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長坪鉬礦自然崩落法塊度預測及控制技術研究

2017-06-07 08:22陳江川李興平李偉明
采礦技術 2017年3期
關鍵詞:塊度礦巖塊體

陳江川,李興平, 李偉明

(1.中國黃金集團中原礦業有限公司, 河南 三門峽市 472200;2.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 長沙 410012)

夜長坪鉬礦自然崩落法塊度預測及控制技術研究

陳江川1,李興平1, 李偉明2

(1.中國黃金集團中原礦業有限公司, 河南 三門峽市 472200;2.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 長沙 410012)

自然崩落采礦法是依賴礦體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受壓失穩而產生自然坍塌并實行控制出礦的采礦方法,其自然崩落的礦體具有塊度無序的特征,但可以通過采用巖石質量指標法、圖像法和節理網絡模擬法等理論方法進行先期自然塊度預測。后采用延長崩落作用時間、控制采場出礦量和出礦速度、調節崩落區空間高度、延緩巖塊脫離礦體的時間,即可間接控制崩落速度,改善崩礦塊度,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自然崩落;塊度預測;崩礦塊度

0 前 言

夜長坪鉬礦床由上部礦體和下部礦體兩部分組成,規模、儲量大,礦體東西長800 m,南北寬約600 m,厚6.39~236.04 m,屬大型細脈浸染型鉬礦床。礦山始建于1996年4月,于2010年下半年由中國黃金集團控股收購,計劃將礦山近期建設成規模為20000 t/d,遠期建設規模為60000 t/d的有色金屬地下礦山。目前,該礦床由中國黃金集團中原礦業有限公司經營開采。礦床采用主平硐+盲斜井聯合開拓,主要采礦方法為自然崩落采礦法和分段中深孔強制崩落采礦法。

鉬礦體受2組斷裂聯合控制,共生兩個主要礦體,分別為上部Ⅰ礦體和下部Ⅱ礦體。上部礦體位于花崗斑巖之上,為圓餅狀,形狀比較規則,礦體中心偏高,向四周呈10°傾斜,礦體走向長820 m,寬約590 m,厚6~230 m,局部地段有兩層礦體;下部礦體位于花崗斑巖之下,厚度達6~300 m,礦體頂板為白云巖,底板為白云巖或鉀長花崗斑巖。礦巖較堅硬、致密、性脆,受后期構造和風化影響,巖石較破碎,穩定性差,屬不易管理頂底板,易出現冒頂、塌落等不良工程地質現象。

1 塊度控制技術研究

1.1 影響礦巖塊度的因素分析

隨著對自然崩落規律研究的深入,已清楚地認識到影響礦巖塊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節理的分布和數量關系。

(2) 地應力狀態。包括原始地應力和次應力狀況。

(3) 研磨作用。崩下礦石在放礦流動過程中發生研磨與碰撞作用,造成已經崩落的礦石二次非人為破碎。

1.2 塊度預測理論

預測礦巖塊度的方法可分為以下3類:巖石質量指標法、圖像法和節理網絡模擬法。巖石質量指標法是根據巖體特性參數對可崩性和崩落礦巖塊度進行定性評價的一種方法,是一種比較接近經驗的預測手段,主要是對崩落礦巖塊度進行初步定性評價;圖像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對爆堆圖像分割后得到礦巖塊體在攝影平面上的二維投影輪廓,然后通過一定的重構技術,實現由二維向三維的擴展,獲得三維塊體的塊度分布。節理網絡模擬法就是一種根據節理空間展布狀態及節理面條件的統計分析結果,采用Monte Carlo模擬技術模擬節理面對巖體的切割情況,并利用有關崩落和放礦過程的力學知識,預測崩落礦巖的塊度分布。

2 礦體自然塊度預測

采用Makeblock礦巖塊度預測軟件預測礦巖塊度,按礦體、上下盤分區、不同可崩性類別分區以及氧化礦體整體評價區域對夜長坪鉬礦區的礦巖進行原始塊度預測。在用Makeblock軟件進行塊度預測時,每次節理面抽樣的個數設定為30000,塊體抽樣的個數設定為10000。經多次抽樣實驗,發現當塊數設定為10000時,特大塊的體積百分比在3%以下,抽樣結果比較穩定。當抽樣塊數設定為10000時,按每個塊體平均六個面計算,則需60000個節理面,而每個節理面可充當兩個塊體的面,因此節理面抽樣塊數設定大于30000即可。

依據塊度預測結果的統計數據分析,塊度大于0.91 m的格篩上大塊所占百分比為29%,塊度大于1.4 m的篩上大塊占比為16%,具有部分二次破碎量,但放礦口堵塞的幾率不大。等效尺寸分布曲線、形狀系數分布曲線、體積分布曲線分別見圖1~圖3。

圖1 等效尺寸分布曲線

圖2 形狀系數分布曲線

圖3 體積分布曲線

從圖1來看,礦體下盤部分的大塊率比較多,而上盤的大塊率最小,大塊塊度在2.0~2.28 m之間變化,比較接近。等效尺寸篩上統計表明,原始礦巖崩落尺寸大于0.91 m的塊體,礦體中約占59%,上盤部分約占49%,下盤中約占59.8%;崩落礦巖塊度大于1.2 m的塊體,礦體中占37%,上盤中占26.1%,下盤中占35.9%。

從圖2來看,3者的形狀系數分布差別不大,主要分布集中在0.018~0.19之間,依據相關參數的對照標準,以盤狀和塊狀占多數。下盤的塊度略大于礦體,上盤的最小,這和RMR值定性評價塊度的研究結果一致。下盤部分塊度較大,則巖石穩定,有利于開拓工程的施工安全,但上盤部分塊度較小,則容易冒落和掉塊,比較容易引起采場內原始貧化,因此應加強放礦管理,嚴格控制貧化。

