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梁山下的“黨史之星”

2017-06-05 22:52陳衛平庹曉芹
湘潮 2017年5期
關鍵詞:山西黨史研究

陳衛平+庹曉芹

牛崇輝是山西省委黨史辦公室原副主任、研究員,從事黨史研究工作30多年。他平常生活簡單,衣著樸實,不修邊幅,一直保持著呂梁山里人的豪爽與淳厚。然而,他卻以其勤奮好學、才華橫溢、超凡識見、筆鋒睿智、著作等身而享譽全國黨史界。2015年,他被評選為全國黨史部門黨史研究領軍人物。

★夯實基礎抽新芽

牛崇輝1955年2月出生于山西興縣,是典型的農家子弟。父母終年臉朝黃土背朝天,在土地上尋找全家的生計。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貧瘠,使他從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艱辛。他的那張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文憑,是以其幾個弟妹棄學的代價換回的。

牛崇輝從事黨史研究純屬偶然。那是在我黨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后,學術界的民主氣氛逐漸復蘇的時候,前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副書記張稼夫在1980年提出編寫《興縣革命史》,興縣縣委領導見大學畢業后回到興縣工作的牛崇輝平時喜文墨、好寫作,遂將他選進了寫作班子。幾經寒暑,牛崇輝走訪了幾十位老領導、老同志,征集了300余萬字的黨史資料。1985年,牛崇輝與他人合作出版了23萬字的《興縣革命史》。這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山西省出版的第一本黨史著作。從此,他便與黨史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5年夏,牛崇輝被調入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今山西省委黨史辦公室)。新的環境,新的研究課題和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獻,使他的學術研究如虎添翼。

牛崇輝從事黨史研究有一股鍥而不舍的勁頭,正如他19年前面對《山西日報》記者采訪時的坦率直言:“我作為一名學者,選擇并研究中共黨史,無怨無悔。盡管當今商潮云起,文風漸落,拜金主義反差社會科學的疲軟,一些研究人員媚俗商?;蛲稒C官道,但我一如既往,將自己的整個身心融鑄于學術研究之中,盡管我一輩子用方塊漢字筑不起一座輝煌的殿堂,但每一腳都要邁出堅實的步伐?!?/p>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迸3巛x自開始接觸黨史,就著力培養自己一絲不茍的嚴謹治學態度,為自己的黨史研究打好基礎。改革開放以后,學術風氣一度十分浮躁,不少人為了評職稱、評獎項,快出文章,快出著作,結果制造了不少文字垃圾、劣質產品。他對此深惡痛絕。在進行黨史編研的過程中,他對一些問題,反復研究,反復提煉,直到考慮成熟才下筆;對寫出來的每一章、每一節,都要字斟句酌,不斷修改,經常是改得密密麻麻,有的甚至推倒重寫,有時為了查閱一個數據或者訂正一個史實,往往要翻箱倒柜折騰半天時間。他經常為了某一課題,連續幾個月一直處于全方位的思考狀態,這里面有著常人意想不到的苦悶和孤獨,也有著常人體會不到的喜悅。幾十年來,他埋頭于檔案館,孤守青燈黃卷,查閱了卷帙浩繁的史料。他這種一絲不茍的治學態度和嚴謹學風,伴隨著他從一個黨史研究的新兵成長為黨史領軍人物。

