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畬族民間民俗文化保護和開發

2017-05-31 05:07邱長棋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畬族圖騰民俗文化

邱長棋

畬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共有70多萬人口,廣泛分布在廣東、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等五省的丘陵山區,是一個大分散小聚居的山地農耕民族。浙西南一帶是畬族人口的重要聚居地。改革開放后,畬族民間民俗文化有弱化的趨勢,特別是一些優秀的畬族傳統民間民俗文化嚴重退化,有的已經頻臨滅跡,對其的保護和開發,也是刻不容緩,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就如何保護和開發畬族民間民俗文化淺談自己的看法。

一、畬族民間民俗文化資源現狀

據《史冊》及畬族宗譜記載,南宋淳右年間(1241-1251)逐漸往閩東、浙南地一帶遷徙(即:云和、景寧等地),后再散遷泰順、平陽、遂昌、松陽、龍游、蘭溪等地。因此,云和、景寧是畬族遷徙史上一個古道驛站和樞紐性的聚散中心,故有“處州小鳳凰山”之稱。目前,云和縣有畬族行政村(寨)26個,畬族人口9775人,占云和總人口的8.79﹪。畬族在漫長遷徙歷史過程中創造和形成獨特的“三禮二文化”即畬族婚禮、行禮、葬禮、圖騰服飾文化、歌舞文化。

(一)畬族婚禮

畬族婚禮淳樸而豐富多彩,隆重而又獨特。有“攔路對歌”、“借鍋”、“撿田螺”、“吃姐妹飯”、“溜筷子”、“出嫁踩飾”、“行嫁”、“拜別祖宗”、“盤歌猜種”等一整套的風俗禮儀。在云和霧溪坪垟崗保存的較為完整。畬族姑娘出嫁,還得按照傳統風俗禮儀進行,值得研究保護和開發。

(二)畬族行禮

畬族行禮是畬族獨特的宗教活動。據《學師傳師》記載:凡畬族家族經濟較好的男子年滿十六周歲就可以學師,學過師的人方能傳代、沒有學過師的人不能傳代,俗稱“白身”。學師未傳代者俗稱“斷頭師”。學過師的人要取上法名(死后作公德必須用上法名),學師者認傳師者為師父,并為師父當孝子。學過師的人死后一定要做功德,多者三天三夜、少者一天兩夜。沒有學過師的人,死后可做可不做,若做也只能一天一夜。

(三)畬族葬禮

畬族葬禮以歌代哭,也是畬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薷韪柙~與一般民歌一樣,七字一句,四句一首,曲調低沉悲哀,真嗓平音,各地基本相同,內容大多是對死者的還念,也有對孝子孝孫的贊揚或對不小子孫的斥責。哀歌多數隨編隨唱,自編自唱,也有些是對唱,對歌有些是對死者生前不孝的辯論,(在道場不會哭歌的人會被人以歌責罵,所以畬族男女青年非學歌不可)其內容廣泛。

(四)畬族圖騰

畬族圖騰產生于唐朝初,畬族將祖先深化傳說繪制成龍頭、獅鼻、麟身、馬蹄的麟豹和百鳥之王鳳凰做自己民族標示,并繪制《祖圖》、配有祖杖、祖擔、族譜等作為宗教信仰傳世之寶,還有《祖畫》壁畫、雕刻、泥塑等民間藝術構成豐富的圖騰文化?,F在麟豹和鳳凰圖騰標識及《祖圖》、《祖畫》等圖騰,在云和縣坪垟崗畬寨尚存部分仿制品外,其他大部分畬族村已失傳。畬族圖騰文化是畬族民間藝術一大瑰寶,有極高的文化文書價值、有待于挖掘、整理和搶救開發。

(五)畬族服飾

畬族服飾的是鳳凰裝,這與畬族圖騰文化和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畬族服飾有花邊褲、花邊衫、圍裙、彩帶、花鞋和頭飾,而最具有特色的是畬族頭飾。畬族頭飾共五種類型:鳳尾式、鳳身式、鳳頭式、雄冠式和雌冠式,這也是畬族服飾“鳳凰裝”的集中體現。

畬族彩帶畬族婦女裝飾品,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彩帶有棉質和絲質良種,其色澤鮮艷華麗,樣式繁多,是畬族民間一大“絕活”,也是畬族民間的一大藝術資源。

(六)畬族民歌

畬族民歌藝術是畬族文化的“明珠”。畬族人民常以歌為樂,以歌代言,一個敘事,以歌抒情。一首歌能獨立成為一個整體內容的歌叫短歌,要幾首以至上百首為一整體內容的歌叫聯歌。民間有大量的民歌手抄本,多用漢字記畬語,其中:“掌”(?。?、“何”(有)等,以畬語帶音字,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但流失非常嚴重,亟待搶救和保護。

