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歇清潔導尿對緩解骨科術后尿潴留的效果觀察

2017-06-05 15:01孫懷慶唐金鳳倉艷紅
上海護理 2017年3期
關鍵詞:間歇尿管尿路感染

李 霞,孫懷慶,唐金鳳,倉艷紅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淮安 223002)

間歇清潔導尿對緩解骨科術后尿潴留的效果觀察

李 霞,孫懷慶,唐金鳳,倉艷紅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淮安 223002)

間歇導尿;清潔導尿;骨科手術;尿潴留

術后尿潴留在骨科下肢手術患者中占有較高比例,主要與骨科手術麻醉方式為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可導致膀胱括約肌收縮乏力,及患者術后不習慣臥床排尿、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術后尿潴留不僅給患者帶來身心痛苦,還會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對治療效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針對術后尿潴留的患者,經誘導排尿無效者往往需遵醫囑給予留置導尿管,而留置導尿又可導致尿路感染和尿培養高陽性率,引起血尿、尿道狹窄、膀胱容量減少等并發癥,且拔除尿管后存在再次發生尿潴留的風險[1-2]。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學者首次使用間歇導尿(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的方法代替留置導尿,認為定時排空膀胱比持續留置尿管效果更好、更符合生理要求[3]。清潔導尿(clean intermihent catheterization,CIC)也稱間歇導尿,是指不將導尿管長期留置在患者體內,而將其經尿道間歇性插入膀胱內,每次完成導尿操作后即刻拔出導尿管[4]。CIC不僅可以緩解因尿潴留給患者帶來的身心不適、降低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而且有助于患者盡快恢復自主排尿功能。此次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探討間歇導尿(CIC)技術在骨科經誘導排尿無效的術后尿潴留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相關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6年1—6月收治于江蘇省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行手術治療且術后發生尿潴留的患者40例,納入標準:①因下肢骨折行手術治療,且手術時間小于2 h者;②麻醉方式為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且術后采用靜脈鎮痛的患者;③殘余尿量大于100 mL;④年齡20~70歲。排除標準:①存在尿道畸形或狹窄者;②伴有前列腺顯著肥大或腫瘤;③嚴重尿道炎或尿道周圍膿腫者;④存在泌尿系統感染者。對于符合標準的患者進行編號,根據編號的單雙號將4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報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37.0± 11.2)歲;股骨骨折4例,脛腓骨骨折3例,內外踝骨折8例;跟骨骨折5例。觀察組中男10例,女10例,年齡26~66歲,平均年齡(35.0±10.2)歲;股骨骨折4例,脛、腓骨骨折4例,內外踝骨折7例;跟骨骨折4例,髕骨骨折1例。兩組患者手術時長、骨折部位、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確定患者存在尿潴留后,選擇10~12號硅膠導尿管給予留置導尿。對于術后超過2 h、有尿意但又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結合護理查體情況(下腹部隆起),先給予誘導排尿,誘導排尿無效時,使用床旁B超檢查膀胱尿液,如超過500 mL,則遵醫囑嚴格按照《基礎護理學》[5]相關操作步驟和程序給予留置導尿以解除尿潴留,留置尿管每4~6小時開放1次,3~4 d后拔除,如拔管后不能自行排尿,再次給予保留導尿。

1.2.2 觀察組 確定患者存在尿潴留后,先進行誘導排尿,誘導排尿無效者給予清潔間歇導尿。導尿時根據患者情況選擇親水涂層導尿管1根(10~12號)、帶有刻度的尿壺1只。間歇導尿操作前用溫水潤滑導尿管,禁止用油劑潤滑。導尿時,將尿壺放置于患者兩腿間,以常規方法將導尿管輕輕插入尿道內,控制每次導出尿量不超出500 mL,分次導盡膀胱內的尿液;如患者膀胱內尿量較多,則需將尿管夾閉片刻后再將剩余

1.3 觀察指標

1.3.1 泌尿系統感染發生率 于拔管后3~5 d每日進行尿常規檢查及中段尿培養,共檢測3次,如尿液標本膿細胞或白細胞計數>10個/高倍鏡視野,或中段尿培養菌落計數連續2次>105/mL判定為尿路感染[6]。

