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辛格的女性觀

2017-05-30 18:29劉軍
大東方 2017年10期
關鍵詞:女性觀宗教女性形象

劉軍

摘 要:理解辛格的女性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辛格的作品中的猶太性的問題,對于觸類旁通猶太文學有積極的意義。文章選取了小說中的傳統又理性的媽媽、篤信猶太教義呵護自己丈夫勝過一切的老婦人作為典型女性形象進行分析,發現她們的共性從而明確辛格的女性觀,辛格眼中的理想女性無關乎美貌,而關乎德行;雖然在媽媽身上體現了極強的猶太性,但同時也閃現著理性與知識的光芒;傳統以男性世界為生活核心的老婦人和媽媽的對比體現了辛格對知識和思考的尊重。

關鍵詞:女性形象,女性觀; 猶太性; 宗教

辛格是在美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美國猶太作家,他曾經兩次獲得美國全國圖書獎以及其他文學獎項,1978年,由于創作出版了“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藝術既扎根于波蘭猶太人的文化傳統,又反映了人類的普遍處境”[1]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辛格而言,“猶太傳統就像他的皮膚一樣附著在身上非常熟悉它,受制于它,憤懣時辱罵它。與此同時,作為猶太傳統的信徒和最嚴厲的批評者,辛格作為一個作家,繼承了全部哈希得文化的遺產”[2],這是英國著名學者朱迪·紐曼對辛格的作品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的評價。辛格作品中的女性只是一些次要人物,甚至是一些背景式的人物??偟膩碚f,辛格創作的女性人物或是固守猶太傳統,忠貞堅定,深為猶太男主人公所喜愛,或因遭受猶太教和外部壓抑最終抑郁自殺,或者深受二戰創傷,不知所終。通過了解辛格的女性觀,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辛格的創作主題和創作風格,也可以看出猶太傳統文化對辛格的影響,通過一些傳統與現代女性形象的對比,或者一些女性形象的矛盾的行為分析,了解傳統與現代在女性思想發展過程中的烙印,這種矛盾本身也是猶太民族在保留自己民族性的同時不斷順應環境與世界的一種同化與異化。辛格的女性形象塑造既體現了傳統保守與現代進步的沖突,也有男性世界的無知從屬者和男性世界的拯救者。在《父親的法庭上》這本書里辛格用準確簡潔的語言將各色女性悉數登場,用發生在她們身上的一個個事件引導讀者思考猶太社會的猶太性,引導讀者探求猶太女性自身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歷史與現代的矛盾從而真實地展現猶太生活畫卷。

在辛格的早期作品中,女性形象通常被處理成傳統宗教文化的犧牲品,。究其根源,猶太法典《塔木德》里指出上帝用男人的一根肋骨,一個隱匿的部位,而不是頭顱、眼睛、耳朵、嘴巴、心臟、手腳等部位創造了女人,目的就是讓女人學會謙恭。[3]在傳統猶太社會里,女性始終處于一種從屬地位,“除非在一些特殊的案子里,她們像未成年人、聾啞人或白癡一樣,在猶太法庭上不能作證人?!盵4]在傳統猶太教看來,女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學習新事物,不能有自己的意見,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不能有自己的財產,女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家做飯,打掃衛生,生兒育女。

在辛格作品《在父親的法庭上》第一章,辛格塑造了一位嚴格篤信猶太教以丈夫為自己生命的老婦人。這位老婦人對媽媽詛咒發誓她愛她丈夫勝于一切。她甘愿快快樂樂地用她的命來呵護他的一片指甲[9]。她認為自己已經老了,不需要丈夫了,但是自己的丈夫還是個“壯漢”,他還需要一個年輕的妻子,他還可以有孩子,所以她懇請拉比允許他們離婚讓丈夫迎娶新妻子。在她們的離婚典禮上,她用喜氣洋洋的神情回應著他的目光。她的眼睛閃爍如跳動的火光:“祝你好運!瞧,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為了你!我為你犧牲了我自己,我犧牲了自己。請接納這份禮物吧,我的丈夫……如果可能的話,我可以為你把喉頭對準死亡天使的大鐮刀……[5]”

這兩位猶太教女性,媽媽代表了有知識有思想的理性思考者,老婦人代表了傳統封閉的唯猶太教義為神祗的傳統捍衛者。辛格在對這兩位女性的處理上采用了一定的對比技巧。例如她們二人都很虔誠,媽媽的虔誠體現在嚴格按照猶太教規定安排打理家人的日常起居,在對待孩子和需要幫助的陌生人沒有一絲保留的施以援手并虔誠地為他們祈禱??梢哉f,媽媽的理性和她的猶太性不沖突,或者說是一種完善和補充,甚至是一種理性的進步和發展。換句話說,媽媽在生活和信仰上保留了她的猶太性,但在生活中又處處體現了理性的思考和科學的判斷。老婦人用自己的一生和自己的幸福捍衛猶太教義,女性成為了維護猶太宗教的一種工具,甚至自己的人格都遭受了嚴重的扭曲和傷害。這些女性愚昧無知、虔誠老實、任人擺布。她們偏執、愚昧,往往沒有自我意識。這些女性形象飽受詬病,甚至有人給辛格冠以“厭女癥” [6]的稱號。

有些猶太文學作品中描寫的猶太社會生活現狀,反映了猶太作品女性形象的壓抑、封閉、抑郁的生活狀態,也反映出了男性社會對女性的長久以來固有的偏見。也有學者認為辛格筆下的女性形象多命運多桀,遭受宗教家庭社會多重壓力,或者迷失在精神世界或者迷失在物質世界。近代社會中的猶太女性究竟是傳統文化的犧牲品還是在修補或拯救男性世界?無論信仰何種宗教,誠實守信的人,堅毅執著的人,勤勞善良的人,無論外貌如何,無論是否高大都可以贏得上帝的認可,最后歸入天堂。理解辛格的女性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辛格的作品中的猶太性的問題,對于觸類旁通猶太文學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碩良: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和獲獎演說[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392.

[2]Judie Newman, “Forward”, in Guoqiang Qiao, The Jewishness of Isaac Bashevis Singer, p9.

3喬國強 辛格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131-139.

4Paula Hyman, “The Other Half: Women in the Jewish Tradition” [M], in Elizabeth Koltum (ed.) The Jewish Woman: New Perspective,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78, p106.

5艾薩克·辛格著 傅曉微譯 在父親的法庭上[M], 成都 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2- 27.

6 Cf. Evelyn Torton Beck, “Isaac Bashevis Singers Misogyny”, Lilith, Number 6, 1979 , p35.

猜你喜歡
女性觀宗教女性形象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女性觀與性別意識之思想根源比較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格特征
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
淺析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業化運作下的作用
文化視野下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淺析泉鏡花的文學作品中女性觀與戀愛觀
在場的缺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