牛崇輝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膽識和不斷創新的精神。他堅持獨立思考,善于提出新觀點、新思想,不怕責難、非議。1996年11月,那時他還很年輕,中央黨史研究室在上海舉行“張聞天生平與思想學術討論會”,他撰寫了兩萬字的長篇論文《張聞天——中國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全面地論述了張聞天一生思想上的4次轉折以及在理論思維中獨具的創造性,并高度評價了張聞天在進行理論研究中所顯現出來的特殊品格和偉大理論的久遠影響。當時,有好心的朋友向他建議,文章先不要拿出去,等一段時間請權威人士看看后再說。他沒有那么多顧慮,大膽把這篇論文提交大會,沒想到引起了全國眾多著名專家的好評,一致推薦其為大會發言,還被收入《張聞天思想研究論文集》。1998年,中央文獻研究室舉行紀念劉少奇學術討論會,他又撰寫了《劉少奇與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的論文,在文中高度評價了劉少奇作為中央工委書記,負責全國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工作,曾代中央起草了《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和《中國土地法大綱》,主持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發表了許多關于土地改革的論著和講話,對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運動作出了特殊的重大貢獻。同時,在文中他也十分嚴肅地指出,劉少奇也曾提出了一些不完全正確的觀點,一段時期內在一定程度上產生過消極的影響,使晉綏、晉察冀等邊區曾發生了“左”的傾向,直到1948年春毛澤東給劉少奇的電文中提出批評以及后來發表《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才徹底糾正了解放區土改運動中發生的“左”傾錯誤,從而轉向健康發展的軌道。當時,劉少奇的親屬參加了會議,許多專家都替他捏了一把汗,怕招惹是非。但這篇論文卻得到了國防大學幾位教授的一致肯定,認為頗具新的見解,而且在會議總結時還就此文專門發表了一番點評。

牛崇輝在黨史編研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培養自己既簡潔凝練又生動活潑的文風。在進行著述的編撰時,他習慣用較少的文字表述較多的內容,用較短的篇幅分析較復雜的問題,論題集中,條分縷析,論證嚴密,不蔓不枝,篇無閑句,句無閑字。同時,他又講究文字有波瀾起伏,反對平鋪直敘,平淡無奇,提倡行文有懸念,有照應,有精彩的議論、動人的描寫,有大開大闔的章法,語言不枯燥,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他于1999年出版的《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晉綏》一書,就比較別致,既不是嚴肅的史論著作,又不是濃墨重彩的文學作品,全書采取了紀實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牛崇輝十分重視打基礎,他不斷夯實自己的根基,不斷在山西黨史研究這棵大樹上抽出新枝嫩芽。

擔綱黨史重大課題

牛崇輝學術功底深厚,治史嚴謹,成果卓著,在中共黨史研究特別是山西地方黨史研究方面成績斐然,于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被選為擔綱挑大梁的人物。

上個世紀90年代后期,山西省委決定編寫一套完整的《中國共產黨山西歷史》(1924年~2000年,分三卷本)。這是一項全新的、開拓性的工作,當時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市、區都沒有出版過系統的中共黨史著作和地方黨史著作。全國黨史界仍主要在研究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黨史研究才剛剛開始。山西編寫黨史正本三卷本,開全國黨史研究先河。

山西省委十分重視這一工作,決定讓著述頗豐的牛崇輝主持《中國共產黨山西歷史》第二卷。當時許多人都覺得,在一無經驗借鑒二缺乏資料的情況下,這一工作是難上加難。這一段歷史時期跨度大,情況曲折復雜,不但要求擔綱主持者必須具備謀篇布局以及駕馭史料和嫻熟運用語言的功力,而且還要求擔綱主持者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具有較強的概括綜合、理性思辨能力。牛崇輝沒有畏難,大膽地領受重任,主持這項工作。他十幾次請教中央及省內黨史專家、開座談會傾聽意見。從編寫提綱、構制框架、劃分時期、統轄內容,到如何突出主線,如何使黨史與國史、建設史、經濟史和政治史加以區別,如何使中共黨史與山西地方黨史互相結合并突出山西的特點,牛崇輝數度反復琢磨,帶領課題組成員邊撰寫、邊學習、邊提高,終于在2001年6月出版了這卷40萬字的黨史著作,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成為了各省、市、區效仿的范本,先后有28個省、市、區來山西學習考察。

時隔10年,到2010年初,由于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以發展的眼光來看,10年前出版的山西黨史三卷本受10年前客觀形勢、主觀條件的限制,總體上反映的還是當時掌握的黨史資料和學術研究水平,難免留下缺漏和遺憾,而且歷史又前進了10年。對此,山西省委又一次決定,重新修訂、續寫山西黨史正本三卷本,爭取在2011年建黨90周年前后推出這部與時俱進的新的黨史著作。這一次重擔全部落在了時任分管黨史業務工作的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的牛崇輝身上。上次是主持三卷本第二卷的編修,這一次是全面主持三卷本的編修,這就要求他必須具備全面把握1924年山西建黨到2010年漫長歷史的清晰思路和深厚功力,無論從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無論從架構體系到時期劃分,無論對76年山西地方黨史的總體評價或對某一時期的具體論述,都必須有所開拓、有所創新。

