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防控的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管理探索

2017-05-30 10:19張文
中國商論 2017年35期
關鍵詞:風險防控國有企業

張文

摘 要:隨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對外投資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尤其是對歐美發達地區的投資,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效。然而,當前部分國有企業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風險問題,不能保證資金回報率,甚至影響其長遠發展。因此,國有企業要根據對外投資管理情況,制定完善的風險防范方案,逐漸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創建現代化管控體系,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關鍵詞:風險防控 國有企業 對外投資管理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12(b)-077-02

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應當制定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逐漸提升風險管理工作效果,在全面分析安全問題原因的基礎上,合理控制投資質量,提升投資工作效果,保證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合理的經營管理方式,應對投資方面與生產經營方面的風險問題,逐漸提升風險防范工作成效,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1 國有企業對外投資管理情況分析

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后,受到計劃經濟時代與相關觀念的影響,不能保證物質資源的使用效果,在物質貧乏的情況下,一些國有企業開始制定員工福利管理機制,創建現代化管理系統,大力創建三產模式與聯合模式的企業發展戰略體系,這也是對外投資的初期發展形態。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與中期,企業在實際發展期間,開始對組織進行轉化,然而,多數國有企業沒有對市場情況進行全面的考核,不能保證決策規劃的可靠性與有效性,甚至出現盲目擴大規模的現象,不能保證兼并的合理性與規范性,導致出現投資企業數量迅速增長的現象。雖然投資項目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但是,在業務分散、規模減小的情況下,不能保證國有企業的發展效果。同時,一些國有企業在獨資生產與發展中,不能保證規模的規范性與合理性,例如:在開設子公司期間,不能對風險外問題進行合理的防控,一旦子公司出現了問題,將會導致母公司承擔法律責任,導致母公司的經營管理等面臨風險方面的威脅,不能保證其長遠發展與進步。在90年代末期,國有企業已經開始建立企業管理制度,通過分離模式、單獨經營模式與獨立核算模式的處理,保證輔助產業的發展效果,通過合理的支持方式,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機制,更好的對產業模式進行擴充,逐漸提升生產水平,加大管理力度,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2 國有企業對外投資風險問題分析

在我國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國有企業開始實施對外投資等工作,能夠加快工作步伐,這也導致投資風險問題逐漸凸顯,不能保證其資產安全性,難以全面增強其核心競爭能力。經過相關調查可以得知,在2015年,我國某企業在對美國投資的過程中,出現了 6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導致其發展受到嚴重影響,未能體現對外投資的優勢。在經濟損失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經營的產品本身存在一定風險問題,且缺乏完善的風險控制與防范制度,不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難以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處理,導致自身發展受到影響,難以對其進行全面的管理與控制,對于國有企業對外投資風險而言,需要正確分析,保證相關工作效果。具體風險問題為以下幾點。

第一,投資項目失誤風險。國有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制定完善的對外投資管理制度,不能對自身行為進行全面的規范,難以合理應對風險問題,導致在投資管理的過程中,影響其經濟效益,不能保證對外投資的工作效果,難以提升經濟效益。

第二,缺乏完善的對外投資機制。國有企業未能建立現代化對外投資機制,不能根據國際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難以提升自身對外投資效果,未能增強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第三,缺乏科學的融資機制。國有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不能保證項目投資收益,無法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導致自身融資效率降低。同時,國有企業不能合理使用國際資金[1]。

3 國有企業對外投資風險管理措施

在國有企業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明確對外投資方面的要求,對風險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完善的防范方案,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建立現代化投資風險管理機制,逐漸提升風險管控工作水平,滿足其實際發展需求,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3.1 增強自身競爭能力

在對西方發達國家對外投資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成功投資企業具備較高的競爭能力,多數企業在國內發展的過程中,規模效益呈現遞減發展的趨勢,成本優勢逐漸降低,同時,在市場飽和的過程中,無法在國內投資獲取相應的利潤,選擇對外投資,能夠借助國外的力量,逐漸增強自身的實力,提升自身經濟效益,保證可以滿足其實際發展需求。因此,我國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應當對各方面內容進行合理的分析與控制,保證自身工作效果。例如:海爾集團在實際發展期間,屬于集體企業,在瀕臨倒閉的情況下,對內部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對市場進行全面的開發,創新售后服務管理模式,提升自身服務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通過現代化資本運營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兼并收購了一些因為管理工作問題破產的企業,在擴大規模的情況下,提升其經濟效益。在近年來發展的過程中,海爾企業開始通過對外投資的方式拓寬自身的市場份額,提升自身經濟效益,其在美國已經占領了21%的家電市場,能夠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可以達到良好的工作效果,滿足當前的實際發展需求,創建現代化生產與營銷機制,保證可以為其發展奠定基礎[2]。

在企業實際發展期間,對外投資工作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能夠通過相關模式對其進行處理,依靠本國家的力量,創建現代化對外投資機制,形成良好的工作體系。例如:首鋼鋼鐵公司在發展中,使用了對外投資的管理模式,可以利用國內鋼鐵方面的發展力量,創建現代化產品管理機制,在采礦與煉鋼的支持下,應用先進的煉鋼技術,成為世界鋼鐵企業的引領者。在實際發展期間,首鋼企業已經在美國成立了獨資的公司,可以通過對外投資的方式提升自身經濟效益。

