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寧市綠道規劃建設設想

2017-06-05 20:23劉海濱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7年8期
關鍵詞:都市型郊野西寧市

劉海濱

摘要:綠道在國內通常是指連接開敞空間及自然保護區和歷史遺跡等景觀要素的綠色景觀廊道。文章通過對綠道概念的理解,結合西寧市目前的公園綠地分布情況闡述了綠道規劃建設對西寧市的意義,并提出了在西寧市區規劃建設生態型綠道、郊野型綠道、都市型綠道的設想。

關鍵詞:綠道規劃;綠道建設;綠色景觀廊道;生態型綠道;郊野型綠道;都市型綠道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U985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07-010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7.051

綠道指沿著河濱、溪谷、山脊線、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走廊建立的,包括可供行人和騎車者進入的景觀線路。綠道在國內通常是指連接開敞空間及自然保護區和歷史遺跡等景觀要素的綠色景觀廊道。綠道有連通性、有多功能性和線性的輪廓,并且與其他非線狀重要風景園林系統形成綜合性整體。

我國最早建設綠道的城市是香港,經過多年的規劃建設,香港的麥理浩徑為綠道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西寧市目前還沒有連接各風景區的真正意義上的綠道,進行綠道的規劃建設對完善西寧基礎設施、美化西寧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對提升西寧市的旅游城市地位有深遠影響;是建設“宜居西寧”比較好的一種方式。

1 西寧市目前景區、漫步道情況

西寧市區有很多公園、綠地、廣場,如人民公園、麒麟公園、湟水森林公園、新寧廣場、中心廣場等,但這些城市景觀都是點狀,特別分散,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風景帶。走入西寧市的各個公園、廣場與國內其他城市的公園廣場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對來青海旅游的人來說,這些公園、廣場又有什么吸引力呢?而用綠道將它們連接起來后,就形成了一個風景帶,游客一進入西寧就會覺得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的公園,公園就是這個城市,處處有景,處處是景,這將極大提高西寧市的城市魅力。在西寧市區內,現有一些城市設施接近綠道,如濱河路和南川河邊的漫步道,小橋河邊到魯青公園的漫步道,但這些漫步道僅供人行,沒有自行車出入的通道,離綠道還有一定的距離。

2 西寧市綠道建設的作用

綠道對改善西寧市與郊區的高原生態環境、提供游憩空間、保護西寧的古文化遺產與資源等能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綠道不僅具有生態、游憩和文化歷史保護功能,還具有鏈接城市和城郊景觀的功能。經過國內其他城市這幾年的發展,認為綠道具有生態、游憩、文化、美學以及其他多種功能。

西寧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城東區主要為回族聚居區,因此綠道在西寧還被賦予了民族和諧的意義。在規劃之初,西寧的綠道就被首要定位為一項重要的民族和諧工程、民生工程、生態工程,其次才是生態工程、經濟工程。投入使用后對于提升西寧的社會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產生巨大作用。綠道建設對處于高原的西寧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 提升西寧市的生態功能

綠道通過聯系分布于西寧各個角落的公園、綠地、林場、度假村,能發揮通風廊道、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完善雨洪安全的作用。西寧是一個多沙塵暴的城市,綠道的建設能減小風對城市的肆虐,為城市形成一個生態的保護圈。西寧也是一個高原城市,綠道的建設可以為青藏高原動植物生長和繁衍棲息提供一定的空間,也可以為來青海的候鳥提供庇護的空間,有助于更好地保護和恢復高原自然生態環境,有助于城市的空氣凈化,是恢復“城市生態”的重要措施。

2.2 綠道能改善高原地區城市居住環境

優化高原綠地系統布局結構、豐富青藏高原城市景觀是綠道的功能之一。沿綠道布設有許多出入口,便于人們使用綠道時,方便快捷地從不同的居住區、商業區進入綠道。同時,由于其平面呈帶狀狹長型,因此可服務的范圍更為廣泛,服務人群數量更多。綠道具有帶狀分布的特點,在它的兩側往往有多個街區或多個居住小區、多個辦公區或商業區域,因此,它的服務半徑大、范圍廣,貫穿的長度是公園或街頭綠地無法比擬的。這樣在綠道建成后,使用人群數量會大幅增加。在農村與城市之間設置綠化緩沖隔離空間,引導城鄉空間合理分布,綠道優化了城鄉的人文環境。