牛崇輝又一次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立即組織成立以室內業務骨干為主,吸收山西大學、山西省社科院和山西科技大學部分專家、教授參加的3個課題組,本著修誤校正、拾遺補缺、推陳出新、深化提高、突出主線、抓住中心、體現特色、史論結合、論述簡潔、語言流暢、辭章考究、結構合理、體系規范等原則,在保留原著的基本內容和優點的基礎上進行增刪、調整、修訂、提高和續寫,充分吸收利用2000年到2010年10年間公布、發表的黨史新史料、研究新成果。在編修過程中,他主持對已出版的三卷本的分期劃段、框架結構、編章節目重新進行設計,許多編章從結構、內容到表述都作了較大的調整:有些章節根據原稿的實際情況和新的史料、新的研究成果重新改寫、增刪,第三卷從原來的2000年截止延續到2010年,需續寫;有些章節劃分不科學、不準確的重新劃分;有些章節內容薄弱的作了新的補充,有缺漏的補寫,煩瑣的刪減,將陳舊的觀點、不準確的觀點進一步深化、修正;表述方式更加多樣化,避免了呆板程式化,沒有簡單地復制宏觀歷史的架構和套用現成的歷史結論,更加突出了山西的特色和亮點。

在牛崇輝的主持下,歷時兩年多,經過專家10多次討論和各課題組八易其稿,3次送山西省內專家、中央黨史研究室專家和山西省委審定,終于在2012年11月重新出版了3卷6冊220萬字的煌煌大著《中國共產黨山西歷史》修訂、續寫本。這部著作榮獲了2014年山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全國黨史著作特別獎?,F在,山西各地地方黨史普遍沿用這部著作的基本觀點和架構。

在主持《中國共產黨山西歷史》的同時,牛崇輝還主持編寫了《抗日戰爭時期山西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課題調研成果叢書》14卷1200萬字。這個課題是中央黨史研究室下達的“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全面系統、真實、客觀、準確地記載了抗日戰爭時期山西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情況,詳盡地記錄了抗日戰爭期間山西人民遭受的災難,深刻地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充分有力地反擊了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略戰爭的言行,為子孫后代研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留下了一筆豐富翔實的歷史遺產。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評審組成員及中國社科院日本近現代史研究專家對這套叢書進行了評價,他們認為:這套叢書,發現了新的資料,創新點多,在學術上有許多突破,價值極高。在全國同類叢書中,無論從框架設計,還是內容編排、裝禎設計等方面都是一流的。

牛崇輝還主持編寫了華北五省、市、區合作項目《華北抗日戰爭實錄·山西卷》和《華北解放戰爭實錄·山西卷》,曾主編和參加撰寫《見證山西》《紅軍東征研究》《中國共產黨與山西抗戰》《毛主席在山西》《山西解放戰爭圖文史》等書,主持拍攝多部電視文獻片,先后參加編寫或主持國家、省內重大黨史課題17項,對于研究中共黨史和山西地方黨史有著引領和推動作用。

★成功源自優秀的品德

從事黨史研究30余年來,牛崇輝擔任資料員4年,擔任處級干部16年,擔任副廳級干部9年。1999年11月,他被評為社科系列研究員。他參與編寫、主編或出版專著56本約1620萬字,在國內、省內公開刊物發表黨史黨建論文、宣傳性文章99篇約83萬字,在省內和全國榮獲論文、著作獎22項。他4次參與和主持革命紀念館專項修建、編寫大綱、布展等工作,兩次擔任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審委員會評委兼歷史學科組副組長,為山西各市、縣區(市)審查修改黨史著作10多部,參與山西省政府補劃革命老區的調研、論證和咨詢,每年還要利用一個月時間深入全省黨史部門調研、指導工作。由于他的勤奮努力,在黨史研究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贏得了中央和省委領導的贊許和黨史同仁的好評。他是中國國史學會會員、中國現代史學會理事、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山西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曾多次被評選為山西省黨史部門、山西省社會科學界、全國黨史部門先進工作者。2001年6月,他榮立山西省社會主義勞動競賽一等功;2007年8月,他被評選為山西省委聯系高級專家;2009年8月,他被推薦為國家出版基金專家;2015年,他被評選為全國黨史部門黨史研究領軍人物。他的小傳被收入大陸和香港出版的《世界名人錄》《東方之子》《中國專家人才庫》《中國詩人大辭典》。

