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詩詞表達對母親的愛

2017-06-09 15:46
學生天地·小學中高年級 2017年5期
關鍵詞:針線萱草慈母

我不是詩人,只能說幾句看起來很像詩的句子。但縱觀古今,才華橫溢之士從不吝惜自己的筆墨,他們用或含蓄或熱情的詩句來贊美偉大的母親,表達心中對母親真摯的愛。

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詩人參加舉人鄉試屢試不中,無奈之下不得不去河梁謀生,向白發蒼蒼的老母揮淚辭別。在這個風雪之夜,詩人推開柴門遠去,不禁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

游子不能在家中盡孝,心中酸楚,雖說“此時有子不如無”,但母親不會這么想,她只希望在外拼搏奮斗的兒女能平平安安,早日回家。

游子吟

【唐】孟 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是歌頌母親的名篇,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母愛如春日暖陽般拂照著游子的心。對于詩人孟郊來說,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日子讓他飽受母子分離的痛苦。而慈母的一片深情浸潤在生活中的瑣碎小事里,她擔心兒子遲遲難歸,所以針線細密,將心中所有的愛與牽掛一針一線地縫在游子的衣衫上。

游 子

【唐】孟 郊

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

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征之前,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萱草花。古時候,游子準備出門遠行時,會先在北堂種萱草,以此來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

萱草長滿臺階,游子行走天涯,母親倚門而望卻不見孩子歸來。這首詩把一位苦盼兒歸的慈母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詩人在過年之前回到家,母親高興得睡不著覺,縫補棉衣的針線細密,被母親視如珍寶收藏著的家書墨跡還新。母親最關心的是孩子在外生活得如何、吃得好不好、工作學習累不累、怎么看起來又清瘦了許多,這讓很多游子感到慚愧,不敢在母親面前感嘆風塵之苦。

紙 船

——寄母親

冰 心

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冰心認為,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是世間最崇高美好的東西。在這首詩中,冰心以孩子般的純潔和天真,從兒童的游戲世界中找到了一個可以寄托對母親無限戀念的中介物——紙船,并以此展開自己的情思。多少年來,千千萬萬兒童、千千萬萬母親被這首小詩所感動,它滿載著孩子對母親濃濃的愛與思念。

母親的愛

汪國真

我們也愛母親

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

我們的愛是溪流

母親的愛是海洋

……

我們的歡樂

是母親臉上的微笑

我們的痛苦

是母親眼里深深的憂傷

我們可以走得很遠很遠

卻總也走不出

母親心靈的街場

母親的世界很小,只裝了我們,而我們的世界很大,常常忽略了她。母親經常忘了我們已經長大,就像我們經常忘了她正在慢慢老去一樣。在詩人的筆下,母愛的偉大與深厚讓我們感到無限溫暖。常懷感恩之心,學會關心母親,就像母親關心我們那樣,這才是對母愛最好的回報。

猜你喜歡
針線萱草慈母
慈母心
四月節令百草之萱草 誰言四月芳菲盡 萱草葵花覺昨非
濃濃慈母愛,暖暖寸草心
天衣本非針線為巴別塔亦難通天
『慈母手中線』——我們可能沒讀懂的一句詩
北堂種萱草
母愛是一根穿針線
秋葉有情,萱草有愛
不同品種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較
母親手中的針線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