2.3 綠道適合人們開展自行車、步行、慢跑等活動

旅游對青海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作為青海經濟、政治中心的西寧市,為游客提供豐富的旅游體驗,無疑會給青海旅游添磚加瓦。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們在茶余飯后趨向于去公園、街頭綠地等地方進行游憩活動,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綠道為人們提供了完善的出行方案,從家門口一出來就是自然綠地、自然風景,免去了城市道路旁機動車噪音和尾氣的侵擾。在綠道中設置自行車道會很受人們的歡迎,為人們提供除了步行、慢跑以外的運動方式,增加了綠道的游憩性。

通過連接區域內的街頭小游園、公園、城郊的濕地、風景區、遺址、文化設施、商業設施等自然地區與人文地區,綠道為人們提供了更多貼近自然的方式。對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升沿線周邊房地產價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帶狀的布局形式能更多地帶動區域商業的發展,促進城市衰落區域的復興,同時能夠帶動城市段舊區的改造,改善西寧市老舊城區的居住環境,是西寧市建設“民生工程”重要的體現。

2.4 綠道在城市防災中的作用

首先,城市中的綠道在自然災害中,能夠減弱或者阻隔災害的損害。如發生火災時,綠道的帶狀特性能有效阻止火勢蔓延至綠道另一側的區域,在綠道區域內形成空地為滅火提供便利條件;其次,城市中的綠道在地震、火災發生時,為人們提供開闊場地。人們可以逃至城市綠道內避難,等待災后的救援,也為疏散群眾提供了通道。在綠道內設置體育健身設施,可提升它的運動健身的功能,可促進體育設施產業的發展,推動城市經濟健康發展。

3 西寧市綠道規劃建設設想

西寧市綠道可參考香港麥理浩徑分段的方法進行規劃建設,選好線路后分為不同的段,每段結合線路的不同地理位置特點規劃與之相適應的綠道風格,如生態型綠道、郊野型綠道、都市型綠道,當然還可融入當地的民族特色建設部分民族性綠道。

3.1 生態恢復型綠道

生態型綠道指主要位于城郊地區,以保護大地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欣賞自然景致為主要目的的綠道。西寧生態恢復型綠道的主要功能是恢復并孕育高原生態環境、提供高原生態體驗、領略高原豐富的物種。

3.1.1 利用自然環境的原生態綠道段。西寧有很多地方有著奇特的地貌,如北山煙雨的地質景觀,本身就可以作為一段原生態的地質綠道,通過綠道的連接,即成為整條綠道上的一道獨特風景。利用自然環境的原生態綠道不僅建設成本低,還保證了自然連續性和完

整性。

3.1.2 利用河道建設河濱型生態綠道段。湟川河及其支流貫穿于西寧市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及城中,利用河道整治來完成綠道建設可謂一舉兩得。目前已建成的麒麟公園也可以說是一條河濱綠道,如果與其他公園通過綠道相連,則形成了一個景觀系統,增加了西寧市的城市魅力。

3.1.3 植物園與野生動物園相連建設高原生物品種展示綠道段。西寧市野生動物園有很多高原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西寧市植物園有很多的高原野生植物,通過綠道相連再串聯至整個綠道系統中可完善綠道的功能,增強綠道可游性,為游客提供科普體驗。

3.2 城郊結合型綠道

西寧位于兩山的峽谷之中,城區面積小,為了擴展人民的活動空間有必要建設城郊結合型綠道。這種綠道主要位于城郊地區,以加強城鄉生態聯系、方便城市居民前往郊野公園休閑娛樂為主要目的。同時也方便郊區人民和城市居民的交融,可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并為人們提供休閑游憩空間,還能促進旅游經濟發展。