從圖3來看,下盤的塊度大,上盤的塊度小,礦體的塊度和下盤的塊度幾率比較接近,整體上小于上盤,而從塊體體積來看,礦體的塊體體積最大值略小于上盤礦體,上、下盤的塊體體積最大值在1.0~3.5 m3之間變化。

3 塊度控制工藝

礦體破壞受外力作用后,首先沿原有的裂隙面擴開,礦石崩落塊度與其節理發育狀況分布有十分重要關系。因此,通過控制采場拉底面積的大小和崩落區礦堆空隙量,就可對自然崩落范圍和速度實行控制,通過控制崩落速度,又可使巖體中應力作用時間和崩落塊度得到控制。

綜上所述,崩落礦石塊度大小除節理裂隙切割形成自然塊度因素影響外,延長崩落作用時間,促使裂隙延伸并發育新的次級裂隙,二次切割巖體,將是控制崩落礦石塊度最有效的方法。同時,控制采場出礦量和出礦速度,調節崩落區礦堆表面與頂板暴露面間的空間高度,必要時礦堆向暴露頂板施加托力,延緩巖塊脫離礦體的時間,即可間接控制崩落速度,改善崩礦塊度。

4 結 論

(1) 以構造面的空間展布規律及相互切割關系為基礎, 按照統計學原理模擬構造面對巖體的切割作用及由此切割而形成的巖塊大小和形狀的分布組成,綜合節理系統的空間幾何參數、地應力狀態和運動過程研磨共同作用效果,根據Monte Carlo方法和格里文科(W.Glivenko)大數定理建立的塊度預測模型,應用Borland Delphi 5.0軟件進行分析計算,提供了一種礦巖塊度的有效預測方法和手段。

(2) 自然崩落塊度預測模型分析得出,等效尺寸大于0.91 m的塊體篩上累積百分比為29.8%,大于1.4 m的塊體篩上累積百分比為16.1%,礦體和下盤的塊度較大,上盤的塊度最小,3者的等效尺寸最大值在2.0~2.28 m之間變化。原始礦巖塊度中,等效尺寸大于0.91 m的塊體,礦體中占59%,上盤中占49%,下盤中占59.8%,等效尺寸大于1.2 m的塊體,礦體中占37%,上盤中占26.1%,下盤中占35.9%。這些數據對于設備選擇和生產計劃編制較為有利。

(3) 自然崩落塊度預測及控制工藝,是一個理論性強和涉及因素多的工作,其多變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該問題的復雜性,要使理論分析更好地符合于實際,必需在今后生產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并不斷完善。

[1]李永輝,張華軍,張新華,等.黃山銅鎳礦連續自然崩落法試驗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6,36(10):16-20.

[2]曹 輝,于世波,王 賀,等.基于MRMR的自然崩落法可崩性綜合評價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6(S2):4148-4153.

[3]朱忠華,王李管,涂小騰,等.基于隨機介質理論自然崩落法礦巖流動特性[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6):869-874.

[4]李永輝,張新華,王海文,等.黃山銅鎳礦自然崩落法拉底順序數值模擬分析[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6,36(03):21-25.

[5]何德強,李永輝,江飛飛.低品位厚大破碎礦體自然崩落法開采可行性分析[J].采礦技術,2016,16(01):1-3,16.

[6]曹 輝,楊小聰,王 賀,等.自然崩落法可崩性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礦業,2015(10):113-117.

[7]姚志華.自然崩落法放礦數值模擬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5,35(06):9-12.

[8]張世雄,童光煦.階段自然崩落法礦石崩落塊度的探討[J].有色礦山,1988(08):17-19.

[9]楊 嘯,楊志強,高 謙,等.基于節理網絡模擬和分形理論預測礦巖體塊度[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5(03):318-322.

[10]王世輝.夜長坪鉬礦自然崩落法初始拉底面積的優化[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0,30(03):12-14,44.

[11]沈南山,顧曉春,尹升華.國內外自然崩落采礦法技術現狀[J].采礦技術,2009,9(04):1-4,15.

[12]袁海平,曹 平.我國自然崩落法發展現狀與應用展望[J].金屬礦山,2004(08):25-28.

[13]董衛軍.礦石崩落塊度的三維模型與塊度預測[J].礦冶,2002(02):1-3,25.

[14]王家臣,陳忠輝,熊道慧,等.金川鎳礦二礦區礦石自然崩落規律研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0(06):46-50.

[15]吳少華,雷平喜.國內自然崩落法的應用和評價[J].化工礦山技術,1996(01):12-15.

[16]錢志軍,徐長佑.自然崩落法礦體崩落過程的數值模擬[J].化工礦山技術,1993(01):21-25.

2017-03-29)

陳江川(1964-),男,山西夏縣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礦山技術研究和生產管理,Email:546118697@qq.com。

猜你喜歡
塊度礦巖塊體
基于攝影測量法的袁家村鐵礦爆破塊度預測
一種新型單層人工塊體Crablock 的工程應用
傾斜溜井中的礦巖運動特征及其對井壁的損傷與破壞
礦巖初始運動對其沖擊溜井井壁規律的影響
基于廣義回歸神經網絡的巖體爆破塊度預測研究
眼前山鐵礦礦巖分區可崩性評價研究
眼前山鐵礦礦巖崩落塊度預測研究
基于力傳遞的關鍵塊體理論在地下洞室圍巖支護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關鍵塊體理論的巖體穩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在三峽工程中的應用
基于BCF軟件的自然崩落法礦巖崩落塊度預測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