1.3.2 導尿后再次尿潴留發生情況 拔除尿管3~4 h后測量膀胱內殘存尿量,如>100 mL可認定為存在尿潴留。

1.3.3 患者舒適度 插管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7]對患者進行疼痛情況評估,疼痛程度從無痛到難以忍受的疼痛以0~10分計,疼痛越嚴重,評分越高。結合患者癥狀及疼痛評分,評價患者舒適度:0度,留置尿管期間無尿頻、尿急、尿痛;Ⅰ度,疼痛評分1~3,伴有尿頻、尿急、尿意;Ⅱ度,疼痛評分4~7,伴有尿頻、尿急、尿意;Ⅲ度,疼痛評分8~10,伴有尿頻、尿急、尿意[8]。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及再次尿潴留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尿路感染及再次尿潴留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及再次尿潴留發生率比較

2.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舒適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3 討論

3.1 骨科術后尿潴留發生的原因及解決策略 尿潴留是骨科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由于麻醉藥物可導致患者暫時性神經功能紊亂,使其對膀胱充盈的敏感性降低,尤其是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后的患者,因排尿反射恢復相對較慢等因素更易發生術后尿潴留。此外,精神高度緊張、術后疼痛刺激等均可能導致尿道括約肌痙攣,且很多患者不習慣臥位排尿等也都是導致術后尿潴留發生的原因。目前,針對外科手術后因膀胱功能未能及時恢復而出現術后尿潴留的情況,臨床常使用保留導尿和間歇導尿來解決。間歇導尿作為目前公認的科學管理尿路的方法之一,不僅可使患者處于相對不帶管狀態,有效緩解了長期留置尿管產生的身心壓力[9];而且可保持適中的膀胱內壓使黏膜有充足的血運,利于膀胱功能恢復,減少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10]。

3.2 間歇導尿能夠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 經誘導排尿無效的術后尿潴留患者,以往的做法是留置導尿管,但留置導尿管是一項侵入性護理操作,會導致患者的尿路感染發生率明顯增高[11];且在女性患者中表現尤為明顯。有研究顯示,近一半以上的女患者會因留置導尿發生尿路感染[12]。由于留置導尿管為微生物提供了直接進入泌尿道的通道,進而使大量微生物在泌尿道上皮繁殖,產生炎癥及組織損傷,使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13]。有研究報道,留置尿管可導致尿道黏膜損傷、尿道出血、疼痛等,且拔管困難、拔管后尿潴留等成為臨床常見并發癥[14-15]。如何將留置導尿的并發癥降到最低一直是廣大護理人員所關注和努力的。此次研究通過采用清潔導尿,選取對尿道刺激性較小的10~12號親水性硅膠導尿管,采用溫水潤滑后使尿管變軟,從而進一步減輕了對尿道的損傷,減少了疼痛、出血及尿道狹窄等并發癥的發生。間歇導尿時,因尿管在尿道內的留置時間很短,因此隨導尿管帶入尿道病原菌概率也會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留置尿管所引起泌尿系統并發癥。有研究報道,一次性導尿的感染機會為1%~2%[16]。由表1可見,采取清潔導尿組患者無1例發生尿路感染,與相關研究報道結果類似。

3.3 間歇導尿可促進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復 間歇導尿因可使膀胱周期性擴張與排空,維持近似正常的生理狀態,因此有助于降低泌尿系統感染率、促使膀胱功能恢復[17]。此次研究以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且殘余尿≤100 mL判定為膀胱功能恢復[18]。結果顯示,保留導尿患者中有25%拔管后出現再次尿潴留,表明膀胱功能未能恢復;而清潔間歇導尿組患者拔除導尿管后無1例再次發生尿潴留。周莉等[19]認為,長期留置尿管可使膀胱張力減弱、逼尿肌收縮力降低,影響了拔管后正常排尿;且長期留置尿管及尿管重置對于患者心理也會產生一定負性影響,可降低其拔管后重新自主排尿的信心,以上因素均將影響膀胱功能的恢復。通過間歇導尿緩解術后尿潴留,不僅為膀胱壁肌肉收縮力的恢復留有了一定時間;且膀胱再次充盈時麻醉藥物作用已消失,對膀胱充盈產生了一定的敏感性,有效促進了膀胱功能迅速恢復和自主排尿;同時避免了長時間留置尿管所產生的身心壓力,有利于患者培養重新自主排尿的感覺和信心[20]。