通過上述首鋼企業與海爾企業對外透析的分析可以發現,兩者自身具備較高的競爭能力,能夠對生產經營業務進行全面的管理與改革,在提升自身核心競爭能力的情況下,在國際市場中創建良好的發展機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3]。

3.2 制定完善的戰略方案

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應當制定完善的戰略方案,樹立正確的戰略思想觀念與意識,根據當前實際發展特點與需求,對各類工作內容進行協調,創建現代化競爭機制,完成當前的工作任務。首先,在對外投資之前,應當明確發展目標與意義,以便于制定完善的決策規劃方案,提升綜合化分析機制的應用效果,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其次,在投資戰略方案制定的過程中,應當對自身競爭優勢與生產目標等進行全面的分析,明確競爭對手的市場地位與競爭實力,在全面分析的情況下,制定多元化的戰略體系,以便于提升對外投資決策工作效果,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4]。

3.3 合理使用資本運營方式

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期間,應當科學使用資本運營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創建并購的戰略方案與投資機制,以便于對生產經營環節進行管理,獲得良好的競爭渠道。首先,企業要對并購目標企業的機械設備與技術人才等進行調查,在保證其具備先進技術與專利的情況下,總結無形資產情況,以便于提升并購工作的合理性。其次,國有企業要對目標企業的市場營銷渠道進行分析,加快國外市場的進入速度,不僅可以節約市場營銷成本,還能為提升國際市場開拓提供便利性,減少其中存在的難題,提升并購工作效果。在實際發展期間,還要快速在國外設定經營點,明確發展范圍,制定完善的規劃機制[5]。最后,在并購期間,可以使用跨行業并購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在拓寬競爭規模的情況下,增強自身國際化市場競爭力,以便于提升工作效果。例如:中信企業在實際發展期間,已經開始制定并購工作機制,通過并購活動,成立了大型的多元化集團,可以掌控相關市場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通過中信泰富控股公司,對各類市場因素進行協調與控制。

3.4 制定完善的項目融資方案

國有企業要合理使用國際市場資金,為項目融資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證在未來發展中,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減少項目融資風險問題。首先,要將項目融資作為核心,針對某個項目開展貸款活動,根據項目先進流量與收益等償還能力,利用不同的方式開展貸款工作。與傳統的融資方式存在差異,主要因為傳統融資方式使用期間,需要企業具備一定的信譽度與綜合償還能力,如果償還能力較差,就算可以創建投資收益良好的項目,也不能保證融資效果[6]。同理,如果項目的投資收益較差,只要貸款人能夠具備一定的償還能力,就可以為其撥放貸款資金。此類模式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不能保證國際融資工作成效,甚至會影響其長遠發展。然而,在使用國際資金開展項目融資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化新型融資方式對其進行處理,提升國際資金的使用效果,只要項目具備一定的投資收益優勢,就算借款人不具備償還能力,都可以對其進行貸款處理。例如:中信企業在實際發展期間,已經開始使用此類項目融資方式開展各項融資工作,能夠在國際資本市場中,通過各類收益較高的項目開展融資活動,在投資論證的情況下,更好的對其進行分析與管控,完成當前各項任務,提升工作效果[7]。

3.5 提升內部融資能力

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還要增強內部的融資能力,保證在未來發展中,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加大管控工作力度,滿足當前的實際發展需求。首先,國有企業應當制定完善的集團投資戰略方案,擴大自身發展規模,利用集中投資的方式對其進行改革,創建現代化競爭實力較高的企業。其次,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期間,還可以將集團作為主體,通過聯合投資的方式對其進行改革,制定綜合性的管理方案,保證在擴展自身發展規模的基礎上,增強自身競爭能力,創建現代化對外投資機制。最后,在對外投資期間,應當明確國際競爭主體,對國際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析,保證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創建多元化對外投資機制,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8]。

4 結語

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必須要制定完善的戰略方案,合理使用國際資金開展項目融資等工作,創建現代化管理機制,保證自身國際市場競爭力,逐漸提升其發展效果。

參考文獻

[1] 曹馨心.國有企業海外投資風險解析及防控措施[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2] 李霄.邁過海外風險——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法律風險研究[J].職工法律天地,2016(20).

[3] 謝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海外利益及政治風險研究[D].復旦大學,2014.

[4] 陳少強,肖夏.海外管理會計:理論應用及借鑒[J].國際商務財會,2015(2).

[5] 龍俊麗.企業有效的內部控制對非效率投資行為的抑制研究——基于“中航油事件”[D].西南財經大學,2016.

[6] 劉軍勇.試論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廉潔風險防控[J].人民論壇, 2016(11).

[7] 楊睿宇.國有企業廉潔風險的原因及防控對策[J].人民論壇, 2014(2).

[8] 喬月強.淺析國有企業人力資源風險防控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2015(2).

猜你喜歡
風險防控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推進“科改示范行動”的實踐與思考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反貪查案工作的風險防控機制探討
網絡版權運營中的風險防控
淺析“六統一”法在經濟合同法律風險防控中的作用
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