(七)畬族舞蹈

畬族舞蹈是畬族藝術之母,原始畬族舞蹈主要孕藏在祭祀活動之中,祖先神話故事和《學師傳師》及治喪中的《做功德》幾個了畬族舞蹈精華?!秾W師傳師》可以說是畬族民間流傳了700多年的大型歌舞劇。持續三晝夜,在唱、唸、詠、講中往往離不開舞,舞時必定有歌,歌時亦起舞。歌舞以鈴刀、龍角、扁鼓、鈴鐘等道具的吹、搖、碰擊聲中烘托氣氛,舞者剛健有力、粗獷而樸實。

二、畬族民間民俗文化當前面臨的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畬族民間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面臨著許多實際問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沖擊:

(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沖擊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日漸消遠,原有農耕社會的文化形態和方式逐漸消退,畬族的傳統民間民俗文化大多是植根于傳統刀耕火種,是農業社會和農耕文明的產兒。培育畬族傳統民間民俗文化“土壤”的退化,讓越來越多的人漸漸漠視于傳統民間民俗文化的精神價值,這是許多畬族傳統民間民俗文化,被逐漸“退化”與“矮化”甚至“消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外來文化快速涌入帶來的沖擊

科技的發展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畬族刀耕火種,游耕民族架構下許多原有的畬族民間民俗文化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很快瓦解、渙散甚至泯滅。一些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往往來不及清查就被外來文化的浪潮所席卷而去。不少曾經影響過一代又一代畬族人的社會習俗和生活藝術,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傳統文化元素嚴重退化,傳統文化意識和傳統思想觀念被逐漸淡化。

(三)城鎮化發展、人口流動頻繁帶來的沖擊

畬族自稱“山哈”是一個典型的山上民族,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經濟落后。改革開放后畬族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經濟建設和城鎮化發展,大量畬族人口進城打工經商,有的成為市民,他們生活觀念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畬族青年文化骨干的外出,畬族族群分散,客觀上造成了一些傳統民俗文化的日漸流失和難以傳承的重要原因。

(四)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帶來的制約

經濟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融合,使得原本處于弱勢的畬族傳統民俗文化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逐漸被切割、肢解直至沒落;另一方面,畬族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有賴于一定經濟發展水平的支撐。目前畬族村“寨”就處于這樣的雙重困境當中。

三、畬族民間民俗文化保護開發措施

畬族民間民俗文化極具特色豐富珍貴,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故事、詩歌、音樂、舞蹈、圖騰、服飾等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圍繞畬族“三禮二文化” 體系,挖掘、收集、整理、搶救、保護和開發畬族民間民俗文化,我認為采取以下措施:

(一)優化整合畬族民間民俗文化資源,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把畬族優秀的傳統民間民俗文化進行挖掘整理,有效優化整合民俗文化資源。打造畬族文化品牌,把畬族民間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特色文化旅游資源,推動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二)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強化畬族特色村(山寨)體建設

以畬族特色村(山寨)建設為載體,充分利用畬族民間民俗文化資源,精心組織,科學規劃,精心設計,把畬族特有的民間文化藝術融入畬族特色村(山寨)建設的各個環節,使一些頻臨即滅絕的畬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重新換發生機。

(三)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組織管理機制

畬族民間民俗文化保護和開發,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各級政府加大投入,特別是當地黨委和政府,要把保護和開發工作列入到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上來,要建立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精心組織,科學制訂保護和開發規劃和工作計劃,要把工作落實到保護和開發的每個環節,專人負責,專項管理,既要立足于現狀,又要著眼于長遠,要根據實際和長遠保護和開發需要不斷加大資金的投入,為畬族民間民俗文化保護和開發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四)加強畬族民間藝術人才保護和培養

目前我縣各個畬族村(寨)還有為數不多,而且年逾古稀的民間藝人,開設畬族民間歌舞傳習班,聘請畬族民間老藝人進行輔導培訓,作為培訓民間藝術人才,普及山歌、民間舞蹈藝術的基地。開設畬族服飾工藝美術傳習班,保護開發畬族圖騰服飾文化,創建畬族服飾、工藝美術展覽室。

(五)抓好畬族民間民俗文化研究

加強對畬族民俗文化、民歌、詩歌、故事、音樂、傳說等普查和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和研究,并整理出版《云和畬族民俗文化大全》、《云和歌謠集》、《云和畬族故事集》、《云和畬族諺語集》等系列民俗文化書籍。組織民族音樂、舞蹈專業人士開展畬族音樂采集研究工作。

總之,畬族民間民俗文化的傳承和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而堅巨工作和任務,必須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猜你喜歡
畬族圖騰民俗文化
家鄉的民俗文化街
唱支山歌給黨聽——記畬族三月三節
《這條比較傻》等
再來一瓶
關注食品安全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畬族三月三
畬族民歌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沐浴噴頭壞了怎么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