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語言讓作文更出彩

2017-06-01 06:40何長平
關鍵詞:袁枚本子詩句

何長平

很多同學在寫作文時,語言貧乏。有時搜腸刮肚地回憶課本中學過的好詞佳句,但終因知識學得不那么純熟,運用起來不自如,所以總感到自己的語言干巴巴的,沒有文采,不吸引人。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清代有一位大詩人叫袁枚,他寫的詩以新穎靈巧見長,在重視精心磨煉詩句的前提下,也廣泛地在生活中找語言。據說有一回,袁枚要出門遠行,當時正值梅花盛開的時節,有個為他送行的朋友頗為惋惜地說:“可惜這滿園盛開的梅花不能帶走了!”袁枚聽了非常激動,并一直把友人臨別時說的話記在心中,久久地回味。后來,他寫出了“只憐香雪梅千樹,不得隨身帶上船”這句為名家贊賞不絕的優美詩句。

袁枚的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作文所運用的語言,我們除了在閱讀時注意積累外,平時還要學會從生活中找語言。

我們的生活千姿百態,人物的語言也是豐富多彩的,各行各業的人,有著各自十分個性的語言。它們或詼諧幽默,或寓意深刻,都是那么生動有趣。如說一個人不識好歹,人們就說“他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諷刺某個人不學無術,就會把他比作“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還有如:“你連這個都不懂?簡直就是一個二百五?!薄拔医裉煺媸堑姑雇噶?,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薄巴瑢W之間要搞好關系,不要學那小肚雞腸好不好?”還有的口頭語極富地方色彩:“這孩子餓了,嚷著讓媽媽把一筒面條全煮了。結果呢,剩了一半,真是眼大肚皮小?!边@些話語,人們信口說來,卻顯得鮮明生動,通俗易懂。難怪有人贊嘆:無論多么美妙動聽的語言都來源于生活,人民群眾是語言的真正創造者。

如果把貼切、趣味性強的生活語言恰當運用到我們的作文中,不僅能夠真實地反映生活現象,而且能增強表達效果,提高作文的感染力,使文章出彩。如一位同學在《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文中寫道:“我的學習成績一般,可媽媽總要我每次考試都拿第一名。爸爸知道了我思想壓力太大后,勸媽媽說:‘別那么勉強孩子,什么樣的腳穿什么樣的鞋,打腫了臉去充個胖子,會害了孩子呀!”你看,爸爸的話雖然淺顯,說服力卻很強,這真是生活語言的魅力。

著名作家老舍說:“在生活中找語言,語言就有了根?!鄙⑽拇蠹仪啬烈苍俚刂赋觯阂粋€想寫作的人,“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裝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裝間接材料,即裝書籍和資料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人民的語言。有了這三種,寫作起來就比較容易?!倍韲骷移踉X夫隨時把本子帶在身邊,和別人談話時,每聽到一兩句有趣的諺語,總要求對方再說一遍,讓他記在本子上。

同學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周圍的人物語言,把聽來的妙語佳言記在腦子里,寫在本子上,再融進自己的作文中,讓你的書面語言生動活潑,何愁你的作文不生動出彩呢!

猜你喜歡
袁枚本子詩句
本子的心愿
扔掉的本子
六一來了
可以“吃”的詩句,你見過嗎
讀詩句,寫成語
袁枚
關注性情 求新求變——淺論袁枚的“性靈說”
才子袁枚
春風
巧用詩句育新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