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寧縣老果園改造的調研報告

2017-05-31 22:28王田利李東平鮑敏達
山西果樹 2017年3期
關鍵詞:靜寧調研報告

王田利+李東平+鮑敏達

摘要:2016年靜寧縣在城川第三個村進行了老果園改造,并取得了成功。對老果園改造的效果進行了介紹,并總結了經驗,做到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并加強配套管理,為今后老果園改造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靜寧;老果園改造;調研報告

文章編號:1005345X(2017)03002703中圖分類號:S661.1文獻標識碼:A靜寧縣蘋果園規?;a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在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及本世紀初期進行了3次集中栽植,目前靜寧縣蘋果種植面積達6.7萬hm2。建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果園現在品種老化,樹勢衰弱,果園郁閉現象突出,已嚴重影響了蘋果產量、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成為靜寧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迫切需要改造升級。

自本世紀初,靜寧就在不斷的探索老果園改造的辦法,我們借鑒外地的經驗,結合本縣的實際,提出了間伐、提干、落頭、開層等改造措施,但由于靜寧縣處于全國蘋果優生區,多年來,蘋果一直保持暢銷俏銷勢頭,果農生產中惜枝心理嚴重,該措施的推廣應用較緩慢。自2014年開始出現新一輪賣果難現象以來,老果園效益低下的問題變得十分突出,在靜寧縣總體上表現建園時間越早,生產效益越差;栽植越密,效益越差;海拔越低,效益越低的現象。靜寧與莊浪、秦安等周邊新果區相比較,蘋果總體質量、售價、市場競爭力方面均有所下降,這一現象引起了縣委、政府及業界的高度重視。2016年元月開始,按照縣委、政府的倡導,由隴原紅果品公司牽頭組織,縣林業局配合,在城川鄉靳寺、吳廟、高灣三村采取群眾自愿、公司補助、林業局技術指導三位一體的原則,進行了以樹形改良為主的老果園改造,共完成改造53戶,12.5 hm2,帶動周邊群眾完成改造179.8 hm2。2016年9月27日我們對改造效果進行了集中調研,并總結了改造過程中一些經驗,為今后的老果園改造提供參考。

1老果園改造情況調研

整體上,2016年的老果園改造試點是成功的,無論是對樹勢的促旺生長,還是優質果率的提高效果都是明顯的。

1.1果農對老果園改造意識增強

形勢所迫,群眾對老蘋果園改造的認識和接受程度明顯提高。由于我國蘋果產銷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總體產能過?,F象十分突出,賣果難現象持續發酵,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蘋果果實品質是決定競爭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在靜寧出現了普通果低價愁賣現象,而精品果始終保持高價暢銷態勢,受市場引導,果農經營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果品生產中的精品意識加強。要生產精品,最有效的切入點為解決果園的通透性,這樣倒逼果農開始對老果園進行改造,以生產精品果,提高市場競爭力,克服賣難現象。據我們隨機抽樣調查,98%的果農有老果園改造的意愿。

1.2提干、落頭、改形措施有效優化了樹勢

凡采用提干、落頭、改形措施改造的樹體,由于枝量得到有效控制,樹體營養向中部集中,所留枝的營養狀況得到改善,新梢生長量、枝的粗度,百葉重均有明顯提高,樹勢得到優化。根據對25個改造樣板園抽樣調查測算,平均新梢生長量在40 cm左右,新梢粗度在7~8 mm之間,百葉重在76.8 g左右,而隨機測量沒有進 山西果樹SHANXIFRUITS 2017(3)1行改造的25個對比園相應的平均新梢生長量在32 cm左右,新梢粗度在6 mm左右,百葉重在68.2 g左右。通過對比,可以看到,采用改形措施后的樹體新梢生長量增加,新梢粗度增粗,百葉重加重,樹體的光合能力提高,樹勢明顯得到優化。

1.3間伐改造有效改善郁閉

間伐改造是最有效的解決郁閉的技術措施,如相應配套措施能跟上,對產量影響較小,對品質的提升作用較大。2016年改造中最成功的示范點有靳寺村張根喜、吳進軍果園和高灣村高科果園。張根喜的山地果園定植于1993年,于2016年進行插花式間伐,對所留植株進行了提干、落頭、全樹留大枝4~5個,并加強水肥和花果管理。改造前后的667 m2產量沒變,均為2 000 kg左右,改造后80#以上果所占的比例提高了20%。2016年改造后,吳進軍的川地果園定植于2002年,2016年采用了隔株間伐,對所留植株進行了提干、落頭,全樹留大枝4~5個,并加強水肥和花果管理。據現場走訪調查,改造前的2015年平均667 m2產量為3 000 kg左右,改造后667 m2產量也達到了2 500 kg左右。其中80#以上果所占的比例提高了5%,75#~80#果提高了20%。高科的山地果園定植于1996年,2016年進行了隔株間伐,對所留植株進行了提干、落頭、全樹留大枝4~5個,對所留枝采用了拉枝開角,結果枝的下垂改造等措施強化管理,并加強水肥和光照管理。2016年充分利用果園靠近路邊的優勢,在雨季將路面水截流進園灌溉。據現場走訪調查,改造前后平均667 m2產量均為3 000 kg左右,改造后80#以上果所占的比例提高了10%。75#~80#果提高了10%。以上三戶,在間伐的當年基本了產量的穩定或略有下降,但大果比率明顯提高,果實品質得到有效改善,經濟效益提高。

