。紅外相機技術正逐漸成為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本底資源調查和長期監測的重要手段[1]。

近10年來,尚未曾對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物資源特別是鳥獸資源進行系統調查,對一級重點保護物種的記載缺乏實際野外觀察數據,對其分布、活動區域等了解甚少。由于當地生態旅游和經濟樹木培育等因素,保護區部分生境及人為干擾強度出現頻繁改變,對當地野生動物造成潛在威脅。

為了解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資源現狀,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筆者利用被動觸發式紅外相機對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林下鳥類和獸類生物多樣性進行了調查,旨在為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區概況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區概況

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位于安徽省績溪縣和歙縣交界處(118° 45′49″~118° 53′38″ E,30° 03′34″~30° 09′40″ N),東與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接壤,最高峰清涼峰海拔1 787.4 m,為天目山系主峰。安徽清涼峰保護區總面積7 811.2 hm2,保存了較為完整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隸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且集中[4]。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保護區開展了多次動植物科考[5],記錄了梅花鹿(Cervus nippon) 、黑麂( Muntiacus crinifrons) 、云豹( Neofelis nebulosa) 、金錢豹( Panthera pardus) 、白頸長尾雉(S.ellioti)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內的脊椎動物377 種。

1.2研究方法

1.2.1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按照海拔高度分層布設4組相機,每組3臺,組間距在1 km以上。布設時兼顧保護區地形特點和巡護路線,相機間隔大于50 m。所有相機每月檢查運行是否正常,并適時更換電池和存儲卡,其中1臺由于雨雪等原因損壞,實際正常工作相機為11臺。

所有相機均為ScoutGuard(DTC-560K)被動觸發式紅外相機,安裝高度0.3~0.6 m,相機拍攝模式為照片,連拍3張,時間間隔為1 s。相機周邊視野均比較開闊。

1.2.2數據處理。動物分類采用Smith等[6]、鄭光美[7]和蔣志剛等[8]的分類系統。統計獨立有效照片數量,獨立有效照片的標準為:①相鄰照片間隔時間至少30 min;②單張照片中出現的同種個體均記為一個[9]。物種相對豐富度指數(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反映物種相對數量,其計算公式為:RAI=(獨立有效照片數/相機總捕獲日) ×100。

運用EstimateS 9.1統計軟件[10]以及Excel 繪圖功能擬合獸類、鳥類及二者總物種數與相機捕獲日之間的關系,繪制稀疏化曲線(Rarefaction curve),檢驗取樣的充分性[11]。

2結果與分析

此次調查累計1 199個相機日,共獲得照片6 010張,有效照片2 075張(組)。經鑒定,獨立有效照片133張,可識別獸類和鳥類6目11科15種,其中獸類9種,鳥類6種。白頸長尾雉(Syrmaticus ellioti)、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為國家 Ⅰ 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鷴(Lophura nythemera)、勺雞(Pucrasia macrolopha)、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為國家 Ⅱ 級重點保護動物(表1)。單臺紅外相機所拍攝的物種數為0~11種,平均2.6種。

按照獨立有效照片比例大于1%的原則,保護區主要常見種為白鷴、大山雀、北社鼠、華南兔、小麂、黑麂、毛冠鹿、野豬和鬣羚。北社鼠為獸類中最優勢物種,相對豐富度指數為18.72,占有效照片總數的77.44%。鳥類中最優勢物種為白鷴,占有效照片總數的2.26%。

從圖1可以看出,鳥獸物種數均隨相機日的增加而增加,獸類優勢種在77個相機日內均已拍攝到,而鳥類優勢種在737個相機日內拍攝到。從曲線的飽和度來看,獸類物種數在300個相機日后趨于平緩,而鳥類物種則在800個相機日后趨于平緩。

采用Mann-Whitney Test分析保護區核心區紅外相機所拍攝的物種數與緩沖區紅外相機所拍攝的物種數,結果表明核心區紅外相機所拍攝的物種數顯著多于緩沖區(Z=-2.319,P=0.017),而海拔梯度與紅外相機所拍攝的物種數無顯著相關性(χ2=-6.029,P=0.110)。

3結論

此次記錄的獸類物種數占當地歷史記錄獸類物種數的18.8%,鳥類物種數占當地歷史記錄鳥類物種數的5.0%[12]。81.2%的獸類和95.0%的鳥類并未記錄到,可能有以下原因:①此次調查為按照海拔高度的系統取樣,并未涵蓋所有獸類和鳥類的活動范圍和分布情況。②紅外相機監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能記錄部分地面活動的鳥類和獸類。

結合此次調查結果以及物種稀疏化曲線可知,總物種數不斷增加。因此,從監測鳥獸多樣性的角度,應繼續增加布設相機的數目并延長放置時間。此外,結合該研究中紅外相機監測結果,同時也在繼續開展傳統的樣線法調查,二者的結合將有助于全面掌握保護區內野生動物資源的現狀,為保護區實施有效管理措施提供科學支撐。

該研究結果表明,保護區核心區紅外相機所拍攝的物種數顯著多于緩沖區的物種數,說明人為干擾仍是影響保護區野生動物棲息地質量和種群數量的主要因素。今后應進一步加強管理,確保核心區野生動物棲息地質量。同時,合理利用緩沖區和試驗區,盡可能降低人為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干擾。

參考文獻

[1]

肖治術,李欣海,姜廣順.紅外相機技術在我國野生動物監測研究中的應用[J].生物多樣性,2014,22(6):683-684.

[2] 李欣海,于家捷,張鵬,等.應用紅外相機監測結果估計小型嚙齒類物種的種群密度[J].生態學報,2016,36(8):2311-2318.

[3] 斯幸峰,丁平.古田山森林動態監測樣地內鳥獸種群動態的紅外相機監測[J].生物多樣性,2014,22(6):819-822.

[4] 邵小平.安徽清涼峰自然保護區植被類型和垂直分布帶譜調查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7):55-56.

[5] 方國富,邵江山,邵小平.安徽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現狀與發展對策[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1,33(S2):6-10.

[6] SMITH A T,解焱,HOFFMANN R S,LUNDE D,等.中國獸類野外手冊[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7] 鄭光美.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8] 蔣志剛,馬勇,吳毅,等.中國哺乳動物多樣性[J].生物多樣性,2015,23(3):351-364.

[9] OBRIEN T G,KINNAIRD M F,WIBISONO H T.Crouching tigers,hidden prey:Sumatran tiger and prey populations in a tropical forest landscape[J].Animal conservation,2003,6:131-139.

[10] COLWELL R K.Estimate S software[EB/OL].[2016-12-20].http://viceroy.eeb.uconn.edu /EstimateS.

[11] 袁景西,張昌友,謝文華,等.利用紅外相機技術對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獸類和鳥類資源的初步調查[J].獸類學報,2016,36(3):367-372.

[12] 程愛興,陳建新,翁東明,等.清涼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綜述[J].當代生態農業,2001(Z2):4-7.

猜你喜歡
獸類生物多樣性鳥類
善于學習的鳥類
鳥類
鳥類的叫聲
新疆夏爾希里自然保護區資源的保護研究利用
利用紅外相機調查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獸多樣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