3.4 清潔間歇導尿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膀胱及尿道黏膜中分布著豐富的神經,對刺激的敏感性很強,加之導尿管作為異物及所產生的炎癥刺激均可能引起排尿困難、尿急、尿痛等不適。由表2可見,間歇導尿組患者中,除1例舒適度達到Ⅱ級外,其余均在Ⅰ級以下,舒適度明顯高于留置導尿組患者。間歇導尿為間隙性分次導尿,有效預防了因長時間留置導尿引起的尿道刺激及泌尿系統并發癥;同時間歇導尿操作簡單,可快速緩解患者術后因尿潴留產生的疼痛。大部分術后尿潴留患者經過1~2次清潔導尿即可恢復膀胱的自主排尿功能,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且不影響患者進行其他功能鍛煉,避免了親友探視時因引流管外露帶來的尷尬。

4 小結

間歇導尿操作過程簡單、效果明顯;且間歇導尿可使膀胱達到接近生理狀態,有效防止了長時間留置導尿引起的泌尿系統并發癥,對促進膀胱功能恢復有積極效果??擅黠@緩解骨科術后尿潴留患者的不適,降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

[1]梅迎雪,閆樹英,馬湘,等.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的綜合訓練及康復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0):1852-1853.

[2]Madigan E,Neff DF.Care of patients with long-term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s[J].Online J Issues Nurs,2003,8(3):7.

[3]黃琨,應燕萍.清潔導尿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1-3.

[4]陳榮芳.間歇導尿方法在骨科下肢手術術后尿潴留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12(7):637-638.

[5]崔焱.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81-285.

[6]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83-284.

[7]王桂娣,王美芳.婦科手術病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舒適度的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9):705-706.

[8]劉秋榮,陳莎莉,杜書明.全麻后留置導尿對麻醉蘇醒期影響觀察[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6.10(1):72-73.

[9]彭正燕,黃麗,俞春風,等.清潔間歇性導尿治療宮頸癌術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4,39(5):677-679.

[10]丘雪梅,李燕,盧向莉.自我清潔間歇導尿在香港脊髓損傷中心的應用和啟示[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08,8(2):154-155.

[11]徐水凌,顧敏,尹秀,等.間歇性導尿術對脊髓損傷患者尿路感染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3,25(8):483-485.

[12]蔡露娟.循證護理在留置尿管病人預防尿路感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5B):1258-1259.

[13]Menon EB,Tan ES.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J].Singapore Med J,1992,33(4):359-361.

[14]黃球香.氣囊導尿管留置導尿相關問題的分析及預防[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3):45.

[15]蔡柔妹.氣囊導尿管留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護理對策[J].現代護理,2002,8(6):421-422.

[16]吳階平.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17]姜貴云.康復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18]黃同森,趙恩鋒,宋磊,等.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后留置尿管時間與膀胱功能恢復的關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11):862-863.

[19]周莉,黃萍,李從鑄.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相關因素及其防治措施[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2009,22(2):110-111.

[20]占惠鳴,胡成文.自我清潔間歇導尿術在宮頸癌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4):39-42.

(本文編輯:裴 艷)

R473.6

B

1009-8399(2017)03-0068-03

2016-10-09

李 霞(1975—),女,副主任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護理管理。

唐金鳳(1963—),女,主任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護理管理。尿液放出。當患者膀胱內沒有尿液流出時,護士可用手輕輕按壓膀胱,不再有尿液流出時可將導尿管輕揉拉出,拔管過程如仍有尿液流出,應暫停頓3~5 s,待尿液全部流出后將尿管完全拉出,并用紗布擦凈患者會陰部。操作結束后記錄導出的尿量。導尿后囑患者正常飲水,有尿意時自行排尿。導尿3~4 h后如仍出現尿潴留,再次行清潔間歇導尿。

猜你喜歡
間歇尿管尿路感染
間歇供暖在散熱器供暖房間的應用
PKEP術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誘因之一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應用
管群間歇散熱的土壤溫度響應與恢復特性
介紹1種預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宮產術后患者拔除尿管時機的探討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患者留置尿管期間兩種護理措施比較
殼聚糖對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體外抑制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