矚目的成就背后,是牛崇輝值得推崇的學術風格和道德風范。

堅持黨史姓黨,這是牛崇輝對自己作為一名黨史工作者的第一要求。但同時,他還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原則,這就體現了堅持黨性與科學性的統一。我們黨走過了90多年的戰斗歷程,從一個幾十人的小黨發展成為8000多萬人的大黨,無數歷史事實證明我們的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我們黨的歷史是光芒四射的,我們黨的功績是無與倫比的。但是,我們黨前進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曾經有過許多挫折和失誤。在編寫黨史著作的過程中,牛崇輝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將按照黨史的原貌寫黨史與站在時代高度來看黨史相結合,既要把黨的歷史上取得的偉大勝利、偉大成就、偉大功績寫充分,同時又要論述黨在歷史上出現的失誤和挫折,要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編寫過程中,不能只說取得一個勝利接一個勝利,偉大成就連著偉大成就,把黨的歷史寫成直線運動,也不能按照某些領導人的個人意愿、個人喜好來寫黨史。他主張要有無私無畏的理論勇氣,要有黨史工作者的良心,大話、空話不說,假話、昧心話無論如何也不能說。

牛崇輝淡泊名利,品行高潔。他對人生有四不計較:一是不計較官位高低;二是不計較有名無名;三是不計較錢多錢少;四是不計較苦與樂。他一心從事黨史研究,過著一種從容淡定、簡單樸實的生活。他經常對人講,簡單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心靈的純潔;樸實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精神的自在。人不能貪圖財富、名望和地位,應該過一種有思想的生活,那就是讀書寫作。

牛崇輝誠實、坦率、單純,對基層黨史部門的同志一片真情,從不會故作矯飾,藏藏掖掖,更沒有虛情假意。他在每次評書會上,從來都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從不矯揉造作,忸怩作態,裝腔作勢,更不會送人情說好話,甚至連轉個彎子的話都不知怎么說。討論課題時,他總是心平氣和,全無專家的架子,使人感受到一股如沐春風的溫馨,一種光明磊落的坦誠。解答問題時,他從不云遮霧罩,總是講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深得研究人員的好評。

牛崇輝樂于扶掖年輕一代,不辭辛苦,無私奉獻。他鼓勵和支持年輕科研人員脫穎而出,熱情幫他們修改書稿,大到謀篇布局,小至遣詞用字和標點符號。他手把手地教年輕人,讓他們懂得為什么要這么改或為什么要那么刪,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時光悠悠逝去,如今牛崇輝已經退休。但他退而不休,仍然從事黨史研究,參與編寫了多部黨史著作。他這種孜孜以求、執著于學術事業的拼搏精神,為后輩黨史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正如19世紀英國偉大的道德學家塞繆爾·斯邁爾斯所說的:“人類民族中那些歷久彌堅的優秀道德傳統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不過時,都不應該被人們拋棄;人生的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遵循了這些古老的優秀道德品行,人們才能在各行各業中取得成功和獲得幸福?!@些道德品行有:吃苦耐苦、堅忍不拔、自立自救、誠實公正……,這些因素不但是個人,也是民族和國家走向繁榮幸福的永恒的不二法門?!?/p>

牛崇輝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踐行著這些優秀品德,并引領和影響著年輕人。

猜你喜歡
山西黨史研究
嘔心瀝血,奉獻山西農業
發揮地方志作用抓好黨史學習教育
紙游黨史碼上學習
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黨史篇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