3.2.1 經過農家樂集中區的郊野型綠道。農家樂是最近幾年城市居民方興未艾的休閑方式。郊野型綠道經過農家樂集中區為游客提供了體驗民風民情的便利機會,解決了游客的饑勞,也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方便了城市居民休閑娛樂。

3.2.2 經過村莊的郊野型綠道。鄉村原有的村道大多處于農田或林地中,郊野型綠道建設可整合鄉村地區的現有景觀資源,在促進新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同時,塑造出獨具青海高原特色的田園生態景觀。這種綠道在建設時改善當地的交通條件,直接利用郊區鄉村現有道路與河渠,將郊區的交通樞紐、鄉村居民點有機銜接在一起。

3.2.3 連接郊野公園、森林公園的郊野型綠道。西寧市周邊有許多分散的景點,如“西寧古八景”,在進行綠道開發時,可以將這些景點通過綠道連接在一起,借“西寧古八景”的名聲形成品牌效應,同時也為“西寧古八景”提供恢復往日容光的平臺。通過綠道相連后為郊野公園、森林公園、“西寧古八景”平添了許多活力。

3.3 都市型綠道

3.3.1 與城市公交系統相連的都市型綠道。便于城市居民或旅游者步行或騎車進入綠道是綠道規劃建設必須考慮的問題。麥理浩徑與香港公交系統的完美結合是西寧市綠地規劃建設的榜樣。西川南路海湖路段有一點都市型綠道的特征,如與其他綠道相連可成為都市型綠道的一部分。

3.3.2 串聯西寧市各綠地塊的都市型綠道。美國綠道發展是全民運動的結果。這里沒有單一的國家綠道程序、法律或基金。綠道規劃建設時,應盡可能選擇城市中靠近居民密集居住區的、景觀較好的公園、濱水空間等區域。如改善小橋河邊到魯青公園的漫步道,增加綠道標識,增加自行車出入口并與城市干道漫行系統相連,這就改善為都市中的綠道。其他與綠道相近的漫行道也可進一步改善成都市中的綠道。

3.3.3 連接城市慢行系統及商業區的都市型綠道。這種綠道主要連接西寧市中的各個廣場、商業步行街出入口等,使市區內的中央商務區、中央行政區和主要商業區以及大量人口居住集中的公共場所,有機融入有綠道的城市生活。這種綠道綠道便于人們綠色安全出行的同時帶給人們健康綠色的生活理念,為西寧市民提供除機動車外的一種綠色交通出行手段。

4 結語

綠道是促進高原生態恢復、經濟、休閑、文化等統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綠道建設在西寧剛起步,但必須具備一定的面積及規模才能發揮其應有的生態恢復及游憩效能。西寧市的綠道建設應與城市規劃統一,做長遠規劃,分期建設。在高原上建設這樣一條“翡翠項鏈”將城市中的各個公園、廣場、綠地、休閑場地等有機的連接起來,形成一條悠長的風景線,為游客、市民提供可游、可玩、可貼近大自然和享受大自然的機會與空間,使大眾在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改善了自身的身心健康。綠道使城市在花園中,使這座城市讓人感覺充滿情趣、激動人心,同時對文化的傳承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宋延鵬.廣東省基于功能需求的綠道選線之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國園林,2012,(6).

[2] 肖潔舒.麥理浩徑對我國綠道建設的啟發[J].中國園林,2012,(6).

(責任編輯:王 波)

猜你喜歡
都市型郊野西寧市
西寧市人民政府大事記 2022年6月
西寧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6月
西寧市人民政府大事記 2022年7月
西寧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7月
郊野公園空間布局規劃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區郊野公園空間布局規劃研究為例
都市型農事體驗旅游發展策略探討——以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農教育為例
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對策研究
上海市都市型工業空間組織探討
■都市型現代農業綜合評價系統取得軟件著作權
結合南海子郊野公園市政規劃咨詢設計淺談城市郊野公園市政工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