1.4各項配套措施需落實到位

老果園改造是個系統工程,只有各項配套措施落實到位,才能產生預期效果,否則會導致產量降低,樹勢急劇衰弱,不但果實品質不能提高,甚至會引發腐爛病大發生。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有的果農將改造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改形修剪上或因多種原因配套措施落實不到位,改后對所留枝拉枝不到位,肥水施用不足,留花留果過多,導致產量下降,果實品質低劣,沒有達到提質增效的效果。有的對提干、落頭、改形后的傷口保護不周,引起腐爛病的蔓延,違反了增強樹勢的初衷。

2老果園改造的一些經驗

根據以上調研情況,結合靜寧蘋果生產實際,我們認為,靜寧蘋果園改造應堅持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進行,以適應蘋果產業的新形勢,提升靜寧蘋果生產的競爭力,保持蘋果產業持續高效發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更大的作用。

2.1分類指導

靜寧縣不同階段所建的蘋果園,面臨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改造的措施也應有所區別。在上個世紀80年代,該縣規?;l展蘋果初期所栽植的蘋果園,由于沒有種植經驗,普遍栽植過密,667 m2栽植株數多在56株以上,所栽植的品種多為普通富士或長富2號。這樣的品種組成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所產果品質量低劣,該產區生產效益低下,種植蘋果僅可保本或微利,是該縣蘋果市場競爭力最差的地區。對于這部分果園應以淘汰為主,應有壯士斷腕的勇氣,進行集中挖除,然后間作瓜菜或糧食作物進行倒茬3~4年,然后重新建園。

對于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所建的蘋果園,根據栽植品種的實際,按照間伐、提干、落頭、開層等措施進行改造,以提質增效。間伐應以品種落后、樹勢衰弱、腐爛病發生嚴重而導致樹體殘缺不全、栽植密度過大的植株為主要對象。通過間伐,將在盛果期的667 m2株數控制在28~30株之間,667 m2枝量控制在8萬條左右。對于品種較好的片紅富士,應以改形修剪為主要措施,集中解決郁閉問題,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集中營養,復壯樹勢,以提高優質果率。樹形逐步向開心形等高光效樹形過渡,全樹大枝數量控制在4~5個,在所留大枝上培養一批王田利等:靜寧縣老果園改造的調研報告 1健壯下垂的結果枝,以有效增加結果部位,促進單株產量的提高,從而保持產量的相對穩定。

蘋果園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生產中制約因素各異,在改造時也應有所區別。一般在靜寧縣山地果園總體上通風透光性好,所產果實品質優于川區的,因而川區的改造力度要比山區的大,但山區的肥水條件較川區的差,山區果園在改造后肥水供給上要較川區有所加強。

2.2分步實施

根據我國多地蘋果園改造的經驗,在蘋果樹改形及間伐改造中要堅持群眾的主體地位,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切忌一刀切,為改形而改形。具體改造采取間伐要狠,疏枝要穩,落頭要準等措施,對于多余的植株要一次間伐到位,對于多余的枝條要逐漸去除,每年去掉1~2個大枝,落頭時跟枝一定要粗,以分散營養,防止冒條,促進傷口愈合。改形后一定要保護好傷口,防止腐爛病菌侵染,減輕腐爛病的發生。

2.3加強配套管理,提高改造效果

老果園改造是在破壞的基礎上進行的重建,因而各項配套管理措施一定要跟上,特別是肥水的施用、下垂枝結果枝的培養、疏花疏果、果實套袋、促進果實著色、有害生物的防控等關鍵措施要落實好,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對此應引起高度重視。

猜你喜歡
靜寧調研報告
BURNING ISSUE
靜寧飲食文化探析
阿陽民歌的生存現狀及發展變化
對靜寧蘋果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思考
關于天峨縣鄉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佛樂禪思 寓教于樂
關于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價值觀認同問題的調研報告
曲阜市基層農機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調研報告
文化之地
我的家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